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八百裡洞庭湖越變越小,會消失嗎?

我國五大淡水湖是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排名第一的寶座曾經屬於如今第二的洞庭湖。從八百裡洞庭,煙波浩渺,到越來越小,這到底發生了什麽?

長江我們再熟悉不過了,它在不同的區段也有著不同的名字。長江從湖北宜都至湖南嶽陽城陵磯段也叫做荊江,藕池口以上稱上荊江,以下稱下荊江。上荊江,河道比較穩定 ;下荊江,河道蜿蜒曲折,素有“九曲回腸”之稱。荊江北岸是江漢平原,南岸是洞庭湖平原,地勢低窪,由於荊江河道彎曲,洪水宣泄不暢,故極易潰堤成災,有“萬裡長江,險在荊江”之說。

歷史上長江東出三峽後進入荊江河道,由於汛期水量巨大,超過河道的泄洪容量,從而滯留在地勢稍低的荊江以北地區,即江漢平原地區,就形成了上古大湖雲夢澤。春秋戰國時期,雲夢澤的水面浩瀚無比,主體達26000平方公里,相當於現今湖北省面積(18.59萬平方千米)的14%,和北京、天津兩市面積加起來大小差不多。如果再加上周圍其它的湖泊群,可以想象是多麽波瀾壯闊的場面。

由於橫穿雲夢澤的長江泥沙淤積,形成的沙洲不斷地擴展,最終在唐宋時期,雲夢澤被廣闊的江漢平原所取代。雖然雲夢澤消退,但是在江漢平原上,依然留下了為數眾多的湖泊,讓後來的湖北有“千湖之省”的美譽。

泥沙淤積而成的江漢平原地勢抬高,讓長江的滯流只能另選泄洪渠道,荊江南岸地勢較低,成了江水漫流的新去處。最終在東晉南朝時期,形成方圓五百裡的洞庭湖,而且還在不斷的擴展。到唐宋時期,洞庭湖的面積越來越大,達到方圓八百裡,就是我們常說的八百裡洞庭。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古代農耕社會,人口壓力沒有那麽大的時候,人們從湖泊裡獲取水產以自給,尚能保證人和自然的和諧可持續發展。但是隨著人口的增加,人們需要越來越多的糧食,河流衝積而成的肥沃沙洲逐漸被人們墾殖,圍湖造田運動愈演愈烈。

洞庭湖周邊大規模圍湖造田開始於南宋時期,因為到處圍湖使得湖泊面積縮小,汛期的長江水缺少足夠的宣泄區,開始肆虐泛濫。元朝時期,因不堪水患襲擾,開始退田還湖。

明清時期,由於長江上遊的開發加劇,大量泥沙順著江水淤積到洞庭湖中,洞庭湖開始變淺,相應地能容納的江水量下降,造成湖泊面積的擴大。清朝道光年間,洞庭湖面積達到約六千平方公里,此時洞庭湖面積達到最大,方圓八九百裡,依然可以稱為八百裡洞庭。

在宋代,人們常說“蘇常熟,天下足”,到了明清時期,蘇常地區的糧食已不足以供應日益增加的人口,因為江漢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的存在,於是有了“湖廣熟,天下足”的說法。由於天下糧倉變為湖廣,圍湖造田之風便又開始愈演愈烈,而且由於泥沙的源源不斷注入,洞庭湖淤積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

尤其是鹹豐十年(1860年)長江大洪水,巨量的泥沙從藕池江口衝入洞庭湖,僅僅數十年時間,洞庭湖區西北角就出現了淤積連片達百裡的巨大沙洲---南洲,當時分屬華容、嶽陽、漢壽、沅江、安鄉、常德六縣管轄。清廷在此置南洲廳,民國1913年改稱南洲縣,次年又更名為南縣,一直沿用至今。當然,南縣的形成,和各地居民的圍墾分不開的,清末時為了財政收入將圍湖造田合法化,鼓勵周圍的人們進行圍墾。這就是人們說南縣是中國唯一人工圍築而成的縣的原因。

到1949年,洞庭湖已經從鼎盛時期的六千多平方公里,減少到4350平方公里,原本第一大淡水湖,變成了第二,已經小於鄱陽湖。如今的洞庭湖面積只剩下2820平方公里。

現在洞庭湖的周邊都有哪些縣市呢?從地級市的範圍來看,洞庭湖為嶽陽、益陽和常德三市所共有。若具體到區縣一級,洞庭湖周邊的城市分別為嶽陽市下轄的嶽陽樓區、君山區、華容縣、嶽陽縣、汨羅市、湘陰縣,益陽市下轄的南縣、沅江市、資陽區,常德市下轄的漢壽縣。

有人可能會問,照這樣的趨勢下去,洞庭湖會不會和雲夢澤一樣消失啊?現在人們越來越意識到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重要性,並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水土流失減少,帶入江水中的泥沙減少,除非發生大的地質或氣候環境變化,相信洞庭湖應該是不會消失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