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日本社會下的“積極自殺”

日本是一個聞名世界的典型的“rit ualistic society” (暫且稱為儀式主義社會),除了這個特徵之外,居高不下的高自殺率已然讓“自殺”在日本形成一種獨有的“自殺文化”。德川時代距今已有415年歷史,剖腹自殺的武士似乎只能從電影中了解。在這裡我想談談傳統日本武士道精神和當代日本自殺文化之間潛在的聯繫,並且聚焦於聞名世界的高自殺率發生地 —— “自殺森林”(Aokigahara)和中央快速線(Chuo Rapid Line)。

當代日本社會“自殺分布”的形成

Suicide Distribution

在日本,幾乎每年都有超過25,000人自殺,意味著平均每天發生70起自殺案件。

與德川時代相反的是,過去只有武士才能夠進行象徵榮耀的切腹自殺,這種自殺需要被授權;而當下日本的自殺行為似乎是一種普遍的現象。

與德川時代相似的是,當代日本的自殺人數中,接近60%是由男性構成的;這個現象形成的原因很容易理解——男性作為主導的社會中,男性自然得到更多的機會/權力/期待,伴隨著的是男性需要承受更大的責任與壓力。這60%的男性年齡大多分布在20-44歲之間,在這裡我簡單的把原因歸納為:

財政壓力:工作變動,過勞,高生活成本,失業。

孤獨:急性社會戒斷,留守老人,離婚。

每一次的大小型經濟危機或國家級大型事故的發生都會導致日本出現大幅度的失業率增加,似乎在這個島國,所有的問題都可以影響每一個人。社會壓力激增下的科技進步,和無微不至的近乎完美的人性化設計大大減少了日本人面對面交流的必要性,於是在日本還發展出了“蟄居族”(Hikikomori)文化,Hikikomori同時也被用作描述“急性社會戒斷”的病人,他們通常選擇將自己與社會完全隔離超過6個月,甚至幾年。

///

平均年齡31歲

根據日本的已知數據,這種心理疾病在日本屬於高發級別,並且在一個擁有“精神疾病羞辱史”的發達國家中,這類人群通常會被他們的家庭藏在家中,因為迄今為止精神疾病在日本依然不能被普遍理解(其他類型的精神疾病同理),所以這類病人一旦打開家門踏入“社會”,極有可能淪為霸凌受害者,從而引發自殺。

///

大於44歲的男性

另一個較大的自殺群體的自殺動機通常是離婚或是患有疾病,前者因為孤獨,後者因為希望為家庭減輕負擔,同時希望自己的死亡是有尊嚴的死亡,而不是躺在病床插滿管子,在微弱的呼吸中結束生命。當了解到日本保險公司賠償制度對於自殺死亡的賠償條款後,自殺似乎確實可以在日本文化中被定義為承擔責任。

“勇敢、責任感、忠誠、尊嚴”這種傳統武士道精神像刻在日本社會中一般,依然影響著當代日本人的世界觀、價值觀以及他們的言行舉止和看待問題的角度,導致他們有著幾乎與全世界都不一樣的死亡觀:日本人認為自殺是尊嚴和勇敢的象徵,是一種充滿榮耀的自我奉獻,換來的是為生者提供一個更好的世界;而自殺幾乎在其他國家的文化中都被定義為懦弱/自私或是逃避。

?

青岡源森林

和中央快速線的極度反差

很多人可能無法想象青岡源森林的茂密程度,Roger Harrington在自己的書《自殺森林》中描述到:

一旦進入青岡源森林,有去無回是非常有可能發生的情況,即使對於那些沒有自殺欲望的人來說。”

在青岡源森林中幾乎沒有任何野生動物的存在,唯一的聲音可能是來源於偶爾被風吹動的樹葉的摩擦聲。

青岡源森林中的某些區域是沒有白天與黑夜之分的,因為植被太過茂密,沒有光線可以進入,但我認為大部分人在進入青岡源森林並打算在此了結生命都伴隨著堅定且明確的意圖 - 將自己從所屬的社會中移除,悄無聲息地; 他們的屍體只有可能被那些想要成為目擊者的人發現,因為即便是通過先進的數字定位工具也沒有辦法在青岡源森林中定位或者搜尋失蹤人口。

推理小說家松本清張的作品《波浪上的塔》和鶴見濟的作品《完全自殺手冊》問世後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青岡源森林的自殺率,但歸根結底我認為這些森林中的自殺者們是為了尋求一種“再也不屬於任何群體或社會”的完全脫離的孤立感,因為青岡源森林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茂密、無法定位)使得它成為人們心中獨立於當代現實社會的“寂靜天堂”。

悄無聲息地的死去是武士道精神中“責任感”和“尊嚴”在青岡源森林中的自殺者身上的體現,仿佛到死亡都不可以給其他人添麻煩,是日本文化對於日本社會中“collective thinking”(集體思維)的極致體現。

這種文化要求個人為社會集體的利益犧牲自己,所以也許死亡本是自己的選擇,不驚擾其他人是自殺者應該承擔的責任。

並且日本人本就講究儀式感,從剖腹自殺的步驟和要求就可以看出一二,並且在我通讀了《完全自殺手冊》一書之後,我發現這些死者其實是極其在乎自己的“死態”的,所以能夠在這樣與世隔絕的森林中完成死亡的儀式也許也是尊嚴的一種體現。

與青岡源森林截然相反的另一高自殺事件發生的地點是中央快速線( Chūō Line (Rapid))中的新宿站(Shinjuku Station),這一站的自殺率高達平均每年7次。

臥軌自殺

選擇在繁忙的地鐵站臥軌自殺的日本人在日本社會則被定義為“毫無貢獻”,因為每一次躍軌自殺事件的發生都將導致鐵路系統的混亂與停運,以中央快速線每天約364萬人次的人流量為例,乘客都將受到鐵路系統停運的影響,並且突然慘烈的自殺場面使得乘客被迫成為目擊者。

這些選擇在公共場合自殺的自殺者更可能是社會中極度孤獨並且生活在注意力的邊緣的人,而躍向鐵軌造成的轟動和關注可能是他們一生中最大的一次。這種心態的形成有可能與日本社會中對於“個性”的低容忍度有關,與大家一樣是日本人在社會中的生存之道;

與此同時,日本文化提倡“忍”,忍就意味著不能抱怨,這與青岡源森林中的寂靜同向,但跳向中央快速線的自殺者更像是用這樣的方式呐喊與釋放。

-En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