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專家院士齊聲痛批IPV9投機行為 呼籲科技要打假!

日前,“中國IPv6產業發展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上來自“推進IPv6規模部署專家委員會”的專家、院士,以及高校、科研機構、基礎電信企業、互聯網企業長官,就當前國內普遍出現的一些與IPv6相關的模糊認識進行了系統的解讀和澄清。院士專家特別針對近一段時間以來IPV9等以自有知識產權為幌子,背離互聯網基本技術原理,擾亂我國互聯網發展根本方向的錯誤言論進行了齊聲痛批。

美國放棄IPv6?完全錯誤,毫無事實依據

對最近網上個別輿論認為的IPv6過時言論,既“經過十多年的過渡實踐,美國發現重建一張IPv6網絡的成本太大、安全陷阱過多、技術協定不成熟等問題,美軍和美國政府從2011年起停滯了IPv6過渡計劃”,以及因此認為中國發展IPv6是在堅持美國已經放棄的錯誤方向。專家認為這種觀點是完全錯誤的,毫無事實依據。互聯網起源於美國,美國一直視互聯網為國家的核心戰略並重視IPv6發展。2012年7月,美國政府更新《政府IPv6應用指南/規劃路線圖》,明確要求到2012年末,政府對外提供的所有互聯網公共服務必須支持IPv6,到2014年末,政府內部辦公網絡全面支持IPv6。此外,美國政府還建立了USGv6發展監測項目,長期對政府、高校、企業網站和DNS的IPv6改造進程進行監測。當前,美國IPv6地址申請量位居全球第一,IPv6用戶比例突破42%,達到1.22億,其中Verizon Wireless和T-Mobile USA IPv6用戶數均超過70%;AT&T IPv6用戶數超過50%。Facebook、Google、Tritter、Youtube、Linkin 等主流的商業網站全面支持IPv6,蘋果應用商店要求APP必須支持IPv6-Only標準協定的規定。

綜上所述,IPv6在美國非但沒有過時,而且正是發展的“現在進行時”。在中國,IPv6更是正逢其時,黨中央、國務院兩辦通知,已經明確了我國發展下一代互聯網的方向,IPv6是國家戰略,是中國從互聯網大國走向互聯網強國的必由之路。

中國互聯網受美國控制?無稽之談,缺乏基本常識

有人認為互聯網起源於美國,中國互聯網是美國互聯網的一部分,中國互聯網的管理和運行受到美國的控制。例如,中國IP地址需要從美國租用,“中國每年租500億個地址需向美國交4150億美元”;中國的域名訪問要經過美國的根伺服器,中國用戶對互聯網的每次訪問都要經過美國的監控。

與會專家認為,雖然互聯網起源於美國,但是互聯網的輝煌是全世界網民和學術界、產業界共同努力的結果,互聯網是全球公共基礎設施,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不是美國的私有財產。中國互聯網是由中國人自主建設、運營、管理的,中國互聯網和美國互聯網均是全球互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相互之間是互聯互通的關係,沒有隸屬關係。中國互聯網不受美國控制和管理。各國互聯網管理屬於本國主權範疇,這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得到了聯合國全球資訊峰會(WSIS)成果檔案的確認。

IP地址由ICANN及五大區域性互聯網注冊機構來分配,按照先到先得、按需分配的原則來分配,一次性收取很少量的費用,並不會每年產生巨額租賃費用。另外,全球IPv4地址一共只有43億個左右,根本不存在500億個地址,上述說法缺乏基本的事實依據。根域名伺服器在域名解析中發揮重要作用,但是並不是用戶的每次訪問均要經過根域名伺服器,也不存在每次網絡訪問均受美國監控的問題。目前有很多解決根域名伺服器潛在安全風險的手段,可以一定程度上減少或避免根伺服器安全問題。

互聯網存在“兩個中國”?混淆事實,無視國際慣例

另外,有人指出:在互聯網上.cn和.tw並存,CNNIC和TWNIC一同出現在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ICANN)和亞太互聯網絡資訊中心(APNIC)的會議上,認為互聯網領域存在“兩個中國”的問題。

與會專家認為,.cn和.tw等國家和地區代碼是在ISO3166-1中規定的,其中明確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以Chinese Taibei的名義存在。在IANA網站上明確援引了ISO3166-1,承認台灣是中國一個省的立場。另外,TWNIC是財團法人而非政府部門,受台灣地區政府授權負責管理.tw的域名注冊及台灣地區的IPv4和IPv6地址分配。國家和地區代碼頂級域(ccTLD)得到所在國家和地區政府的授權符合慣例。ICANN中政府谘詢委員會(GAC)以經濟體而非國家作為參與成員,其中有台灣地區政府代表參與。中國是GAC的創始成員,但由於台灣問題一度中斷參與。2009年ICANN與工業和資訊化部就妥善處理台灣問題達成共識,當年6月工業和資訊化部派出代表重新返回GAC,互聯網領域並不存在所謂“兩個中國”問題。

知識產權風險?子虛烏有,不存在專利陷阱

最近網上一些人認為IPv6的核心技術主要是美國提出來的,美國掌控了IPv6的核心知識產權,中國採用IPv6技術來建設下一代互聯網將陷入專利陷阱,將面臨嚴重的知識產權風險。

與會專家認為,由於歷史原因,我國在互聯網領域的技術研發、標準制定起步較晚,基於IPv4的互聯網核心技術和標準主要是以美國為代表的學術機構和企業提出來的。但是這些互聯網技術和標準均是對全球公平無歧視開放的,IETF是一個非盈利的開放的國際標準組織,其堅持技術優先、工程導向、專家主導,排斥擁有專利問題的技術提案。因此互聯網的核心技術並不存在專利陷阱,正是由於這種開放的技術環境,才催生了這麽龐大的互聯網。業界沒有誰控制和擁有互聯網核心技術專利這個說法,基礎電信企業在網絡建設與運維中沒有遇到支付專利費用的情況。近年來,我國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的IETF影響力日益增長,中國主導完成的RFC數量和工作組文稿數量的增幅均保持全球第一,目前已經主導完成了百餘項IETF的各類RFC,主要集中在IPv6領域。以華為為代表製造企業,中國移動為代表的運營商,清華等代表的高校均已經進入所在領域IP標準制定的第一陣營,成為創新的主導力量。

IPV9安全、自主、可控?科技更要打假

前一階段個別網絡媒體對IPV9進行了宣傳,認為採用IPV9建立中國自主的互聯網能夠保證網絡安全,能夠實現對根伺服器的自主可控,IPV9是中國構建主權網絡的核心技術,是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發展的正確方向。

鄔江興院士認為,隨著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網絡需求的極端差異化很難要求一個網絡協定滿足所有的應用場景,未來網絡很可能是在統一架構下多種基礎網絡協定並存的,靠某一個網絡協定就改變整個網絡空間安全狀況的觀點是不科學的。同樣的,也不能認為根伺服器安全了網絡就安全了,根伺服器帶來的安全威脅一方面沒有想象的那麽大,另一方面也不是沒有解決辦法,不要過分誇大根伺服器的安全問題。另外,也沒有證據表明,IPV9設備就沒有漏洞和後門從而會比IPv4、IPv6更加安全。IPV9可以通過實踐來證明自己的商用價值,在沒有經過技術驗證、產業支持、應用實踐之前,試圖依靠其他手段將發展IPV9上升到國家意志的想法都是投機行為。科技界也要打假,避免投機取巧和浮躁之風。錢華林研究員認為IPV9的協定文本90%以上的內容都是照抄IPv6協定的,缺乏技術創新。

鄔賀銓院士認為,IPV9沒有得到國際學術界和產業界的認同,在國際上的影響是負面的。IPV9背離開放創新的互聯網發展理念,試圖通過建立“窄軌鐵道”的方式把中國互聯網與全球互聯網隔離,這種封閉的互聯網也就失去了其作為互聯網存在的真正意義。封閉不等於自主、閉關不等於安全,與世界隔離、跟不上發展大潮,才是最大的不安全,IPV9的這種建網思路將會把中國互聯網發展引入歧途。另外,IPV9相對IPv4和IPv6等並無技術優勢,也缺乏必要產業支撐和應用基礎,如果要建“封閉的互聯網”,也不是最優的技術選擇。當前我國處於IPv6規模部署的關鍵時期,要排除干擾和影響,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網絡強國建設思想,加快推進IPv6規模部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