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打造人工智能創新策源高地,上海將發揮頭雁效應

集聚1000余家人工智能核心企業、率先發布首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建設實施計劃、啟動一批基礎研發平台以及行業創新中心和人工智能實驗室……把人工智能上升為優先發展戰略的上海,已經初步建成為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的領先地區之一。

但這顯然還遠遠不夠。

用上海市副市長吳清的話來說,發展人工智能產業是國家交給上海的重要任務,上海為下一步發展人工智能產業做了不少規劃,將進一步發揮人工智能的“頭雁效應”,從產業布局、技術突破、應用示範、生態營造等方面發力。

而規劃的主線,就是“增強創新策源能力”。

先發優勢

根據今年3月下旬發布的《關於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 增強科技創新中心策源能力的意見》(下稱“上海科改‘25條’”),上海突出了三個“一”,其中的“一條政策主線”就是以增強創新策源能力為主線,把握科技創新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的發展階段新特徵,著力打造理論新突破、科學新發現、技術新發明、產業新方向的創新策源地。

從概念來理解,“策源”指的是學術新思想、科學新發現、技術新發明、產業新方向的“從無到有”。

要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既需要合理的政策設計和制度安排,也需要人才、機構、技術、金融資本、社會資本、管理等多方面創新資源的集聚,還需要各類活動、平台以及豐富的應用場景,從而催生、孵化和激發重大的科技發明與未來產業。

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長王延峰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策源”意味著要讓創新成為人工智能研究、技術以及產業發展的發動機和引擎。因此,第一要務就是要加強基礎研究,解決卡脖子問題,提升核心技術能力。同時,基礎研究要面向未來十年甚至更遠,提早布局、厚積薄發。

除此之外,打造創新策源高地的核心還在於人才。“任何創新最終表現出的都是人才的創新,所以要加強人才的培養,特別是基礎研究的高端人才。”王延峰提出,人工智能是無國界的、全球化的變革性技術,因此不管當前面臨怎麽樣的挑戰,都要持續加強國際間的合作。

事實上,打造人工智能的創新策源高地,上海是有基礎的。不管是產業集聚,還是平台布局,上海已集結了不少先發優勢。

據官方統計,上海擁有人工智能核心企業1000余家,居全國前列,“頭雁引領效益”得以發揮。產業集聚之外,微軟-儀電創新平台、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等一批基礎研發平台也已啟動,亞馬遜、BAT、科大訊飛等一批行業創新中心和AI實驗室紛紛落滬。

今年5月,國家啟動建設了上海(浦東新區)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和上海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試圖打造一批示範項目,促進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示範帶動全國人工智能創新發展。

之所以選擇上海作為第一個先導區,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長朱秀梅曾表示,主要是基於上海產業門類齊全,大數據的資源優勢,初步成規模的智慧應用基礎,和產學研、人才優勢四個方面的優勢。

以上海交大的計算機專業為例。王延峰說:“十幾年前培養的學生,現在不少已在人工智能創業領域成了執牛耳者。”

今年5月,在業內具備一定影響力的上海本土企業依圖,宣布推出其首款雲端AI芯片。依圖科技聯合創始人林晨曦就是人工智能創業圈裡的“交大幫”的一分子。

2002年,林晨曦為交大奪得了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總決賽的首個冠軍,並打破了亞洲零紀錄;2005年,他加入了微軟亞洲研究院;2012年,他與朱瓏一起回到國內聯合創立依圖,開始了人工智能領域的探索和實踐。林晨曦曾表示:“處在這樣一個大國,你可以不斷發現一些世界級的命題,然後你想去解答。”

思嵐科技創始人兼CEO陳士凱同樣是“交大幫”。11年前從交大畢業的陳士凱,在2013年創辦了這家基於雷射雷達和SLAM(同步定位與地圖構建)技術的公司,目標是提供高性能、低成本的機器人自主定位導航解決方案。

他告訴第一財經,人工智能的規模化發展必然集中在發達城市,上海擁有人工智能技術研發的科技及產業基礎,也擁有人才發掘和培育的基礎。

上海的國際化氛圍還吸引了大量的“海龜”。把總部從矽谷搬到上海的禾賽科技是3D傳感器(雷射雷達)製造商,即無人駕駛汽車的“眼睛”。禾賽科技CEO李一帆說,當初回國看重的就是上海對於人工智能的政策支持和創業資源。

去年12月,上海在全國率先發布首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建設實施計劃,這也讓AI創業者們看到了更多本土機遇。

於18年前在上海土生土長的小i機器人,專注於認知智能技術的自主研發和產業化應用。公司創始人、董事長袁輝表示,基於人工智能核心技術,小i機器人已經形成了面向企業服務、金融、政務等多個行業的解決方案,同時也通過開放平台賦能數十萬開發者,推動生態建設和產業發展。

熱門領域和冷板凳

在王延峰看來,和即將在上海舉辦的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一樣,企業、平台和活動的集聚都為上海人工智能的創新策源提供了動力,匯聚了人氣。

但人氣之餘,在基礎研究方面,還要有“在熱門領域坐冷板凳”的思想準備,以及“把冷板凳坐熱”的耐心和毅力。

“放在中國的環境裡來看,上海的確具有基礎研究的優勢,但在全球範圍來看,中國整體的基礎研究還是相對弱的。”王延峰提出,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新策源依賴基礎研究,而基礎研究需要“十年磨一劍”。

在他看來,國內在AI通用芯片的基礎研究以及開源平台方面,都存在較大的短板,“目前的幾大開源社區都是國外的,中國還沒有”。

在6月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科技部戰略規劃司副司長張旭表示,人工智能下一步發展競爭力還是來自基礎研究和創新。為此,去年科技部發布了首批人工智能2030的重大科技項目,目前已有兩個項目開始運行。同時,科技部還支持了5家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台,“為什麽支持開放創新平台的建設,就是讓我們大企業能夠把人工智能的資源特別是數據資源向中小企業開放,形成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

朱秀梅也在發布會上表示,期待上海能夠在制度先行探索、新技術和新產品的先行先試、核心技術的先行突破以及實現國際合作領先水準四個方面實現先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