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張濤:對美國矽谷銀行危機的四點認識

  意見領袖 | 張濤、路思遠

  美國時間3月10日(台灣時間上周五晚間),美國資產排名第16的矽谷銀行(SVB)因擠兌出現流動性危機,最終被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接管,相應SVB被標普500指數剔除。截至2022年底,矽谷銀行總資產大約2090億美元,總存款約1754億美元,矽谷銀行危機是次貸危機以來,美國最大的銀行業危機,加之矽谷銀行的客戶多是科創公司,故其影響除了銀行業和金融市場之外,還衝擊到眾多科創公司的現金流和支付結算。

  FDIC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在矽谷銀行的存款中,能夠被美國存款保險覆蓋的存款佔比僅為2.7%,換而言之,超過97%的存款面臨損失風險,這也是上周四(3月9日)矽谷銀行當天存款流失420億美元的主要原因。因此,即便是矽谷銀行被FDIC接管,若沒有新的救市措施,在現有機制下,美國眾多社區銀行和地方存款機構仍會面臨存款搬家的擠兌風險。實際上,與矽谷銀行同遭厄運的,還有紐約州的簽名銀行(Signature Bank),也已經在周日被關閉。

  針對可能發生的銀行危機,當地時間周日晚間(台灣時間周一早間),美國財政部、美聯儲和FDIC公布了應對措施:

  1.無論存款是否參加了存款保險,矽谷銀行與簽名銀行所有儲戶的存款都會得到FDIC的全額保護。

  2.美聯儲創設“銀行定期融資計劃”(BTFP)用以應對銀行業的流動性壓力,向銀行、儲蓄協會、信用合作社和其他符合條件的存款機構提供為期一年的貸款(貸款利率為隔夜利率+10bps),以抵押美國國債、機構債務和抵押支持證券,以及其他合格資產作為抵押品,而且這些資產將按面值法進行估值,而非是市值法,即抵押物估值不會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能全額用於抵押

  3.美國財政部從外匯穩定基金為BTFP提供250億美元的資金支持。

  上述三方面措施,表明美國政府是十分認真地對待此次事件。短期看,只要美國儲戶能成功被應對政策穩住,美國銀行業出現大面積擠兌的系統性風險就暫時不會發生。但矽谷銀行擠兌危機映射出的新變化需持續關注,就目前我們認識,有四點值得敘事:

  首先,矽谷銀行能被眾多科創公司所青睞,其金融服務一定有過人之處,但最終還是被擠兌關閉,毫無疑問,其管理一定出了嚴重問題。例如,矽谷銀行公開信息顯示,早在2022年4月,其首席風險官Laura Izurieta就辭職,直到2023年1月Kim Olson才被任命為新的CRO,然而就是在缺失CRO的情況下,2022年矽谷銀行累計召開了18次風險委員會會議,遠高於往年的5-7次,顯示出對於自身的危機,矽谷銀行應該早有警覺。

  由於矽谷銀行的資產多是美國國債和MBS等證券資產,這些資產的質量和流動性都很好,矽谷銀行可以完全通過出售、抵押等手段來獲取短期流動性支持,而且矽谷銀行又是美聯儲的會員銀行,因而它是有資格向美聯儲申請緊急貸款。但最終矽谷銀行選擇的策略竟然是在出售可供出售账戶的證券資產、向FHLB借款之後,直接選擇了股票增發,不幸的是它不僅未獲得投資人的新支持,反而進一步令投資人更加擔憂,並開始撤資和擠兌。換而言之,矽谷銀行在坐擁規模巨大、流動性好證券資產的情況下,被關閉,很顯然它擬定的應對策略出現致命失誤,背後一定是其管理出了嚴重問題。

  其次,美國金融監管沒有與時俱進。矽谷銀行危機暴露出美國金融監管對地方銀行的松懈。例如,類似像矽谷銀行將資產配置在國債、MBS證券資產的銀行是大有人在的,在低利率政策周期內,這樣資產配置沒什麽問題,但伴隨美聯儲加息周期的啟動,且加息節奏不斷加強,這些資產配置都需要進行利率風險的管理,很顯然矽谷銀行等金融機構並未進行利率風險對衝,監管機構也未就其存款投保情況提出監管要求。因此,監管機構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令本應有的監管成本最終轉成了規模更大的救助成本,即便是本次救助成本可以通過資產重組來彌補,不由納稅人承擔,但由此引發市場波動產生的交易成本卻是實實在在地由全社會承擔。

  第三,救助一定會帶來道德風險。雖然在本次救助策略上,美國財政部、美聯儲和FDIC采取了“隻救儲戶,不救銀行及股東、債權人”,盡力在最大程度上來避免“大而不倒”( Too Big to Fail)的道德風險。實際上,2013年3月鮑威爾在“國際銀行家協會2013年華盛頓會議上”專門就此問題,就明確指出的“面對一家大型商業銀行的倒閉,我們選擇擴大安全網,而不是冒系統性儲戶擠兌的真正風險”的策略。例如,在本次救助中,FDIC援引系統性風險例外條款(在財政部和美聯儲的支持下)來保護矽谷銀行與簽名銀行儲戶的所有存款。

  然而,即便如此,依然能夠帶來道德風險。一方面,對於銀行而言,本次救助再次印證了無論銀行投保與否,其儲戶存款一定是有保證的,未投保意味著銀行不用支付存款保險費用。對於科創企業而言,他們的財富也得到了保全,本來他們可以通過給矽谷銀行補充資本尋求報團取暖,現在反而因他們的擠兌導致了危機和危機救助,然而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科創企業的裁員規模是驚人的,被裁人員未得到任何額外補充。僅此兩個方面就反映出巨大的道德風險和不公平。

  第四,美聯儲抗通脹的路徑更加曲折。自去年3月份啟動加息周期以來,面對強勁的就業市場和通脹預期,美聯儲被迫不斷增強加息力度和節奏,目前市場預計至今年上半年美聯儲就會將政策利率提升至5.0-5.5%,即18個月間,政策利率將累計提升了525BPs。利率環境如此快速的變化勢必會給金融市場、金融機構帶來壓力,矽谷銀行擠兌危機則反映出,利率環境的巨變已經給美國金融穩定帶來了巨大壓力,由此一定會影響到美聯儲抗通脹的策略。鑒於目前美國通脹已經呈現出廣泛性,而美國人的實際工資薪酬存在較大缺口,始終給名義薪酬帶來上漲壓力,而金融穩定對加息的擾動,只能令美聯儲抗通脹的路徑更為曲折。

  由於矽谷銀行擠兌危機還在進行中,各方仍在博弈,事態的發展還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以上僅是目前我們就能夠掌握到的信息,給出的認識,這些認識一定是不成熟的,需要持續反思。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

  (本文作者介紹:經濟學博士,現任職中國建設銀行金融市場部,本專欄觀點與所屬部門無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