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腹部和盆腔CT掃描的操作常規#醫學影像每日筆記17#

「醫侃」每日閱讀欄目,陪老師們一起「啃」醫學影像那些經典實用的好書。

目前在讀的是《影像醫學操作常規》,是一本從放射科實際工作情況出發的實用好書!列舉了X線、CT、MRI那些基本設備操作及擺位規範等。

第二章 CT檢查

第三節 CT掃描常規

四、腹部和盆腔CT掃描

part1:病人一般準備

① 腹部和盆腔CT檢查病人的準備要求基本相同,在此先作敘述。

② 檢查前禁食4~6h,最好於前1 d晚上起空腹。

③ 1周內不服含重金屬的藥物,不作胃腸鋇劑檢查。已作鋇劑檢查的病人,須待鋇劑完全排空後方可進行,必要時於CT掃描前行腹部透視或攝片觀察胃腸腔內有無鋇劑殘留。

④ 檢查前須除去檢查部位的金屬物品。

⑤ 需作增強掃描的病人,提前做好碘過敏試驗,並請家屬在「靜脈注射碘對比劑同意書」上簽字,並通知病人家屬陪同檢查。

⑥ 預先讓病入了解檢查過程,講解正確屏氣的重要性,取得病人合作,並訓練1~2次。

⑦ 囑患者攜帶有關的病史資料,如病歷、超聲、化驗、放射性核素、MRI和已作過的CT檢查等,以備比較和參考。

⑧ 部分兒科病人欠合作者,需使用鎮靜劑。

⑨ 危重病人需要有關醫護人員監護。

part2:肝、脾螺旋CT掃描

【適應證】

惡性腫瘤(原發、繼發)。

血管瘤及其他良性佔位性病變。

膿腫、寄生蟲病。

肝、脾瀰漫性病變。

血管病變。

外傷。

先天畸形與變異。

【禁忌證】 【操作要點】

一般準備 同前。檢查前30 min口服1%~2%復方泛影葡胺500~800ml,濃度不宜過高,否則將產生偽影。

平掃

取仰臥位,雙手上舉抱頭。如有特殊需要可輔以左、右側臥位或俯臥位,如採用右側臥位可較好地顯示左肝外葉。

掃腹部正位定位像

肝臟掃描範圍包括全肝,脾臟檢查應包括全脾,從肝臟膈頂部至肝下緣為止,病變需要時可延及整個上腹部或全腹部;平靜呼吸屏氣掃描。

層厚8 ~10 mm,螺距為1~1.5,重建間距8~10mm,小病灶宜改用薄層層厚和間距 (2~5 mm)。

增強掃描

增強掃描的目的和優點

顯示平掃不能顯示的病灶。

根據病灶的增強特徵鑒別病灶性質。

顯示肝內血管解剖。

輕度擴張的肝內膽管顯示更為清晰。

肝門結構顯示更清楚。

螺旋CT雙期或三期增強掃描 以3 ml/s的速率靜脈注射300mg/ml非離子型水溶性碘對比劑約100 ml,延遲掃描時間為25~30s,可得到動脈期影像;延遲掃描時間約為60 S可得到門脈期影像;延遲1~3 min掃描可得到肝實質期影像。

動態增強掃描 主要用於鑒別肝癌與肝血管瘤。可在螺旋CT雙期增強掃描後加做3、5、7、9min等更長時間的延遲掃描,根據病變情況決定具體延長時間。

照片窗寬、窗位 W 150~200 Hu,L 50~75 Hu;增強掃描窗位:75~100 Hu。

【注意事項】

除有禁忌證者外,肝臟CT檢查應常規作平掃加增強掃描。

病人屏氣要求深度一致,有利於小病灶的評價。

如肝內病變需與血管瘤鑒別,則應進行足夠長時間的延遲掃描。

單純脾臟增強掃描,根據病變情況決定增強掃描的期像,一般作早期(動脈期)和延遲期(實質期)即可,疑脾血管瘤時則應作動態增強掃描。

【適應證】

膽囊炎和膽囊結石。

膽囊癌、膽管癌。

膽總管囊腫。

膽管結石、膽道炎症和出血。

【禁忌證】

無特殊禁忌證,增強掃描禁忌證同肝增強掃描禁忌證。

【操作要點】

一般準備 同前。檢查前30 min口服1%~2%復方泛影葡胺500~800ml,濃度不宜過高,否則將產生偽影。

平掃

常規取仰臥位,雙手上舉抱頭。

掃描範圍應從膈頂至胰腺鉤突部位,層厚和間距 5~10 mm;平靜呼吸屏氣掃描。

增強掃描有2種方法

靜脈團注對比劑100ml,螺旋增強掃描。

靜脈內滴注60%膽影葡胺20~30ml,此法顯示膽囊和膽道較好,但陽性結石病例不宜使用此法。

【適應證】

胰腺腫瘤。

急、慢性胰腺炎症。

膽道梗阻性病變。

胰腺外傷。

【禁忌證】

同肝CT掃描。

【操作要點】

一般準備同前 檢查前30 min口服2%~3%復方泛影葡胺500 ml,臨上床做CT檢查前即刻再服200 ml。

病人取仰臥位,雙手上舉抱頭。必要時輔以右側臥位有助於更好顯示胰頭部。

平掃範圍從肝門至胰腺全部顯示為止,層厚與間隔均為3~5 mm;螺距為1~1.5;平靜呼吸屏氣掃描。

增強掃描採用300 mg/ml非離子型水溶性碘對比劑,按1.5~2 ml/kg體重計算,注射速度為2~3 ml/s,延遲掃描時間為40~50 s和70~80 s,進行螺旋CT雙期增強掃描,

照片窗寬、窗位 W280~360 Hu,L30~45 Hu。

【注意事項】

急性胰腺炎病人服用碘對比劑非禁忌證,但在急性出血壞死性胰腺炎的病人,應控制對比劑總量,且對比劑中不宜添加糖類。

疑有胰頭病變者可作右側臥位掃描,使口服對比劑更好地充盈胃竇和十二指腸,並使胃和十二指腸與胰腺分開,從而使胰頭部輪廓顯示更好。

part5:腎CT掃描

【適應證】

腎臟腫瘤。

腎臟感染性疾病。

腎結石和尿路梗阻。

先天性異常。

腎移植和術後併發症。

其中平掃的適應證為:①腎、輸尿管鈣化或結石;②腎內或腎外出血(急性期)。

【禁忌證】

同肝CT掃描。

【操作要點】

一般準備同前。檢查前口服2%~3%復方泛影葡胺液500~800ml。

病人取仰臥位,乎靜呼吸屏氣掃描。

掃描範圍應包括雙側全腎,層厚與間隔均為5~8 mm,小病灶3~5 mm薄層掃描,螺距為1~1.5。如發現有輸尿管病變,適當向下延長掃描範圍。

增強掃描採用快速團注法經靜脈注入非離子水溶性碘對比劑 100ml後,對腎臟進行皮質期和分泌期雙期螺旋掃描。

照片窗寬、窗位 W 180~210 Hu L30~40 Hu。增強掃描可適當提高窗位至腎實質顯示清楚為止。

【注意事項】

腎內腫瘤大多數與正常腎實質呈等密度,故平掃對局部較小佔位病變價值不大。增強掃描有利於發現病變和確診,應作為常規。如發現腎臟形態或位置異常,醫生應親自調節窗寬、窗位觀察,避免腎臟或腹膜後脂肪密度病變漏診。

part6:腎上腺CT掃描

【適應證】

腎上腺原發和繼發腫瘤

功能性腎上腺腫瘤的生化檢查陽性。

其他檢查發現腎上腺區域有腫塊存在。

一些臨床癥狀和體征提示有腎上腺病變可能。

已知原發癌的病人的術前分期和術後隨訪了解有無腎上腺轉移。

腎上腺腫瘤術後複查。

腎上腺增生。

【禁忌證】

同肝CT掃描。

【操作要點】

病人一般準備同前 檢查前30 min口服對比劑500~800 ml。

體位取仰臥位。

掃描範圍從腎上腺上方至下方,如臨床上懷疑嗜鉻細胞瘤,且腎上腺區域未發現病變,掃描範圍可根據臨床需要擴大。

常規先作平掃,層厚與間隔均為3~5 mm。

常規作增強掃描,採用快速團注法。若病灶≤1 cm,應用2~3mm層厚無間隔或重疊掃描。增強掃描所用對比劑種類、濃度與腎臟增強掃描相同。

照片窗寬、窗位 W 340~420 Hu,L 30~45 Hu。

【注意事項】

當臨床提示嗜鉻細胞瘤時,注射對比劑的速度應適當放慢,以免發生高血壓危象。

part7:腹膜後間隙CT掃描

【適應證】

腹主動脈病變。

下腔靜脈病變。

腹膜後腫瘤。

腹膜後纖維化。

腰肌病變。

【禁忌證】

同肝CT掃描。

【操作要點】

一般準備同前 檢查前1 h口服2.5%復方泛影葡胺溶液800~1000ml,掃描前15 min再服300 ml。

掃描範圍應從劍突向下至髂脊水準,層厚10 mm,間隔10 mm,必要時加薄層掃描。

常規採用團注法作增強掃描。動態增強掃描對於觀察假性動脈瘤等血管性病變有價值,可分同層動態和移床式動態兩種掃描式。

建議照片窗寬、窗位 W 340~420 Hu,L30~45 Hu.

part8:胃腸道螺旋CT掃描

【適應證】

胃良、惡性腫瘤。

十二指腸、小腸及結腸腫瘤性病變。

【禁忌證】

同肝CT掃描。

【操作要點】

1. 一般推備同前。

2. 胃和十二指腸

禁食6~8 h,檢查前10 min肌注Glucagon或654-2等低張葯。

口服對比劑800~1 200ml。

常規取仰臥位,病情需要可改變體位。

自劍突掃至臍部,部分病人視病情可向下加掃,層厚和間隔均為8~10 mm;螺距為1~1.5,小病灶或需做後處理重建者可用薄層掃描。

應常規作增強掃描。

3. 小腸

檢查前1~2 h口負對比劑800~1 200 ml,可適當多飲。

取仰臥位。

病變不明確者應做全腹掃描,掃描技術參數同胃和十二指腸。

4. 直腸和結腸

充盈方法有兩種:一是掃描前2~4h口服800~1 200 ml,對比劑,二是可用生理鹽水或對比劑作保留灌腸。

常規取仰臥位掃描,掃描整個結腸範圍,即腹部和盆腔,掃描技術參數同胃和十二指腸。

5. 照片窗寬、窗位 W 300~400 Hu,L30~50Hu。

【注意事項】

對比劑的選擇

高密度對比劑 如2%~3%泛影葡胺,疑有膽石症者不能用。

等密度對比劑 以水的密度為標準,如飲用水或其他飲料。

低密度對比劑 有脂類和氣體。

對於胃腸道腫瘤及炎症等病變,CT不是首選的檢查方,胃腸道腫瘤向胃腸壁或壁外生長、形成腹部包塊時,CT檢查可評價腫塊大小、腫塊與周圍結構的關係,此時則有CT檢查的適應。

part9:盆腔CT掃描

【適應證】

盆腔內及其臟器(包括膀胱、攝護腺、精囊、睾丸、子宮、卵巢和輸卵管、直腸和乙狀結腸)的腫瘤。

炎症。

外傷。

【禁忌證】

同肝CT掃描。

【操作要點】

檢查前2~4h口服2%泛影葡胺1 000~1 500ml,使腸道充盈對比劑。

對疑有直腸或乙狀結腸佔位病變的病人,最好於檢查前清潔灌腸,必要時可於檢查前用生理鹽水150~300 ml保留灌腸或用 1%復方泛影葡胺300ml灌腸。

檢查前囑病人飲水,待病人有尿意時再掃描。

病人常規取仰臥位,使其正中矢狀面與檢查床面中線一致,兩臂上舉屈肘抱頭。

掃下腹部正位定位像。掃描範圍從恥骨下緣掃描至髂脊水準;特殊病例如發現盆腔內及腹膜後淋巴結轉移、隱睾病人盆腔內末發現小病變時,可適當向上擴大掃描範圍;常規用10 mm層厚與間隔,發現小病變時,可加3 mm或5 mm薄層掃描,部分病人需要時改用俯臥位或側臥位。

根據不同檢查目的,可平掃或平掃加增強掃描,增強方法多採用團注法。

照片窗寬、窗位 W 300~400 Hu,L50~75 Hu。

【注意事項】

照片時常規使用軟組織窗寬和窗位(如上述),特殊情況應加骨窗或根據具體情況變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