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他把自己的身體做成鑽石,這次又在美術館做“麵包手”

撰稿:賈淺煩

展覽方供圖,藝術作品圖由馬克·奎恩工作室供圖

“血液、克隆細菌、克隆人類DNA、人體碳元素……”很難想象,這些詞匯不是來自某篇嚴肅的生物學論文,而是英國藝術家馬克·奎恩(Marc Quinn)在創作時用到的材料。

3月8日至5月1日,馬克·奎恩帶著他的“迷宮”、“麵包手”、“身體異變”等多個系列作品來到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馬克·奎恩:皮相之下》(以下簡稱《皮相之下》)是他在中國的第一個美術館級展覽,更是對藝術家三十餘年創作經歷的一次精華提煉和系統回顧。

【藝術家檔案】

一個“非典型”藝術史專業學生

1988年,在倫敦東部的一個倉柯瑞,16名年輕的英國藝術家展出了他們的作品,接下來九年的的時間裡,他們富有創造力的作品在世界範圍內掀起了一股浪潮。

1997年,收藏家查爾斯·薩奇為他們在最負盛名的倫敦皇家藝術學院舉辦了一場名為《感覺》(Sensation)的展覽,吸引了30多萬名觀眾,一時引起轟動,此次展覽使得這一批英國青年藝術家聲名遠播,也確立了他們在藝術界前衛的形象,他們中的一些人,如達明·赫斯特、翠西·艾敏等,在今天已經家喻戶曉,而這其中也包括馬克·奎恩。

馬克·奎恩1964年生於倫敦,1985年從劍橋大學羅賓森學院藝術史專業畢業,這樣的學術背景使得他對於歷史和藝術都有著更深刻的理解。然而,馬克·奎恩的創作並沒有受到藝術史專業的限制,在進行藝術實踐的三十多年時光裡,他用不拘一格的創作方式,執著於對生命、社會、情感、人體和美的探索。

馬克·奎恩

《皮相之下》的策展人王春辰為準備這個展覽,在過去的三年裡曾數次拜訪馬克·奎恩的工作室。

王春辰說:“我在他的工作室裡看到了各種語言形式、類型的作品,完全不是按照美術教育的分科來創作,也不是按照藝術的分類來創作。他的藝術不是來自書本,雖然他在劍橋學的是藝術史,但他不是從藝術創作專業畢業,從而不受任何專業分科限制,只要是材料和方法,都可以拿來用,只要他的感知來自他的生命體驗和思考,他就去用可以用的方法去做出來。”

“我研究藝術史之前就已經是藝術家了。”馬克·奎恩在與央美師生的對談中這樣講。

他說,他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進行藝術創作,只是那時他還不知道何為藝術。奎恩談到自己選擇藝術史專業的初衷,就是為了了解歷史的脈絡和前輩的作品,知道“藝術史怎麽發展、怎麽傳遞”,從而“真正地做藝術,嚴肅地做藝術。”

從上世紀90年代在藝術界初露頭角以來,馬克·奎恩一直保持著前衛、創新、大膽突破的創作風格,他的作品形式複雜多樣,有怒放的花朵、殘缺破碎的軀體、誇張到抽象的比例,還有鮮豔大膽的色彩,他所選取的材料也常常令人拍案稱奇。

的確,奎恩不是一名典型意義上的藝術史專業畢業生,他將他自己在劍橋學習時對藝術史的體悟轉化為深厚的創作土壤,而他的藝術生命卻衝破了這片土壤,向著更多擁有未知可能的方向生長,總能帶給人們不同的驚奇。

【作品解讀】

《歧路之園》

美術館裡的“麵包工坊”

走進《皮相之下》的展廳,撲面而來的是一股濃濃的麥香,本次展覽的一大亮點也正是這個臨時搭建的“麵包工坊”。

在這裡,數百名央美師生和觀眾一起,將自己手掌的形狀與紋路雕刻在發酵好的麵團上,烤製成特殊的麵包手,掛在展廳的牆壁上。碩大的烤盤,成箱的麵粉,不停運轉的烤箱……讓人們仿佛置身麵包製作的流水線上。

這些手掌有的來自白發老人,來自年幼的孩童,也有的來自鼎鼎有名的藝術家、收藏家們,形形色色的麵包手掌最終都成為了藝術品中平等的一部分,它們共同組成了展覽中最獨特的一件作品——《歧路之園》。

歧路之園

創作年代:2019

材料:?包

尺?:每件180 x 150 cm(? x 寬)

馬克·奎恩在麵包手製作現場。

早在1991年的時候,馬克·奎恩就創作了首個《麵包手》雕塑系列,通過對掌紋和外部輪廓的勾畫,創作者可以自由表達出自己的生命符號和身體特徵,每一件麵包手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

在本次展覽中,藝術家將會從數百隻麵包手中選取80隻最別致的製作成銅雕,以便永久保存。

除此之外,在展廳中還有許多烤製的麵包腳印,這條蜿蜒貫穿展廳中部的“麵包路”,象徵著人類文明的足跡。多種多樣的文明從歷史深處走來,最終交匯在我們的生命裡。

在馬克·奎恩眼中,麵團作為血肉之軀和身份的象徵,在烤製過程中膨脹,最終縮小定型,這個過程生動表現著生命的無常和身份的異化,整個麵包系列作品反映了藝術家對生命的整體審視,指引著觀眾去思考生命和我們自身的價值。

探索與重組

我們該怎樣“看見”身體?

在《皮相之下》的展覽中,有許多與身體元素有關的作品,《我們與星星的化學構造並無二致》是一組尺幅巨大的油畫作品,在藝術家筆下,人類觀察外部世界的窗口——虹膜被放大在畫布上,有了誇張抽象的含義,仿佛是遙遠的璀璨星際,而不是肉身的一部分。

我們與星星的化學構造並??致(VW300L)

創作年代:2017

材料:布?油畫

尺?: 約300 cm

我們與星星的化學構造並??致(MQ300)

創作年代:2019

材料:布?油畫

尺?:約300 cm

我們與星星的化學構造並..致(KD220)

創作年代:2016

材料:布.油畫

尺.: 219 cm

而在另一系列的作品《迷宮》中,同樣被放大的作品是人類的指紋,巨大的紋路組成了屬於身體的迷宮,人們站在這些紋路面前,好像迷失在沒有中心點的迷宮裡。每個人都有著不一樣的虹膜和指紋,在這一點上,這些作品是個體性的展現,但作為一個整體來看的時候,它們代表著簡化了的,人類共同的身份象徵。

迷宮MQ250(考利神殿)

創作年代:2012

材料:布?丙烯和矽

尺?:250 x 150 cm (? x 寬)

迷宮(MQ300 CR)

創作年代:2011

材料:布面丙烯和矽

尺.:300 x 179 cm (高 x 寬)

迷宮(CS300)

創作年代:2019

材料:布面丙烯和冷壓矽膠

尺.:300 x 179 cm (高 x 寬)

馬克·奎恩熱衷於對身體的片段進行探索與重組,他說,“藝術其實真的是寫在人的DNA當中的,寫在人的身體當中的。

克隆DNA?畫像26.01.01(第?視?)

創作年代:2001

材料:不鏽鋼、果凍聚碳酸酯、克隆細菌、克隆?類DNA

尺?:26.2 x 20.5 x 2.7 cm(? x 寬 x 深)

奎恩用克隆細菌和克隆人類DNA製成了《克隆DNA自畫像》,甚至用自己身體中提取出的碳元素,製成了1.2克拉黃鑽,他將作品取名為《最終,我是完美的》。而在這件作品裡,因為生命的周而複始依賴碳元素的轉化,所以藝術家所指的“完美”其實是生命的終結,這件作品也就因此有了一層諷刺的意味。

從虹膜中,從指間紋路中,從DNA的密碼裡,藝術家帶我們窺見的是一個個“皮相之下”的小片段,個體身份在這些片段中被放大成巨幅油畫,也被壓縮成小小鑽石,更被不斷質疑著。正如觀眾面對放大了的指紋迷宮時會迷惑那樣,我們看見身體的一部分,卻又仿佛迷失其中,我們似乎不能了解任何人,甚至不能了解自己。

最終,我是完美的

創作年代:2002

材料:由藝術家體內提取的碳元素製成的1.2克拉黃鑽

對生命的關切

“皮相之下,我們皆相同”

人們對馬克·奎恩最深刻的印象,應該都來自那件著名的血液雕塑作品《自我》(Self),藝術家用自己的血液冷凍出頭顱的形狀,儘管由於血液進出口的一系列程序,這件作品未能亮相本次展覽,但是這件作品所傳達的藝術家對於生命體意義的關切和探尋,依然能夠在現場的許多作品中找到蹤跡。

《自我》(Self),1991年

《另一個吻》是一件大理石雕像 作品,表現了身體殘缺的男女擁抱親吻的場景。早在1999年,馬克·奎恩就開始創作一系列大理石雕塑,內容常常是對生理結構缺陷的強調。他注意到,人們會對博物館中殘缺的人體雕像抱著欣賞的態度,然而卻對生活中的殘障人士表現出排斥。因此,藝術家用理想化的雕塑語言創作殘缺的軀體,賦予這些雕塑新古典主義般的完美感,以此引發人們對生命平等權利的思考,以及對傷殘人士的關注。

另一個吻

創作年代:2006

材料:大理石

尺寸:100×64×68cm(高×寬×深)

另一系列作品《關於愛的一切》,同樣表現了殘缺的身體緊緊相擁的主題,在這一系列作品裡,我們看到的是怪異不完整的身體殘片,但是卻生動地再現著澆築時,那一個個相擁的瞬間。似乎可以從每一寸肌肉的紋理中,看到雖然殘缺但是依舊動人的愛意。我們面前是破碎的軀體,不全的四肢,感受到的卻是生命實實在在的重量。

關於愛的一切“呼吸”

創作年代:2016-2017

材料:強化玻璃聚酯、樹脂聚氨酯、不鏽鋼?和竿、分軸軸環、軟?和遠東?合板

尺?:213 x 64.5 x 67.5 cm(? x 寬 x 深)

關於愛的一切“生命”

創作年代:2016-2017

材料:強化玻璃聚酯、樹脂聚氨酯、不鏽鋼?和竿、分軸軸環、軟?和遠東?合板

尺?:221 x 64 x 45 cm(? x 寬 x 深)

關於愛的一切“天堂”,2016-2017

創作年代:2016-2017

材料:強化玻璃聚酯、樹脂聚氨酯、不鏽鋼?和竿、分軸軸環、軟?和遠東?合板

尺?:214 x 66 x 76 cm(? x 寬 x 深)

在與央美師生的對談中,馬克·奎恩講到自己的近期計劃,他要做的一個是關於難民的雕塑作品,他的想法是要用數千名難民身上的血液做一個作品,這樣的作品未來能夠更好的幫助到別人。

他一直在強調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以及藝術能否“改變”世界。在這個作品的宣傳視頻中,來自世界各地不同背景的人們反覆說著同一句話:“皮相之下,我們皆相同。(Under the skin,we are all the same.)”

馬克·奎恩希望通過這樣的作品,以及傷殘人士系列,讓大家能夠意識到:“原來藝術除了藝術品本身以外,對於現實世界還有其他的一些意義。”他說,“這就是我想要做的事情。”

更多娛樂圈精彩內容,掃碼下載【新京報APP】

最後安利一發我們公號的粉絲群噢~群裡會不定時發放福利!還能有更多其他功能:

1.吐槽和調戲報報及編輯部

2.說出你想看的愛豆,及想要的愛豆福利,我們會盡量滿足

3.第一時間得到下一次“福利”的信息,成為人生贏家

4.當然,終極是,希望大家在群裡一起快樂追星!

本文為文藝sao客(ID:so_art)原創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