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全球區塊鏈金融革命 美國遙遙領先中國已全面落伍!

  美國《財富》雜誌推出一份“全球40位40歲以下最具影響力區塊鏈精英排行榜”,中國僅一人入選!

  編者按:

  近日,美國《財富》雜誌

  推出了一份“全球40位40歲以下最具影響力的區塊鏈精英排行榜”。

  某種意義上說,上榜之人都在這場剛剛發軔的區塊鏈革命中,影響著產業走向。日後,他們還將發揮愈發巨大的作用。

  但是,在這份堪稱區塊鏈第一精英榜裡,我們耳熟能詳的那些中國幣圈的首富、專家、大佬、一姐們,由於各種原因,居然統統不在線!大家耳熟能詳的那些幣圈品牌,幣安、火幣、OKEX……無一入選!

  只有吳忌寒孤獨的站在榜單上,讓中國鏈圈不至於全軍覆滅。

  幣圈知名KOL、區塊鏈天使投資人“幣哥江湖”因此發出感慨:在這場全球區塊鏈金融革命中,中國已然全面落伍!

  幣哥江湖認為,這份榜單並非只是告訴大家這個領域誰更牛,跟重要的是,它真正揭示了當前國際區塊鏈產業的大勢、發展方向。

  幣哥江湖從5個新穎而又重要的角度,對《財富》雜誌這份榜單進行了解讀:

  1、 區塊鏈產業裡,哪些核心的業務領域?

  2、 科技創新是不業發展的重心?

  3、 監管創新對產業發展的重要意義?

  4、 美國為什麽能再度獨佔鼇頭?

  5、 其他國家與美國的差距到底在哪裡?

  以下為‘幣哥江湖’解讀內容,火星財經進行精編:

  一、產業角度:什麽業務最重要?

  首先,《財富》選擇了這40(組)人,是因為他認為這些人正在推進著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相關領域的工作,而且這些工作的影響力和成就比其它人的更大。

  所以,從他們從事的業務入手,來理解這個行業的現狀,顯然是一個不錯的切入點。

  讓我們首先用一副圖來了解一下,這些區塊鏈的青年才俊到底都做了什麽吧。

  從上面的圖表來看,四類業務的份額最大,佔據了82.5%的份額。

  而其中,佔據最大份額的區塊鏈項目,有27.5%。緊隨其後的是交易所,有10個上榜名單,佔了25%。在線金融服務和投資基金各有6人上榜,分別佔據15%的份額。

  其它例如行業門戶等四個類別,一共只有7席,合計17.5%。

  1.技術創新並不是產業的重心!

  FileCoin和Protocol Labs創始人,胡安·貝內特

  27.5%的份額,佔據榜單11席,區塊鏈項目這個類別名列第一,可以說是情理之中,但也稍微有點意料之外。

  作為一個技術創新的領域,從比特幣開始的這場革命,給人的感覺就是眼花繚亂的字母縮寫和術語。在這裡,不了解什麽叫做共識機制,說不出POW和POS的區別,不知道拜佔庭將軍問題和雙花問題,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雖然是最大份額,但是,11席,27.5%的比例,在一個標榜為科技的產業中,是嚴重偏低了。

  反觀互聯網業界,至少超過一半的創業者都是程式員出身,而他們能夠創業成功,往往是因為開發出具有創新意義的產品和服務。

  只有不到30%的席位來自技術創新領域,合理的解釋就是在這個領域,技術雖然重要,卻並不是決定性的因素。

  而隨後的兩個類別:互聯網金融服務和交易所,合計達到50%的佔比!這說明了什麽?

  區塊鏈掀起的是一場金融業的革命,是從科技的角度,來推動金融業,以至於整個商業生態的進步。

  這樣一場革命,不可能僅僅是極客們在自己的車柯瑞擺弄電腦就能成功的。

  金融業,以及被嘲諷為“古典”互聯網業,對這場革命的重要意義,比人們的想象來的更加重要。

  2.中心化 VS 去中心化,產業將以何種方式展開?

  Parity首席執行官,尤塔·斯滕恩

  比特幣來到世間,給世人最大的衝擊,並不是她的應用,而是思想。“貨幣的發行不需要中心”,這個以往只能存在於科幻小說的事情,居然實現了!

  但是,隨著產業的演進發展,交易所、錢包、礦機還有投資基金,除了開發者中的一部分人外,行業內的商業形態,卻更多的依賴著中心化的方式運行。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以下的三類:交易所、投資基金和互聯網金融服務。這些部分,分別以10席、6席和6席,佔據了超過一半的榜單席位,達到了55%。

  這表明,至少在這一階段,中心化的組織方式,更能滿足市場和資本的需要。

  為什麽中心化的方式會得到如此的重視呢?

  首先,從邏輯上說,去中心化的底層,並不意味著面對市場的服務也都必須去中心化。相反,為了使用的便捷和效率,市場往往更傾向於選擇具有良好信用的中介來提供服務。

  其次,從投資角度來看,去中心化的投資模式,才剛剛起步,在法律、風險控制等很多方面並不成熟。資金當然更願意採用“股權投資”這種成熟的模式之中。而股權投資,其投資的對象,就是公司,而公司自然是中心化的。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交易所也好,互聯網金融服務也好,這些中心化的部分,都是需要面對客戶的。能夠滿足市場需求,盈利模式清晰,投資模式成熟,那麽,自然能夠得到更多的資本的支持。

  中心化的部分得到如此的影響力,正是市場和資本推動的結果。

  3.哪些勢力正在加速進入區塊鏈行業?

  高盛資本戰略投資部常務董事,拉娜·雅利德

  觀察整個榜單,除了個別研究者,以及少數像吳忌寒這樣沒有在互聯網和金融行業打磨過的“原生區塊鏈創業者”外,榜單上的絕大部分席位,是被金融業者和互聯網業者所把持。

  例如,加密貨幣交易所,如果抽離其交易對象的特徵,那麽,他們當然是可以歸入互聯網的範疇的。而互聯網金融服務,其中大部分也是來自互聯網的創業公司轉型進入這個領域。

  互聯網作為區塊鏈的天然基礎,為區塊鏈行業提供了最早期的資金支持,以及最大量的創業思路和創業者。

  甚至像門戶、社交工具等在互聯網領域非常成熟的流量入口,在區塊鏈行業依然能夠佔有一定的地位。

  而區塊鏈中的另一大部分席位,來自於傳統的金融行業。這個部分雖然目前還沒有佔據更多席位,但是卻非常重要。

  高盛、摩根這種老牌投資基金下場角逐,其中表現出來的信號,當然值得重視。而另一方面,觀察榜單中的精英們,也有不少有著在金融機構,如投資基金,銀行的從業經驗。

  金融業是一個非常講究傳統和守舊的行業。

  然而,在短短幾年間,從抗拒、抵製到接納和擁抱,對區塊鏈態度的變遷,某種程度上也說明這場金融革命的力量之大,已經開始撼動金融行業了。

  4.比特幣老矣,尚能飯否?

  Lightning Labs公司首席執行官及聯合創始人,伊麗莎白·斯塔克

  眾所周知,中本聰的比特幣,是整個行業的起點。

  那麽,大家一定很好奇,比特幣在行業內到底是什麽樣的狀況呢?

  首先,在項目類別裡,只有一人與比特幣直接相關。而這個人從事的,還是極具爭議性的“閃電網絡”。有人甚至認為,這個閃電網絡本身就是要將比特幣變成一個中心化的網絡。

  拋開爭議,看數據,技術創新上,也只有這個項目與比特幣相關。

  由此可見,比特幣在技術創新領域,已經不是當前的重心。當中本聰所倡導的POW、區塊鏈等概念已經成為常識的時候,說明這個技術領域已經基本穩定下來。

  因此,極客們紛紛開始了新的征程。從ETH的智能合約,到IPFS的互聯網底層協定的革命,還有頗具想象力的DAPP以太貓,極客們施展著渾身解數,探索區塊鏈技術可能的發展方向。

  但是,正如前文所說,技術並不是推動產業進步的決定性因素。比特幣,在應用領域則是遍地開花。

  比特幣是所有交易所不可忽視的第一品種,佔據加密貨幣總市值近45%的份額,當之無愧的幣王。

  而在互聯網金融、投資、礦機等領域,比特幣也是當之無愧的應用之王。

  雖然技術創新已經對比特幣沒啥興趣,但是在商業應用方面,卻依然是圍繞著比特幣展開的。

  要理解這個現象不難,畢竟,比特幣是目前已經被證明的最安全的,以及最廣為人知的數字貨幣。

  5.CoinBase為什麽能夠佔據15%的榜單席位?

  Coinbase聯合創始人及首席執行官,布萊恩·阿姆斯特朗

  在榜單中,最為搶眼的是CoinBase,作為一家交易所佔據了榜單中的6席,以一己之力拿了15%的份額,不可謂不驚人。

  《財富》的編輯給與Coinbase這麽高的評價,背後的邏輯是什麽呢?

  要理解這個邏輯,必須理解加密貨幣交易所今天所面臨的問題。

  今天的交易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當局的監管。幣安、火幣、OK等等中國交易所,就是因為一紙禁令,導致無法在中國開展經營,而被迫外流。

  實際上,只要是有點體量的國家,都不可能放任加密貨幣交易所長期在監管外野蠻生長。

  一方面,當然是因為財富的體外流動,會讓金融管理當局有失去控制力的恐懼,另一方面,畢竟這些是屬於金融範疇,有動了某些傳統勢力蛋糕的意思。無論是處於管理、風險控制、保護民眾財產還是維護既得利益,總之,對交易所的監管問題,在全世界都是一波三折,問題多多。

  Coinbase是美國排名第一的交易所,美國巨大的市場潛力當然是加分項。而最重要的,是他們最近通過一系列讓人眼花繚亂的收購,取得了合規經營的資質。

  由於這些收購本身是需要經過SEC審核的,所以,可以認為SEC認可的Coinbase資質的合法性。

  有了監管當局認可,意味著可以各種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可以入場交易,對於一家交易所來說,這個利好實在是不要太大。

  有了這個基礎,再加上Coinbase擁有的客戶基礎和流量入口,以及在產業中的完善布局,確實能夠讓Coinbase高看幾眼。

  Coinbase創始人,是這個榜單的第一位。他的理想,絕不僅僅是弄出一家賺錢的交易所,“加密貨幣領域的谷歌”,才是Coinbase正確的打開方式。

  Coinbase很可能成為整個加密貨幣領域的龍頭企業,而她的一舉一動,將左右行業的思路和風向。

  二、國家角度:各國的產業發展情況

  1. 產業分布,美國一騎絕塵

  Square公司Cash應用負責人,布萊恩·格拉薩多尼亞

  如果說業務方面的分類還比較均勻的話,那麽國別的分布就徹底一面倒了。

  從上圖可以看到,40個席位中,有33席出自美國,佔總數的82.5%。從這個數字上,我們可以直觀的看出,美國在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產業中,已經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地位。

  在所有業務類別中,除了礦機這個類別外,美國在所有的類別都佔據了優勢地位。

  如果說在製造業,美國已經失去了統治地位,在互聯網產業,中國、日本、韓國、印度等國還能有機會與之一拚,那麽,今天美國在區塊鏈產業的地位,相對優勢更加明顯,差距拉的更大了。

  但是,如果我們將時間回溯到2017年年初,我們會發現情況完全不是這樣。

  在礦機生產領域,中國當然是佔據壟斷地位。全球礦機廠商的博弈,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國礦機廠家的“三國殺”而已。

  在挖礦領域,中國的礦工們,利用各地無法上網的小水電,特別是便宜的棄水棄電,撐起了巨大的算力。中國在比特幣挖礦領域,一度擁有超過70%以上的算力。業界曾經有人擔心中國礦工會針對比特幣發起51%攻擊。雖然今天看來這些都是無稽之談,但足見中國礦工的影響力之大。

  在交易所領域,OK、雲幣、火幣、比特幣中國等一眾中國交易所,一度控制了全球90%的交易量。

  雖然在技術創新領域,中國依然沒有太多出彩的底層設計,但是,通過資本運作和國際合作,其影響力也滲透到當時最有潛力的項目之中。

  彼時中國的數字貨幣產業,與美國相比,各有千秋,甚至隱隱有超越之勢。

  但是,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過後,中國的幣圈在國際視野中,具備影響力的青年精英,也就只剩下碩果僅存的吳忌寒而已。

  其間轉變變化之大,令人乍舌。

  2.什麽因素導致了區塊鏈產業巨大的國別差異?

  文克勒沃斯資本聯合創始人、總裁、首席執行官,卡梅隆·文克勒沃斯;雙子座(Gemini)公司聯合創始人,泰勒·文克勒沃斯

  這一變化的起因,很大程度上與中國金融管理當局對數字貨幣和區塊鏈產業的態度變化有著巨大的關係。當然,同樣也跟美國自身的條件,和美國對這一產業的態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為什麽這麽說呢?

  在中國產業政策和監管力度發生變化後,除了重資產的礦機領域無法立刻轉移外,產業的其它部分,包括挖礦、交易所、項目研發、網上中介服務等在內的多個領域的公司,紛紛選擇向周邊國家和地區轉移。

  當時轉移的首選目的地是日本。

  選擇日本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市場,二是態度。

  日本是亞洲唯一的發達國家,換句話說,日本是離中國最近的發達國家。對於企業而言,要選擇一個經營地點,首要考慮的是市場規模、法律健全等因素。而日本在這些方面相比較周邊國家,優勢巨大。

  當時的日本金融管理當局,對於數字貨幣產業非常歡迎,對於承接來自中國的交易所和其它產業相關領域的公司,非常的熱情和積極。當時的日本頒布政策,讓企業可以用比特幣來作為注冊資本,不需要直接採用日元。配套的措施還包括,可以用比特幣來購物等。這對於手中有幣,但是缺錢的幣圈企業和團隊而言,是絕大的好消息。

  再加上日本距離中國較近、飲食習慣接近、社會治安較好等因素,一時間,由於中國監管而溢出的人才和公司,紛紛出走日本。

  那麽,承接了這麽多產業資源後,為什麽日本這次只有一個客居東京的“比特幣耶穌”在榜單上呢?其中的關鍵,還是在於監管政策之中。

  雖然日本對待區塊鏈產業的初始態度極好,但是好景不長,蜜月期說過就過。

  日本金融管理當局在監管過程中,發現交易所的經營,跟他們所理解的金融行業的運作,相去甚遠,潛在風險巨大。處於防範風險的考慮,日本開始收緊監管政策。

  收緊的結果就是,到目前為止,所有在日本經營的交易所,無論是本土原生的,還是外來的,全部都處於違規狀態。以至於許多外來的交易所,不得不再次選擇其它國家和地區作為經營地。

  產業監管政策,才是導致榜單席位一面倒的核心原因。

  3.國家級的區塊鏈產業發展邏輯

  Stronghold首席執行官及創始人,塔米·坎普

  我們可以看出,監管政策對於全球總體產業的發展,幾乎沒有影響。雖然有不少國家對數字貨幣和區塊鏈產業采取了打壓和敵視的態度,但是,比特幣的算力、用戶數、區塊鏈底層技術研發,一樣都沒有停止發展。

  但是,監管政策對於產業在各國之間的分布,有著巨大的影響。由於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產業,跟金融業有著密切的聯繫,在本質上就是建築在規則和共識之上的產業,所以,遊戲規則的變化,特別是對於監管態度和政策的變化,有著極高的敏感度。

  所以,就算清朝的規則多麽不合時宜,前蘇聯的計劃經濟有多荒謬,但是,洋務運動照樣可以開展起來,蘇聯一樣可以完成工業化和航天事業,可見工業對於規則並沒有嚴重的依賴。

  但是,一個國家的金融業是否發達,則跟這個國家的規則是否健全,是否平衡有著巨大的關係了。現代的金融中心紐約、倫敦、東京、法蘭克福,沒有哪個不是建立在現代法律體系之上的。

  還有一個例證就在身邊,中國的數字貨幣產業的興起,就是由於2013年五部委發布檔案,宣布:比特幣屬於虛擬商品,公民可以合法持有,開始的。

  規則明確,且給予一定的太空,再配合巨大的市場和工程師紅利,區塊鏈產業自然發展迅猛。

  相對於中國的一刀切和日本的噤若寒蟬,對於產業規則的把握,美國可以稱得上大師級的操作。

  雖然美國看似沒有做出太多迎合產業的舉動,甚至看起來還十分嚴厲。例如,美國政策規定,美國公民不得參與愛西歐等。但是,美國的產業政策,始終保持著一定的寬容度,沒有收死。

  監管政策往往就是一個度的把握,把握到位,產業風險可控,還能發展;把握不到位,要麽風險爆燈,要麽產業困死,無法實現產業的長期發展。

  美國從內在條件上看,擁有世界級的金融產業和世界級的互聯網產業,這無疑是數字貨幣和區塊鏈領域創新的基礎。從前文的業務類型分析中,有另一個數據可以對此有所佐證,在11個由於業務創新而上榜的席位中,只有一席來自加拿大,其余10席均來自美國。而因學術研究而上班的2個席位,全部來自美國。由此可見一斑。

  有了這個基礎,再加上監管到位,不會用力過猛,那麽,美國佔據今天的產業優勢地位,也是在情理之中。

  但是,美國佔據超過80%的席位,已經不是簡單的產業優勢,而是對這個產業的壟斷了。雖然這樣的地位是否能夠延續,能夠延續多久,還尚不可知。雖然這個榜單,由於各種原因,並不能完整反映產業的全部實力。但是,進從一個側面,已經可以看到其未來發展,不可限量。

  三、中國視角VS全球觀點

  一葉知秋,管中窺豹,《財富》的這份區塊鏈精英榜,給了我們一個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今天的產業發展。而更重要的是,這份榜單背後所傳達的資訊,展示了一種不同於中國當下的產業思考和觀察的角度。

  不同的角度,孰優孰劣,今天我們也許很難做出判斷,但是,兼聽則明,對於不同觀點的傾聽和了解,確是讓思路更加清晰和完善的必由之路。

  1. 中國視角

  中國對於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產業,最具特色的角度有三個,即:鏈幣分離、主權優先和產業結合。下面我們來逐一說明。

  金融管理當局的鏈幣分離:無幣區塊鏈

  無幣區塊鏈的提法,頗具中國特色。區塊鏈的誕生是脫胎於比特幣。比特幣作為自己理論的第一個用例,在其中使用了這種,將數據打包成數據塊,然後通過哈希碰撞方法加密,並逐個串聯起來的方法,這個方法被命名為“區塊鏈”。

  區塊鏈技術毫無疑問是比特幣的重大創新和技術基礎之一。隨著以太坊實現了智能合約,可以用幾行代碼發行TOKEN。

  這個功能已出現,很快就產生了以此為基礎的I-C-O。這是一種幾乎無成本的募資手段,一時間空氣幣、傳銷幣、龐氏騙局遍地開花。這些都對中國的金融管理當局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中國的金融管理當局,為了控制金融風險,同時不影響產業創新發展,最終催生出這個將數字貨幣強行分割為區塊鏈和幣的觀點。

  這個觀點本質上是妥協的結果,也就是既要滿足國家打造新的產業增長點的需要,又要規避金融風險,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監管手法。

  資訊化角度的主權優先:主權區塊鏈

  主權區塊鏈,強調了區塊鏈的中國立場,要求區塊鏈可以被主權國家所控制。這個論點有兩個邏輯為其提供支持。、

  第一個邏輯是現實的邏輯。中國的互聯網產業的發展過程,就是一個主權化的發展過程。回顧中國的互聯網產業,今天的BAT格局,實際上就是將谷歌、油管、推特、臉書、亞馬遜等攔在國門之外造成的。

  將互聯網重新打造成主權互聯網,形成防火牆,既可以防範外部風險,又能夠保護國內市場,一舉兩得。

  這個邏輯,在經濟理論上就是落後產業保護論,即通過保護國內市場,讓民族工業有生存和發展的太空。

  這一邏輯在互聯網產業的完美實施,使得中國有了強烈的理論自信,從而在區塊鏈產業提出相類似的觀點和做法。

  而這一次,中國並沒有站在落後產業市場保護的角度來闡述這一問題,而是強調了國家主權對於其下轄產業的管理職權。

  這就涉及到第二個邏輯,也就是國家命脈必須由政權所控制。對於這一點的論證,已經有不少專著。今天我們所關心的是這個觀點對區塊鏈產業的影響。

  這個觀點,實際上是將區塊鏈的去中心化進行了全新的定義。在這個理論體系中,區塊鏈所說的去中心化並不準確,實際上應該是多中心化。而只要中心達到一定數量,那麽就既能得到區塊鏈創新的好處,又能夠在危險降臨的時候,對其加以控制和施加影響。

  這又是一個一箭雙雕設計,從其要達到的目的而言,是非常巧妙的設計。

  脫虛向實的產業結合:區塊鏈+

  那麽,一條無幣的,多中心化的區塊鏈,其發展的前景和應用的場景是什麽呢?

  沒有了數字貨幣的區塊鏈,顯然無法提供金融方面的功能。而中國方面給出的答案業非常直接,就是要求區塊鏈從金融領域走出來,走向更廣闊的天地——實體經濟。

  當然,邏輯上,金融業還是需要區塊鏈的。中國在銀行間票據業務等方面,已經開始進行了很多嘗試。但是,決策層和監管當局,更希望看到區塊鏈與實體產業的結合。

  於是,區塊鏈+政務,區塊鏈+健康,區塊鏈+教育,區塊鏈+溯源等等解決方案,層出不窮。

  中國提出的區塊鏈+,一方面是因為互聯網+的思路,效果不錯。另一方面,則是中國製造2025乃是中國的發展大計,區塊鏈技術當然也要為這個服務。

  由此可見,中國對於區塊鏈的態度是要將其數字貨幣的屬性去除,然後變成與互聯網一樣的萬能工具,然後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

  也許是被金融風險嚇怕了,也許是實體經濟太需要創新的支持了,總之,中國對於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產業,持有這樣的觀點。

  2.國際視角:《財富》的全球觀點

  從《財富》的區塊鏈40人青年精英榜單來觀察,我們似乎看到了一個不太一樣的區塊鏈。

  除了少數底層公鏈和工具類產品(如社交工具、門戶)外,絕大部分入選的精英們,他們所從事的業務,都與金融息息相關。

  這不難理解,因為《財富》雜誌對於區塊鏈這個產業本身,就將其與數字貨幣看作一體,甚至,數字貨幣才是產業的主角。

  在整個產業的應用方向上,《財富》的編輯們顯然認為,這是一場金融革命,他們要挑戰的,正是以華爾街為代表的傳統金融產業。

  這些看法,很簡單,很直接,並沒有太多精巧的設計和切割。

  事實上,不管是目前佔據優勢的美國,還是加拿大,歐洲,日韓等國,這些國家對於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產業,雖然做法大相徑庭,但是看法上,大抵都持有類似觀點。

  由於持有這樣的觀點,所以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這份榜單,還是監管的操作實踐,都非常強調其金融業屬性。

  從上榜的名錄中,也包括區塊鏈企業服務,以及具有更加強大智能合約能力的公鏈來看,這份榜單並非完全看不到區塊鏈在未來更廣闊的應用前景。但是,就目前來說,作為一個金融工具來發展和應用,顯然更加符合邏輯。

  這就好像,我們情急之下,當然可以拿一張美元來記個電話號碼什麽的。但是如果由此繼續延申下去,強調美元每一張都不一樣,能夠防偽,水泡也不容易爛等等特徵,進而宣稱美元才是最佳的記事本,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說到底,美元最佳的用途,顯然是作為現金來使用。

  總結

  不管是中國的“主權無幣區塊鏈產業論”,還是美國為代表的國際上的“金融科技創新論”,都表達了對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產業的關注。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應出區塊鏈和數字貨幣技術,對當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巨大影響。

  今天中國區塊鏈產業呈現嚴重的割裂狀態,一方面是民間力量期望通過炒幣一夜暴富,催生大量的空氣幣、傳銷幣,另一方面是國家政策希望控制金融風險,發展無幣區塊鏈。

  反觀國際的情況,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大力推動數字貨幣的金融科技創新,通過完善監管來推動金融業的進步,並期望以此帶動商業和經濟的全面提升。

  不同的看法,帶來不同的行動,而不同的行動,則會有不同的結果。

  過分強調數字貨幣的風險,做法上一刀切,用力過猛,只會讓創新枯竭,產業萎縮,日本的例子就在眼前,不可不察。

  正如《財富》在榜單的解讀中,這樣說到:

  在今年……《財富》雜誌又補做了一份榜單,表彰一批在金融和科技界的前沿領域中最出彩的青年超級明星,他們正在給商業帶來變革。

  ……

  由於40歲的年齡限制,再加上我們對出生截止日的規定也有些主觀(在2018年7月14日之前不滿 40歲),這份榜單不可能涵蓋所有做出傑出貢獻的人。我們只是列出40位我們預期會在這個依舊處於新生階段的行業中蒸蒸日上的從業者。

  區塊鏈作為新生階段的行業,一份榜單不可能涵蓋所有有傑出貢獻的人,當然也不可能對整個產業有非常精準的描述。

  但是,通過這樣一個角度,讓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觀察和理解區塊鏈,以及她帶來的這場革命,思考在這場革命中,不同國家所作出的選擇,以及選擇帶來的結果,確是非常難得和極有意義的。

  本文來源: 幣哥江湖

責任編輯:吳化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