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Zoom發出“逐客令”,徹底離開中國只是時間問題

山雨欲來風滿樓。

8月4日,在疫情期間高速增長的視頻會議服務商Zoom向中國客戶發出通知:由於“商業模式的轉變”,8月23日,Zoom將關閉面向中國用戶的直接銷售和升級渠道,轉由第三方公司提供其服務,即采取OEM模式繼續服務。

Zoom的退出很突然,卻不是沒有前兆:5月1日起,中國大陸區個人免費用戶無法發起會議,只有付費企業账戶或升級到付費版的個人账戶才能發起會議;5月18日中國區停止個人用戶注冊服務。作為一家主戰場在中美兩地的會議軟體,Zoom近幾個月經歷了艱難的抉擇,最終選擇了美國市場,此前Zoom宣布將擴招美國研發團隊,稀釋“中國血統”,迎合美國市場,本次宣布不再提供直接服務,則是正式“站隊”。

相對於消費端產品而言,企業級服務第一要求是穩定安全,Zoom突然離去,對中國商業影響是十分巨大的,雖然Zoom保證將繼續通過第三方公司為中國用戶提供服務,然而,在貿易形勢充滿不確定性的大環境下,這樣的服務形式品質難以保證不說,承諾兌現難度也在指數級增長。

尚未使用Zoom的企業應該不會再考慮Zoom,已經使用Zoom的公司則要做最壞的準備。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在華為中興等硬科技巨頭後,美國盯上了中國互聯網應用,從TikTok在美國的厄運就能看出,原先的遊戲規則都已無效,在未來的幾個月內,互聯網行業面臨的類似衝突只會愈演愈烈。美國政府罔顧事實的專橫風格,會嚴重打擊在美展開業務的華人以及相關互聯網企業。

Zoom是美國公司,2011年在特拉華州注冊成立,公司創始人袁征(Eric Yuan)已從中國移民至美國,其軟體開發曾一定程度依賴中國工程師,在蘇州、杭州的研發中心一共有500餘人。

自今年年初開始Zoom就不斷受到美國政府的隱私調查,甚至被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誤認為是“中國實體”。NASA、FBI等美國政府機關和谷歌、特斯拉等互聯網企業已明令禁止員工在設備上安裝Zoom,這與TikTok被封殺的理由出奇一致。美國對Zoom的忌憚,讓Zoom不得不主動“跪了”,基於此其“在華後續服務”將充滿不確定性。

7月就有Zoom用戶在微博表示,位於國內的三個數據站無法參與國際會議,雖然Zoom給出了解決辦法,但技術層面由於Host限制,未來Zoom全球會議體驗會進一步受限,這對業務部署在全球的中國企業而言,是一個不小的阻礙,而全球化的視頻會議體系曾是Zoom的吸引力之一。

Zoom已明確將停止直接向中國大陸客戶出售新產品或升級已有產品,原因在於持續升級將違反美國法律。基於此,中國用戶不能使用最新的功能與服務,這存在安全隱患,而安全是企業級服務的第一紅線。今年3月份,Zoom爆發了一系列安全問題,股價一度重挫16%,讓用戶對Zoom宣揚的“安全、可靠”充滿疑慮,而安全隱患的封堵只能通過持續升級實現,Zoom的大陸代理商或許可以變相升級,但很難第一時間100%同步。

Zoom在中國區的指定代理商會暢近期對服務價格也進行了大幅調整,面向企業的收費價格加了十倍,對中小企業而言,這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加價與Zoom整體策略調整導致中國區運維成本大幅上漲有一定關係,但從結果來看,中國用戶受到了不公平的價格歧視。

巨頭環伺視頻會議市場

疫情期間,雲辦公需求爆發式增長,成立於1979年全球最具權威的IT研究與顧問谘詢公司Gartner認為,會議解決方案是統一通信和協作(UCC)計劃的關鍵要素,會議解決方案市場包括協作整合、交付模式、企業整合、可擴展性、用戶體驗等維度,龐大的蛋糕迎來群狼環伺,今年5月份,矽谷互聯網企業加碼視頻會議領域,谷歌將Meet內置進Gmail,並將高級服務免費拓展至全部用戶;Facebook公布在視頻會議領域的一系列計劃,Facebook Messenger與Whatsapp的多人視頻通話功能是其發展重點。

巨頭環伺,讓Zoom的發展空間受到一定限制。如今標普指數在經歷短暫下跌之後,已逐步回升到疫情前水準,但Zoom的股價在5月後就一直原地打轉,安全問題和美國調查令讓Zoom的投資者變得更加謹慎。

在宣布停止中國個人用戶注冊服務之後,Zoom在中國的市場已快速被國產軟體分食,從百度廣告後台數據統計可以看到,釘釘、企業微信、飛書等國內辦公軟體在5月後增加了關於Zoom的行銷詞推廣量,瓜分其用戶。

其中在行業一直很低調的本土頭部玩家全時雲會議,就在第一時間推出了針對Zoom中國用戶的免費遷移服務和技術支持服務。

全時雲會議是全球第四家具備關鍵會議技術和自主開發平台的網絡會議軟體,其在通告中稱已專注雲會議服務14年,為超過350家世界500強企業提供高品質音視頻和遠程協作服務。官方顯示,全時雲會議客戶包括順豐、融創、國藥集團、萬達等巨頭。

在全時外,華為、釘釘、騰訊會議、百度如流等平台均提供基礎視頻會議服務,相對而言,全時雲會議則是對標Zoom的專業級雲視頻會議服務商。總而言之,在Zoom退出中國後,Zoom中國用戶依然有很多替換選擇,Zoom不是不可替代。正是因為此,中國本土視頻會議巨頭正在抓住窗口期跑馬圈地。

誰將瓜分Zoom中國的蛋糕?

Zoom、TikTok這樣的事件或許會更加頻繁地發生,不只是視頻會議服務,過度依賴海外互聯網服務的中國企業都要盡快在國內尋找替代品,避免數據與業務被影響。

互聯網的核心價值是“互聯”,筆者當然不希望中美互聯網行業斷絕關係,不過, Zoom的退出,確實會讓中國用戶更理性地對比中美互聯網產品的優劣,比如曾經因為谷歌中國主動退出而痛罵百度多年的用戶,可能就會重新審視百度這家公司的價值。

谷歌退出中國後,百度、搜狗、搜搜、360搜索等本土搜索引擎瓜分其市場,百度多年一直躋身市場老大的位置。Zoom退出後,中國本土視頻雲巨頭同樣會崛起,中國企業與個人的視頻會議終究會回到中國應用上。

既然美國擔心一家可能具有“中國血統”的Zoom會侵犯美國利益,中國自然不可能不重視自主軟體。在新基建戰略下,國內視頻會議軟體發展勢頭良好,華為雲會議、全時雲會議等視頻軟體均在疫情期間向企業提供了可靠的視頻會議服務,它們具有媲美Zoom的技術與產品實力,更理解本土市場用戶需求,在本土部署數據中心與專業人員,一樣可以提供優質、穩定和安全的服務。

以全時雲會議為例,其基於智能網絡探測技術和分布式架構,可用度達到 99.99%,單個環境支持100 000+用戶,單場會議支持5000+用戶,高並發、大容量與高可用均不輸Zoom,且支持高品質音頻與視頻,同時部署靈活、功能豐富、易於整合。

在技術層面具備較強競爭力的同時,全時雲會議基於海外30+Pop節點提供全球化服務、與釘釘等辦公平台充分整合、面向場景匹配不同功能、可快速與視頻會議硬體打通,可提供混合雲部署方案提供更高級別的安全保障,這些構成了較強的差異化能力。

科技行業自主替換,支撐以內循環為主、雙循環為輔的新經濟結構是不可避免的趨勢。芯片到手機到螢幕到北斗等基礎設施,深度學習平台、數據庫、作業系統等軟體系統,短視頻、視頻會議、社交與瀏覽器等應用,自主研發的國產科技產品全面崛起勢不可擋。

在技術上迎頭趕上的中國互聯網企業正在迎來一個收割市場的機會。借助於AI、IoT等技術和5G等強勢技術,更接地氣的創新模式,更加多元化的應用場景,以及世界最大規模的互聯網市場,中國互聯網企業在很多領域已具備彎道超車的潛力,它們正在用實力爭取中國本土用戶。

要把握住歷史大潮,離不開核心技術的投入與積累。華為不懼美國封鎖,則是因為多年前基於方舟實驗室等研發機構網絡頂尖人才,耗費巨資研發5G、海思芯片等底層技術,基於此形成較強的自主能力,大部分實現了自給自足。全時雲會議在疫情中付費用戶數量增長7倍、業務量增長十幾倍,就是一種厚積薄發,比其他雲視頻服務商早入局近十年的它,剔除非核心業務抵製誘惑專注細分市場,才抓住機會成功地證明了自己。

“自主研發”只有四個字,但說來容易做起來難,唯有以用戶為綱、投入海量資源、不斷創新突破,才能克服艱難險阻,日積月累、滴水穿石,華為與全時們正在國人面前證明自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