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東漢為何把揚州治所放在小城安徽和縣?

如果把浙江、福建、江西、上海、安徽大部、蘇南合並為一個省級區劃,把“省會”放在今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你會不會覺得這個玩笑開得有點大?這真不是開玩笑,和縣真的當過“江東省(以上地區)”的“省會”,時間是在東漢。

揚州(省級)臨江傍海,土地肥沃,資源富饒。揚州面積非常大,名城很多,僅郡治就有吳郡(江蘇蘇州)、會稽郡(浙江紹興)、豫章郡(江西南昌)、丹陽郡(安徽宣城),更不用說非郡治的名城了。那麽,東漢為何把揚州的“省會”放在小城歷陽(和縣)?

歷陽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歷陽位於長江西岸,所隸屬的九江郡,在秦漢時被稱為江西(長江以西)。歷陽位於淮河與長江之間,自古就是中原與江東之間的戰略要塞。當時的長江西岸還有很多縣治,但沒有哪個縣治比歷陽更靠近長江。尤為重要的是,歷陽的長江對岸,有一座著名的磯石——牛渚。

古代有個傳說,說這裡有個洞,洞裡隔三差五就會爬出一頭金牛,發了財的幸運兒就抱著金牛笑哈哈,故名。你說會牛渚磯名氣不是很大,沒錯。不過,牛渚磯還有一個名字,相信你一定聽說過——采石磯。歷陽隔著長江直對采石磯,特殊的地理條件,也就決定了歷陽特殊的歷史地位。

西漢初年七國之亂,對朝廷威脅最大的就是佔據揚州之地的吳國。殷鑒不遠,東漢自然知道其中厲害。江東的物產是朝廷不可缺少的,但又要防備江東再出吳王劉濞這樣的挑剔人物。怎麽辦?把揚州治所放在江西(長江西岸)是較為穩妥的辦法。

如果把揚州治所在放在江東,隔著浩蕩長江,揚州要和朝廷對著乾,朝廷也鞭長莫及。治所放在江西,江東郡縣要來治所辦事,必須過江。

這一招,把江東反叛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點。而且治所在江西,與東漢國都洛陽隻隔著一條不太寬的淮河。朝廷有什麽事情,能以最快的速度送抵歷陽。就揚州而言,江東地區像是劍身,而江西的歷陽像是劍柄。朝廷把劍柄操在手中,劍身再鋒利無比,也傷不到握劍的人。

漢明帝永平年間(58—75年),有個叫范容的強盜頭子,就盤踞在歷陽。范容據歷陽,等於割斷了中原與江東的聯繫,為禍甚大。東漢王朝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消滅范容,確保中原與江東的聯繫暢通。否則江東要因為范容的阻隔而脫離東漢控制,東漢的天下,就要塌掉一半。

東漢中期以後,揚州的治所遷到了揚州最北部的壽春(安徽省淮南市壽縣)。不過,歷陽在揚州的版圖上,依然有劍柄一樣的戰略作用。從江東到中原,從中原到江東,歷陽都是重要的戰略跳板。

江東小霸王孫策之所以能從淮南轉戰江東,並開創吳國基業,跳板也是在歷陽。孫策父親孫堅的舊人朱治,勸孫策取江東以為根本之地。孫策要去江東,必須從歷陽渡江過去。孫策一路上招兵買馬,到歷陽時,孫策的軍隊已到五六千人。可以說,東吳立國江東八十多年,第一步是在歷陽走出來的。清初地理學家顧祖禹就說:孫策先佔歷陽,然後過江掠地,這才有了吳國。

吳國定都建業(江蘇南京),歷陽就是南京的江西門戶。守不住歷陽,吳國的帝王將相們就要考慮到哪去討飯了。東晉依然定都於南京,歷陽的地位沒有改變。東晉初年爆發了著名的蘇峻之亂,震驚東晉朝野。蘇峻是在哪起兵的呢?正是歷陽,此時他出任歷陽內史(相當於太守)。即使是荊州作亂,距離南京還有千里之遙,東晉還有應對的時間與空間。可歷陽過江不遠就是南京,東晉小朝廷連反應的時間都沒被,蘇峻亂兵就殺進了南京。

蘇峻野心非常大,朝中重臣庾亮就認為像蘇峻這樣的人,豈能讓他守歷陽這樣的重鎮?下詔將其調離。但反對者則說:歷陽有風吹草動,南京城是受不了的。結果引出一場大禍。

歷陽相當於南京的大門,如果半夜有人“咣咣”砸門,誰不害怕呢?東晉鹹康元年(公元335年),後趙皇帝石虎在長江北岸巡遊,向東晉示威。有十幾個趙國騎兵漫無目的的來到歷陽,本來就是閑遊。沒想到東晉的歷陽太守袁耽給朝廷上表說明此事,把朝野嚇個半死。東晉四處調兵,聲勢浩大,結果才發現趙兵只有十幾個人,大家都覺臉上無光,悄悄撤軍。這事要傳出去,丟人就丟大了。

南朝宋、齊、梁、陳皆定都於南京,都極端重視歷陽的門戶作用。南朝後期,北齊佔領歷陽,對陳朝國都構成了致命的威脅。明朝又在南京建都,就有人言:姑孰(安徽當塗)是南京的門戶,歷陽又是姑孰的門戶。自古以來,未聞歷陽在敵手,南京可高枕無憂的。更多歷史地理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圖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