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董卿用眼淚致敬的一個家族故事,你想象不到…

堅持一個信念,犧牲兩條生命,奉獻三代青春。

01

央視節目《朗讀者》第二季開播,

第一期便來了一位特殊嘉賓。

她是一名普通農民,

沒有光鮮的外表,

沒有傳奇的人生,

甚至名字都沒人聽過,

但她和她家人的故事,

卻讓董卿數次淚灑現場,

無數觀眾為之動容,

深深感動千萬中國人。

她叫徐卓

是名普通的丹頂鶴飼養員,

故事,要從她爺爺開始說起

......

徐卓的爺爺徐鐵林是名漁民,

本分的生活在黑龍江扎龍濕地,

一次打漁時,

遇到一隻受傷的丹頂鶴,

便把它救回家悉心照顧,

小鶴康復後,

每天盤桓在徐家上空,

不停高鳴來表達感恩。

起初,徐鐵林還不以為意,

但屋頂丹頂鶴越聚越多,

徐鐵林便對這群大鳥產生了好感,

每次外出,他都會帶很多食物,

投喂給濕地裡的丹頂鶴,

也漸漸和它們產生了感情。

1979年,

國家建立扎龍濕地保護區,

徐鐵林把自己家騰出來辦公,

還幫助工作人員聯繫住房,

保護區建成後,

他便留下來做了訓鶴員,

妻子也做起了養鶴訓鶴工作。

從那後,徐鐵林夫婦改了行,

而這一改,就是一輩子,

在保護區的幾十年間,

他摸清了區裡每一個鶴巢,

熟識了濕地每一隻丹頂鶴,

還發明“半野化”孵養方式,

使濕地丹頂鶴數量不斷增長。

丹頂鶴瀕危時,

有日本收購者來這裡,

想用一輛小轎車換兩枚鶴卵,

正直的徐鐵林義當即拒絕,

收購者憤怒的離去,

徐鐵林也被嘲笑缺心眼,

而只有他自己心裡明白,

給多少錢都不能賣一枚鶴卵。

徐鐵林夫婦是中國第一代養鶴人,

奉獻自己的青春與家庭,

將一隻隻丹頂鶴送上天空,

不為目的,不求回報,

開創了中國環保事業的先河。

02

徐鐵林夫妻所做的一切,

都被女兒徐秀娟看在眼裡,

受父母守鶴精神的熏陶,

她也對丹頂鶴產生感情,

甚至比父母還濃厚。

徐秀娟是家裡老大,

被親切的稱為娟子,

17歲時,高中停辦,

娟子來到保護區當臨時工,

因從小接觸加上父母熏陶,

娟子也愛鶴,很願意和鶴親近。

來到保護區後,

她工作熱情很高,

配食、護理,樣樣乾得出色,

飼養的幼鶴成活率達到100%,

還馴化小鶴表演給長官人觀賞,

人們都她為“中國第一位馴鶴姑娘”。

1984年,

娟子來到東北林大進修,

每天除了吃飯睡覺,

全部都在學習鳥類知識,

用2年時間就完成了所有課程。

1986年受到江蘇鹽城邀請,

希望協助建立珍禽保護區,

徐秀娟當即離開家鄉南下,

跟她一起出發的,

還有濕地的3顆丹頂鶴卵。

從黑龍江扎龍濕地到江蘇鹽城,

2500公里的路程,

娟子用自己的體溫保護著鶴卵,

輾轉奔波3天3夜,

終於在到達鹽城後不久,

3隻丹頂鶴破殼而出,

為鹽城帶去珍貴的生物資源,

也創造了低緯度孵化丹頂鶴的奇跡。

(徐秀娟在鹽城孵化的3隻小丹頂鶴)

來到鹽城後,

幫助建成馴養場,

研究越冬地人工育雛技術,

同時帶來科學的繁養技術,

為鹽城保護區做出了巨大貢獻,

她的論文《越冬地丹頂鶴的飼養》,

也在鶴類保護會議上獲得一致好評。

正當娟子為事業奉獻青春時,

上天卻沒眷顧這位善良的女孩。

1987年9月15日,

為兩隻丹頂鶴洗澡時,

其中一隻“黎明”突然飛走,

娟子拖著帶病的身子去尋找,

直到深夜,才將“黎明”找回。

而在尋找過程中,

另一隻“牧仁”也飛跑了,

翌日,徐秀娟又去尋找,

當聽到“牧仁”隔河在鳴叫,

她立刻跳下河就向對岸遊去,

到河心,疾病、疲憊的徐秀娟,

因體力不支,被冰冷河水纏身,

獻出了年僅23歲的生命。

遺體打撈那天,

在場的人無不悲傷痛哭,

“黎明”和“牧仁”在天空哀鳴,

甚至落下來啄她的衣服,

而在扎龍老家,

娟子馴養過的丹頂鶴“賴毛子”,

也每天茶飯不思,

朝著南方悲鳴,

最後鬱鬱而終。

徐鐵林得知女兒犧牲時,

突然昏厥倒地,

原以為女兒如丹頂鶴一樣,

會在每年夏天時遷徙回家,

如今卻天各一方,咫尺天涯。

徐秀娟不是軍人,卻成了烈士,

是中國第一位環保烈士。

1987年9月23日,

保護區舉行徐秀娟追悼會,

近千人趕來為她送行,

那天,竟出現日全食,

連太陽都為她收起光輝,

而那兩只被找回的幼鶴,

再也沒有貪玩飛出去過。

後來的清明,

一群丹頂鶴將橫空北上時,

在她墓前久久盤旋,不願離去

......

鶴南飛,魂歸故裡

人仍在,護一方土地!

徐秀娟的奉獻,

是父母願望的繼承,

更是自己信念的升華。

因執著,

上帝讓她青春永駐,

因善良,

上帝讓她永遠23歲,

年華雖易逝,芳華仍永存。

03

大女兒徐秀娟犧牲了,

但徐家人和丹頂鶴的故事,

還遠遠沒有結束。

1997年,

徐秀娟弟弟徐建峰退伍,

為繼續家人事業,

他放棄國企工作,

再次回到扎龍濕地。

受父母和姐姐影響,

徐建峰工作更加認真負責,

有次進行丹頂鶴放飛表演,

不小心摔壞了腳,

但他仍忍著劇痛完成任務。

同時開展丹頂鶴散養研究,

在他帶領下,自2008年來,

丹頂鶴繁育率創建區最高,

育雛成活率也達90%以上。

在疫病防控高危期,

徐建峰連續工作7天7夜,

在丹頂鶴繁殖季節,

徐建峰徒步穿行保護區核心,

從業18年,徐建峰兢兢業業,

從訓鶴員,成長為保護區帶頭人,

而這一切的一切,

都離不開父母和姐姐,

遺傳給他的堅定信念。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在徐建峰為事業鞠躬盡瘁時,

意外再次降臨這個善良的家庭。

2014年4月18號,

徐建峰進入濕地,

救回了一隻鶴雛和一枚鶴卵,

次日,徐建峰來到繁育中心,

確保鶴雛和鶴卵安然無恙後,

在返回途中,由於連日疲勞,

駕駛摩托車失控,翻入水溝,

不幸身亡。

生前,他常常,

出神地看自己的工作證,

後來人們整理遺物時發現,

他在工作證背後,

藏了一張姐姐徐秀娟的照片。

原來,

這個沉默寡言的漢子,

默默繼承著姐姐的事業,

用生命與姐姐遙相唱和。

蘆葦蕩還是那片蘆葦蕩,

徐建峰救的丹頂鶴和鶴卵,

也已孵化成長,翱翔天空,

小鶴們永遠不會知道,

它們的救命恩人已遠去,

成為了濕地的永世守護神。

女兒消逝的痛苦未解,

兒子又突然撒手離去,

年邁的徐鐵林和老伴,

再次遭受精神打擊,

他們每天站在村口眺望,

期盼“娟子”和“峰兒”,

跟隨著遷徙的丹頂鶴,

從南方飛回家鄉。

可是一年一年過去了,

丹頂鶴一年一年飛回來,

“娟子”和“峰兒”,

卻再也沒有回來

......

《中庸》裡說:

“唯天下之至誠,為能盡其性;

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

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

徐秀娟和徐建峰姐弟倆,

用他們的赤誠之心,

感化著每一隻丹頂鶴,

將這群有靈性的大鳥,

與自己的靈魂融為一體。

鶴鳴於野,聲聞八荒,

烈士嘉范,四海傳揚。

04

一家兩代人,歷經半世紀,

他們努力著,奉獻著,

用青春與生命,

譜寫著濕地裡的壯歌。

而徐家人與丹頂鶴的故事,

仍沒有完結......

徐建峰犧牲那年,

女兒徐卓正上大學,

她向學校提出申請,

轉到姑姑曾就讀的林大,

跨專業學習野生動物保護。

學校曾想送她保研,

她卻主動選擇了放棄,

毅然回到扎龍濕地,

做了第三代守鶴人。

徐卓說:

我一定要回來的,

這是我家人奮鬥過的地方,

我要把他們沒做完的做完。

像祖輩父輩人一樣,

徐卓穿梭在高高的蘆葦蕩裡,

筆電上整齊記錄著丹頂鶴

飼養、繁育、救治等工作,

還代表保護區參加學術交流,

用知識延續著家族的堅守。

來到《朗讀者》,

董卿疑問爺爺怎麽捨得,

孫女要繼續這份事業,

徐卓說:

因為他們一家人都明白:

守護丹頂鶴這份事業,

早已深深融入徐家骨血,

這份骨血爺爺奶奶有,

姑姑有,

父母有,

自己當然也有。

徐卓朗讀了《白色大鳥的故鄉》,

用誠懇的語言和真摯的情感,

描述了丹頂鶴的優雅與靈性,

傾訴了徐家守鶴人的堅守與信念,

文未讀到一半,

觀眾已被淚水浸濕了眼眶,

而主持人董卿,

早被徐家人的故事,

感動的潸然淚下。

這是一家人,

與一群鶴的生死相守,

是一個跨越五十年的

愛的奉獻與生命之歌。

徐鐵林說:

我願意為我國鶴類事業再出一點力。

徐秀娟說:

我願意為自己熱愛的事業,

付出一切,哪怕是生命。

徐建峰說:

自己決定的事情一定會做好。

徐卓說:

我會將故事續寫,

這樣我們仍然相守。

一個人一生做一件事,是認真,是堅定;

而幾代人隻做一件事,是傳承,是信念。

徐家三代人守鶴近百年,

他們沉默執著,他們前赴後繼,

他們生如夏花般絢爛,他們死如秋葉般靜美。

他們用青春與生命向我們詮釋著:

這世間比金錢功利重要百倍的,

是對善良和信仰的堅守,與傳承。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