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六首經典禪詩,六種人生感悟,為你開解人生

一、眾星羅列

寒山

眾星羅列夜明深,岩點孤燈月未沉。

圓滿光華不磨瑩,掛在青天是我心。

《眾星羅列夜明深》是唐代詩僧寒山創作的七言無題詩。此詩以景寄情,情景交融,以含蓄的筆觸描繪了月夜星空的美景,境界幽遠深沉,令人回味無窮。 首句以星星,二句又以孤燈,反覆對明月的瑩澈加以渲染和襯托,三句又再以“圓滿光華不磨瑩”加以形容,最後以月比作自己的心。

二、北朝周

釋亡名

誰忍心中愛,分為別後思。

幾時相握手,嗚咽不能辭。

雖言萬裡隔,猶有望還時,

如何九泉一下,更無相見時!

這是作者寫的“五苦詩”的第五首。佛教所言“五苦”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離苦。作者從佛教的角度分別評說這五苦。愛離,與所愛生離死別之謂也。作者詩中狀人間愛離之苦,意在勸誡人們拋卻愛離,以修佛道,免受其苦也。

三、莫漫求真佛

[唐]王梵志

莫漫求真佛,真佛不可見。

妙性及靈台,何曾受熏煉。

心是無事心,面是娘生面。

劫石可動搖,個中無改變。

這首詩說的是禪宗的宗旨。漫求:隨便追求。熏煉:熏陶和鍛煉,這裡指佛教所說的“修行”。詩中的“真佛”即指學佛者的本心。禪宗主張只要內求諸心,便可悟道成佛。

四、君不見

[唐]拾得

君不見,三界之中紛擾擾,只為無明不了絕。一念不生心澄然,無去無來不生滅。

作者以明白淺近之語,闡說高深的佛理,使人讀之欣然。詩人們只有通過參禪學佛,拭掉心頭之塵,才能擺脫物欲的煎熬,入於迥出塵世的清涼世界,最終達於涅槃,證入無為。

五、詠懷

王績

故鄉行雲是,虛室坐間同。

日落西山暮,方知天下空。

王績為初唐時期的隱居詩人,其思想較早地接受了大乘禪學。世事儘管動蕩不安,而詩人不管身處何地,都能獲得一種虛靜的心情。隨著他自己行雲般的飄蕩,哪一處都可看作是自己的故鄉。日落西山夜幕即將降臨,人們將了悟一切皆虛空。

六、殺詩

龐蘊

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為。

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

作者巧為設喻,把修行的禪室比作選佛場,指出達到了心空才為合格,才為及第,才可回歸。從四面八方來到這裡聚會,一個一個共學清靜無為。 此處就是選佛場,達到了心空就可及第回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