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個省原來富得流油,現在的廣東都比不了!後來被康熙帝拆分了!

江南省的前身是大明朝的“南直隸”。

這還得從大明朝的太祖爺朱元璋說起,老朱是個地道的安徽人,推翻蒙元統治後,在應天府(南京)稱帝,建立了嶄新的明王朝。

·

大男人,最應當做的是什麽事?衣錦還鄉啊!

朱元璋想把國都定在自己的老家“安徽鳳陽”,沒讀過幾天書的老朱,硬是給了滿腹經綸的文武百官,看成了一大堆理由:什麽“南京距中原太遠,於治理北方不利;鳳陽這地兒,正好就處在明王朝疆域正中心,不偏不倚;且鳳陽還有長江、淮河作為天險防衛,運送糧食也方便”等等。

滿朝文武,個個猴精一樣,誰還不明白皇帝的小心思。

但搬出奢華的應天府,去偏遠的鳳陽重建都城,這可不是動一下嘴皮子就可以完事的,是個浩大的工程。如果沒有絕對必要,自然是保持現狀最好。

·

於是乎 ,德高望重的劉伯溫,開腔了:“鳳陽雖帝鄉,非建都地。”並贏得了群臣附和。

為了給皇帝朱元璋一個台階下,群臣商議,最終得出了一個兩全之策:將安徽與江蘇合二為一組建一個全國最大最強的省“南直隸”。並且南直隸,設鳳陽府,給予了鳳陽首府地位,與京師(南京)幾乎平起平坐。但保全南京的帝都身份,不做改變。朱元璋見都到這份上了,大家的心思,其實他也懂,就不勉強了,就坡下驢,支持成立南直隸,但也打消了遷都鳳陽老家的念頭。

秦漢之前是分封製,各路諸侯為天子守疆,劃界,怎麽個劃法,講究的並不多。

秦漢之後,一直到元朝,劃分地方行政區域,主要是依“山河形便、風土人情”原則。

·

到了元朝,蒙古人確實橫掃世界,打架超厲害。但他們的日子過得太糙了,還處在農奴社會。

落後就落後吧,還老是強迫漢人學他們去放羊,這是封建文明已經高度發達上千年的漢人所不能忍的。所以,整個蒙元朝,前後近一百年時間,各地起義就沒停歇過,這讓元朝統治者很頭疼。

後來想出一高招,就是“行省製”。

你不是依“山河形便、風土人情”劃分嗎?我就偏反著來!

·

五嶺地區被縱向分開,江西和廣東合為江西行省,湘鄂桂並入湖廣行省,治所分別設於南昌、武昌,形成以北製南的局面。這樣,五嶺地區本可以憑借山河之險,與北方朝廷割據的便利條件,也因為如此的行政劃分而消磨殆盡。

再比如說,秦嶺以南的漢中地區,劃到陝西行省,這使四川盆地北門戶大開。如果四川有人想依盆地之險,割據稱雄。那麽他不只是要拿下四川,還要拿下陝西行省控制的漢中地區。這樣一來,想要割據稱雄的難度系數,就大大增高了。

·

這是個高招,有利於中央集權!了不得啊!

但很顯然 ,大明朝搞南直隸這一套,是沒學到這個精華!(啥叫沒學到精華!關鍵是,老朱也沒想到,他死後北方的兒子造反,把首都遷北方去了!)

·

燕王朱棣篡位成功,也將首都遷到了北平(北京),但迫於攸攸之口,仍保留了南直隸。且整個大明朝,一直保留著南京的國都地位,保是實際行政中心在北京,南京更多的只是個象徵意義。

ps:北直隸相當於今天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分、河南、山東小部分;南直隸相當於今天的江蘇、安徽和上海。

但到了大清朝,可就不這麽講究了。咱愛新覺羅家,沒必要關心你老朱家的事,一切以利益為先。王朝建立之初,最重要的利益就是穩定。

·

順治皇帝即位後,建都北京,南京也被取消了國都的地位。

既然南京不再是“京”,那麽南直隸省便也沒了存在的意義了。

·

於是,把南直隸省改為江南省。

一開始劃分的管轄區域與南直隸省無異,範圍大致就是江蘇、安徽、上海一帶。

·

據說,江南省的賦稅收入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強,而且自古江南人才輩出。有錢又有才?這是要造反麽?面對如此一個龐然大物,定都北京的清政府感覺是心腹大患,睡不著覺。

後來,還是康熙帝魄力大,大刀闊斧改革,直接撤銷了江南省的原本的很多編制。

在江南省左邊,取安慶府和徽州府之首字,組成“安徽省”;江南省右邊,取江寧(南京)和蘇州的首字,組成“江蘇省”,設江寧和蘇州為雙省會,一個管蘇北一個管蘇南。江南省分治的基本格局,至此乃定。(後來乾隆帝將蘇州的省會地位廢除,江蘇省會改為江寧。)

·

此後,富甲一方的江南省,就沒有了!江湖中,隻留了下它的傳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