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達沃斯的AI紀元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張文揚有關“人工智能”的一系列展台佔據了會場最重要的位置。

這是S覬ren Hauberg第一次來到中國。身為丹麥技術大學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專家,他隨其資助機構歐洲研究理事會(ERC)一起前來達沃斯論壇,意圖在為期三天的會議上找到更多有關人工智能新思路和新技術的分享。

不同於企業家和投資者,科學家們對於人工智能的認識出自完全不同的角度。在人工智能方面,S覬ren Hauberg近期的工作是在構建一個了解神經網絡如何運作的數學理論。他舉例介紹,人們去找人工智能機器人看病,機器人可以給出是否得病的判斷,但是為什麽會做出這個判斷決策,人工智能目前沒辦法給出一個詳細的解釋,而是只會給出一些二進製的代碼。他所要做的就是構建一個模型,讓這些二進製代碼變成合理的解釋,體現決策中的思維過程。

目前,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已經越來越受到全球關注。在S覬ren Hauberg看來,中國的人工智能專家正在與這個領域的頂尖專家進行競爭。中國對此的研究資金數目在不斷增加,在該領域已經有了一些相當不錯的研究,他個人也在越來越多地參與到有中國人的人工智能研究活動當中。

9月18日到20日,在以“塑造第四次工業革命中的創新社會”為主題的天津達沃斯論壇上,有關“人工智能”的一系列展台佔據了會場最重要的位置,而與之相關的探討則吸引了來自80多個國家的近2000名商業領袖、政策制定者和專家們。人們對創造未來創新社會所需的基本要素展開熱烈討論。

從會場的擁擠狀況判斷出人工智能的火熱程度——即使參會者提前15分鐘簽到,也不一定能順利進入到有關人工智能的論壇當中。這個場景頻繁地出現在有關人工智能的15場會議上,其中包括人工智能在新藥發現、智能疫苗和藥物、玩具互聯網、工業製造、生物混合技術、網絡安全等各個相關領域的討論。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即AI)是研究、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是一種數字技術。

總的說來,人工智能研究的一個主要目標是使機器能夠勝任一些通常需要人類智能才能完成的複雜工作。

投資客

9月18日下午,一場名為“人工智能的全球對話”分論壇報告廳外聚集著大量的參會者。儘管很多參會者提前了15分鐘簽到,但還是被告知會場已滿的消息。

任勁是運氣比較好的那一類人。他順利地進入到該論壇,聽到了關於人工智能應用方面的一些最新進展。據他了解,目前人工智能的應用依靠三個方面,一是強大的計算能力,二是複雜的算法,三是大數據。身為漢富資本CEO的任勁判斷,中國在人工智能方面投入了很多資源、政府也很支持,加之,中國的人口基數較大,市場也比較大,大數據資源豐富,在教育、醫療、出行等方面會有很多人工智能投資機會。

資本市場對於人工智能早已拋出了橄欖枝。中國的科技巨頭企業和其他PE機構在人工智能的基礎架構方面做了很多投入。就任勁而言,他所在的漢富資本早已出手了一些人工智能領域的公司,比如近期投資的雲知聲,涉及工業控制、工業安全方面的公司威魯特。在智能出行方面,他還投資了已經在美國上市的蔚來汽車、以及一些無人駕駛、車聯網方面的企業。

紅杉中國合夥人周逵在上述分論壇上表示,當所有東西都可以數據化、連接、被計算,人類社會的變化將出人意料地快。他指出,在無人駕駛、醫療領域、教育等領域,人工智能將發揮更多作用。比如,醫生是培養難度很高的職業,但當機器積累、存儲和學習知識的速度遠高於人類,醫療的快速進步也就指日可待;教育方面也是人工智能的重要應用場景,通過人工智能,可以實現高度個性化的推送和反饋,批量式教育將發生變化。“以前我們覺得個性化是奢侈品,現在有了人工智能,就可以很容易得到。”周逵說。

而對於那些意圖吸引中國投資的國家來說,人工智能也成為重點關注的對象。在達沃斯論壇上,近期訪華的法國商務投資署董事局主席、法國國際投資大使帕斯卡·卡格尼(Pascal CAGNI)對經濟觀察報介紹了他此行的兩大目的:吸引、認識更多的中國投資者,同時也要更好地了解人工智能革命的走向。

帕斯卡·卡格尼更希望將這兩大使命結合在一起。他對經濟觀察報說:“法國在數學方面歷史悠久、具備優勢,法國有非常多的工程師從事軟體技術方面的開發,是人工智能發展的沃土;而中國應當從中獲益,也讓法國收益於雙贏的局面。”

帕斯卡·卡格尼還是歐洲領先的風險投資基金C4 Ventures的創始人和首席執行官。在受法國總統馬克龍任命前,他還曾擔任蘋果公司歐洲、中東、印度及非洲區(E-MEA)副總裁和總經理,對於新技術和新的投資風口有著充分的了解和應用。在他看來,人工智能是一個非常受法國歡迎的投資領域,這類技術也將像互聯網一樣,正在或者將要為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變化。

智能應用

在中國,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介入,眾多行業都在發生變化。樂信集團創始人肖文傑在“人工智能的全球對話”分論壇上介紹,通過算法推送廣告這一應用已經很成熟了;金融的變革也是一個案例,金融數據化程度比較高,但數據如何充分應用還沒有被完全挖掘出來;在反欺詐、審核等工作方面,人工智能也可以完成得很好,而且比人工操作效率要高。

社會效率的提升也帶來了工作職位的變化。9月17日,達沃斯論壇發布的名為《2018年未來就業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目前人類承擔了全球71%的工作任務,而到2025年,機器承擔的工作將超過人類。隨著人類、機器與算法之間勞動分工的變化,可能會造成7500萬職位流失。

上述報告使得勞動者們陷入失去工作的擔憂。預計將供過於求的職位則包括從事例行工作的白領職位,如數據輸入員、會計和薪資結算員。從科學家的角度,S覬ren Hauberg對此並不擔心。他認為,有些工作可能被取代,但是大多數工作都會得到加強。他對經濟觀察報介紹,即使是裝配工作,人工智能技術目前也只能支持較大的加工零件,諸如手機裝配等精密零件等的加工,一個微小部件的滑落都可能會影響整個工作的後續進程;即使是汽車製造,人工智能機器人扮演的角色更多地是一件工具,而非人類的替代者。

事實上,上述《報告》也指出,工作場所的機器和算法快速發展,可創造1.33億個新職位,取代從現在到2022年將流失的7500萬個職位。對數據分析師和科學家、軟體和應用程式開發者、電子商務和社交媒體專家的需求將增加,這些職位都特別依賴或受益於技術。而明顯需要“人類技能”的職位,如銷售和行銷專業人員、創新經理和客戶服務人員,也將迎來需求的增長。

後思考

當企業承認,人工智能會成為未來公司應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時,一夜之間,幾乎所有的公司都宣稱自己的公司開始研究人工智能,或者開始運用人工智能。

不可否認的是,全球正邁向數字化新時代。以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與物聯網為代表的數字技術,其能量在持續釋放。在這些層出不窮的數字技術的驅動下,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都在試圖通過重構自身業務模式以從容應對行業變革。

而事實上,一份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由發布的報告《從實驗到轉型的數字化企業》顯示,儘管私營企業在數字轉型項目上投入了大量資源,但成效並不顯著。報告估計,今年全球範圍內的公司將花費超過1.2兆美元用於他們的數字轉換工作,然而分析表明,只有1%的企業能夠達到或超過他們的預期。

迅雷CEO陳磊對經濟觀察報說:“未來沒有一個企業是不需要做人工智能的,但是未必每一個企業都能成為人工智能中的巨頭。”

陳磊介紹,目前,迅雷把人工智能視為企業發展的一種工具,只針對特定的應用場景去做相關的開發與研究。此前,公司也嘗試過向人工智能方面轉型,但是最終,好的公司戰略不僅要符合發展的大趨勢,也要與企業核心競爭力密切相關。

此外,人工智能發展面臨諸多隱憂。Facebook等大型科技公司的負面新聞讓人們對人工智能技術所涉及到的資訊安全等問題倍感擔憂,這種態度也出現在達沃斯論壇上。

對此,數據管理平台Splunk公司首席執行官道格·梅裡特認為,任何新技術都有好的方面,也可能產生壞的結果,人工智能也是如此,要讓人工智能帶來更廣泛的利益,這需要做到三點。第一,開放數據,讓數據被更多人工智能共享,數據就像人工智能的氧氣,只有不斷用數據學習,人工智能才能不斷進化。第二,現在傳感器越來越多,獲得的數據越來越多,所以要平衡數據應用和數據安全。如果醫療、金融等方面的數據被竊取、篡改,就會產生很大問題。第三,人工智能技術應該降低門檻,使更多的人參與其中。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