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67歲老人二次心臟術 置換心臟瓣膜不用「開胸」

揚子晚報網13日訊(記者 季娜娜)近日,無錫明慈醫院成功地為一名患有嚴重心臟病患者實施了第二次心臟外科手術,以不到6厘米的微創切口,成功置換了二尖瓣、成形了三尖瓣,這也是無錫首例小切口實施二次心臟矯治手術,其難度與手術風險令人望而生畏。

40年前,蔣小姐因患二尖瓣狹窄做了二尖瓣球囊擴張手術,隨著病程發展,今年67歲的她因風濕性心臟病飽受折磨,不得不再次手術治療。據患者愛人介紹,23歲那年,經常感冒發燒的她在一次檢查中偶然發現了自己患有心臟病,經過三年求醫,26歲的她做了第一次心臟手術,術後恢復良好,並在30歲的時候結婚生子。退休後,患者心臟病發作的頻率越來越高,癥狀也越來越重,不能平躺睡覺、不能活動,還引發了房顫。「她每天要吃5種藥物,身體日益消瘦,冬天是她最難熬的時間,經常感冒咳嗽;夏天也不好過,經常感到胸悶。」患者的兒子告訴記者,在他們四處打聽的過程中,他們了解到楊光院長是一名非常出色的心臟外科專家,有許多「求醫無門」的心臟病患者在他的妙手回春之下,重獲了新生。

2018年9月份,蔣阿婆趕到無錫明慈醫院諮詢,楊光院長為其會診後,建議患者及早實施二次手術治療。因患者病情嚴重複雜,其被診斷為「風濕性心臟病 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二尖瓣狹窄伴關閉不全、三尖瓣關閉不全、二尖瓣球囊擴張術後、心功能極差、肺動脈高壓」,因此,無錫明慈醫院心臟外科手術團隊為其制定了整體的治療方案及術前康復準備。

經過反覆討論後,如果選擇傳統開胸的方式進行二次瓣膜置換手術,手術風險會更大。患者上一次手術已經是40年前,如果現在開胸其胸腔黏連程度一定很高,對患者來說風險增大。如果選擇小切口手術,儘管手術時難度會增加,對術者的技術要求會更高,但是可以避開再次鋸骨正開胸,這可以大大減少創傷和術後出血的風險。

2019年5月8日上午,蔣阿婆的手術正式開始。麻醉科、體外循環科、超聲科、護理科的醫護技人員各伺其職地為患者手術保駕護航。主刀醫生楊光院長切開患者右側腋下的皮膚及皮下組織,通過不到6厘米的創口,從患者第四肋間進入胸腔,建立體外循環,在停跳的心臟上切除病變組織,再置入新的二尖瓣、成形三尖瓣,並實施左右房減容術。手術歷經9個小時,最終獲得成功。

傳統正開胸心臟外科手術的皮膚切口長約20餘厘米,需要鋸骨因此創傷大、痛苦程度高、恢復慢;而小切口僅需4-6厘米的創口,不會損傷骨頭,具有出血少、創傷小、恢復塊、痛苦少、美觀等特點。無錫明慈醫院心臟外科楊光院長手術團隊在臨床上大力推廣「新型」手術方式——小切口技術,不僅造福了風濕性心臟瓣膜病患者,還造福了常見先心病、複雜先心病、冠心病患者,無錫明慈醫院心臟外科開展的近700例手術中,絕大多數以小切口為主,該手術方式深受患者青睞。但是,由於其手術難度大,目前國內開展小切口雙瓣膜置換、三瓣膜置換的醫院較少,尤其是為曾經做過心臟手術的患者進行二次小切口手術,而無錫明慈醫院心臟外科近三年來,已經為諸多患者成功實施了微創小切口雙瓣膜置換及三瓣膜置換手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