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我國古代,“司馬”,“司徒”,“司空”是什麽職務?

三司在周朝時期就有了,位於周朝三公之下,為“三有司”,其中司徒管土地、賦稅;司空管築城、溝渠修路等;司馬管軍政。

秦始皇時期設立三公,分別是:丞相為最高行政長官,按照皇帝的旨意協助管理國家的政務;太尉為最高軍事長官,掌管全國的軍事指揮權和武官的任免;禦史大夫為最高監察長官,就是專門對百官的言行記小本本的。

到了漢朝時期,三公改名又陸續改名為三司,最先的稱呼是大司徒、大司馬和大司空。

西漢時期,漢哀帝將丞相改名為大司徒,職責和秦朝丞相一樣,可經過漢武帝分權之後,西漢以後的大司徒權力已經不能和秦朝和漢朝前期的時候相比了。

大司空是在漢成帝時期,把禦史大夫改名為大司空的,除了不再具有最重要的監督百官權力之外,其他職責和禦史大夫一樣。

大司馬是在漢武帝時期把太尉改名而來的,漢武帝時期對外擴張頻繁,掌握軍隊者也等於是掌握了帝國的命脈,比如將指揮權和領兵權合二為一的大司馬大將軍衛青,和大司馬驃騎將軍霍去病。漢武帝後,大司馬的權力已經超越了大司徒和大司空,漢宣帝時期,外戚霍光成為帝國的實際掌權者,為大將軍大司馬領尚書事,也就是軍隊和行政一手抓的意思。

東漢建立後,光武帝劉秀再將三公改名為太尉、司徒、司空,就這樣延續了下來直到晉朝,經過歷代漢帝的集權之後,東漢時期的三公已不如西漢初年。西漢時期封三公者必然先封侯,由對國有功者擔任,到了東漢時期,三公不再封侯,成了虛有其名的官職。

所以在東漢末年,董卓自任相國,而不去擔任三公,曹操更是罷免了三公重置丞相一職,就是為了直接來個權力大洗牌。

南北朝之後,三司的名號已逐漸消失在史書之中,取而代之的是隋唐時期的三省六部製和宋朝的樞密院、禦史台、中書門下等一系列職位。

作者/一貳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後亂編,喜歡點讚!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