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名人故事——孟子

孟子生於鄒國(今山東鄒城),是繼孔子之後,儒家又一代表人物,被後人稱為“亞聖”,其早年的成長教育是在其母親的悉心調教下完成的。

公元前358年,孟子拜孔子弟子子思為師,潛心學習。

公元前343年,孟子思想體系已日臻完善,於是他便開始在家鄉設館授徒。

孟子認為人性本善。他認為好人和壞人的出現,主要是由於社會的影響。他把人比成山木,他說:山上的樹本來是繁茂的,僅僅是因為它接近都市,人們不斷地對它進行砍伐,牛羊也踐踏不已,於是便長得不成樣子了。能說這些樹木原來不美嗎?人也是這樣,本來有善良的品性,但不斷被摧殘,得不到發揚,最後變得同禽獸差不多,能說人的本性原來就是這樣的嗎?

“民貴君輕”是孟子的核心思想。他認為“得其民者,得天下;失其民者,失天下。”在君臣關係上,孟子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心腹;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他認為殺死暴虐的國君,等於殺死一個凶殘的屠夫,不是什麽“弑君”;他認為君王在用人時,應該尊重人民群眾的意見。孟子是歷史上第一個在理論和實踐上提出“諫君”的人,他認為君王肯定也會犯錯誤,歷史上凡有作為的君王,大都注意納諫,深諳君民共生的道理,而正直的名臣,也敢於在君王面前直諫。

孟子具有深刻的一統思想。他認為春秋無義戰,那些殺人的所謂善戰者,應該被處以最重的刑罰;搞合縱、連橫的人,也應該問罪。有一次魏襄王問他,天下怎樣才能安定,孟子說:“定於一。”就是說國家只要統一了,才可以長治久安。他極力貶低戰爭的功用,提出了“以德服人”、“仁者無敵於天下”的理論。孟子認為決定戰爭勝負的是人心。他說,如果施仁政於民,百姓就會為君而戰,雖徒手亦可擋堅兵利甲。孟子強調“義重於利”,有傷於義的賜予,雖死不受。

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內容是“王道”。孟子說:“仁者,人也;仁,人心也。”他曾當著齊宣王的面揭露說:“現在給老百姓的田產,上不能奉養父母,下不能養活妻子,好年成時終年勞動也不得溫飽,災荒之年只有死路一條。”他告誡魏惠王說:“與民以生之道,自可得民心,國亦可強也。”他認為,統治者要想得到天下,辦法在於得民,得民的關鍵在於贏得人心。孟子所說的王道,最主要的就是給予人民產業,輕搖賦稅,輕刑罰。

但是,鑒於當時的形勢和時代背景,孟子的學說只能是徒勞。那個時候,各國都積極準備戰爭,秦國任用商鞅,國富兵強;楚國、魏國任命吳起,接連打敗敵國;齊國起用孫臏和田忌,成了一大強國。各國合縱、連橫鬥爭異常激烈,所以孟子的思想在當時根本不可能被接受。可是,孟子的這種政治謀略,卻為後來許多帝王施行,帶來政治、經濟、文化的繁榮。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典型的例子: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李世民強調治國謀略,重視“保民而王”的主張。實行一些百姓擁戴的政策,緩和了社會矛盾,生產力得到發展,出現了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著說明了孟子“保民而王”的政治謀略在歷史上是存在積極意義的,其影響也是深刻的。

孟子的“王道”與“民本”思想裡來被儒生尊崇,亦成為許多有道王者治國的根據。《孟子》行文流暢,辯論技法高超,氣勢磅礴,為後來散文家推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