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創新的基石(十)| 立足骨科臨床需求,服務醫療器械發展

編者按

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北京市重要的科技創新基地。以「有創新源頭、有成果孵化、有資本支持、有轉移轉化、有社會服務」為特徵,科技創新基地成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要基石。「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公眾號推出《創新的基石——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創新巡禮》系列報導,為讀者介紹北京市科技創新基地建設的重要舉措和經驗、重要成果和典型案例。

本期推出「北京市骨科植入醫療器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立足骨科臨床需求,服務醫療器械發展」。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4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4項;申請發明專利26項、授權19項,申請實用新型100多項、授權80多項……

這一串串數字是成績、是榮譽、是肯定,同時也是北京市骨科植入醫療器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短短5年間,為服務國家、惠及民生交出的一份完美答卷。

填補行業空白

伴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受社會生活工作壓力加大、交通工具保有數量持續增加等諸多因素影響,當前我國骨傷、骨病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但與之相對應的卻是國產骨科植入醫療器械發展的長期滯後。

經過近20多年的發展,雖然我國在骨科植入醫療器械領域已經取得了一些突破,但縱觀目前北京市及全國各大醫院所使用的內植物,80%以上仍為國外產品,國內產品僅佔據中低端市場的部分份額。

想要追趕乃至超越跨國公司,實現我國骨科植入醫療器械的自主研發,就必須將醫院的醫生資源、科研機構的研發資源、醫療器械公司的產業資源和質量管理資源整合在一起,集中優勢攻堅克難。

在此背景下,為了填補我國骨科植入醫療器械領域的空白,打破國外公司產品長期壟斷高端市場的局面,促進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2013年,依託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四醫學中心(原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建設的北京市骨科植入醫療器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得北京市科委認定。

5年來,工程中心牢記使命,始終堅持骨科植入醫療器械研發這一特色鮮明的研究方向,在四肢脊柱創傷診治技術和器械研究、脊柱疾病診治技術與內固定器械研究、骨科同種組織修復材料轉化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多項進展,陸續推出了多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醫療器械產品。

其中,工程中心科研團隊的研究成果分別獲省部級一等獎4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4項;累計申請發明專利26項、授權19項,申請實用新型專利100多項、授權80多項;獲得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書46項,年產值逾2億元人民幣,創造就業崗位超過300個。

可以說,工程中心憑藉著科研與臨床相結合、研發與產業相結合的特色,為提高我國醫療服務水準、應對交通事故及突發事件、提升國產醫療器械競爭力、創造就業與經濟效益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急臨床之所急

工程中心得以保持生命力的秘訣是什麼?工程中心主任侯樹勛教授對此有著深刻的理解:「我們的特色在於緊密結合臨床需求,所有課題和研究方向都來源於臨床的實際需要。」

侯樹勛教授和他的團隊也的確時時刻刻將國家和人民的最根本需求裝在心中。

腰痛是骨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也是這一學科領域內的重點和難點。長期以來,侯樹勛教授帶領團隊迎難而上,深入腰痛人群進行調查研究,反覆分析,不斷總結。

1982年,侯樹勛教授在國內首先報告了腰椎管側隱窩狹窄症這一長期被誤診為椎間盤突出的疾病,並在全球首次提出「髓核突出的大小與腰腿痛嚴重程度無明確關係,而與神經根周圍的炎症反應顯著相關」的觀點。1991年,侯樹勛教授在美國報告了這一研究成果,引發業內震動。

「取之臨床、用之臨床」的例子在工程中心可謂不勝枚舉:於國內率先採用系列骨外固定器治療各部位骨折;較早研究和研製了脊柱內固定釘棒系統和釘板系統,為廣大脊柱疾病患者帶來福音;對組織庫技術及同種異體組織修復材料的研究,促進了我國組織移植事業的發展……

正是得益於通過緊密結合臨床需求確立科研方向這一「秘訣」,工程中心的研究人員承擔了多項研究課題,並能一直保持創新熱情與旺盛的研發產出能力。

目前,工程中心已有固定專業技術人員37人,其中正高職稱11人,副高職稱8人。研究人員涵蓋了臨床、研究、管理、技術等多個學科門類,從而形成了一支年齡、職稱、學歷結構合理,學術水準較高的科研隊伍。

打通產學研用鏈條

在多年來不斷發展的基礎上,如今的工程中心已經成為實力雄厚、設備先進,集預防、治療、康復、科研、教學為一體的有規模、有影響的醫學科技創新平台。

而任何基礎研究領域的突破與發現,只有促成其走嚮應用,才能真正實現它的價值。對於這一點,侯樹勛教授和他的工程中心比任何人都更了解成果轉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自建設以來,工程中心根據臨床救治需要,引進最先進的理論、技術和材料,研究出骨科領域新的診斷方法、治療理念、治療技術、植入和修復材料,然後再將其標準化、規範化,以達到國家相關部門的驗收標準,並最終通過北京市富樂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和北京鑫康辰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兩家聯盟企業,實現植入醫療器械產業化並應用於臨床。

兩家聯盟企業均有著超過10年的發展歷史,在骨科植入醫療器械領域已有一定的地位,為工程中心科研成果的產業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作為重要科技創新平台的工程中心,目前也通過穩紮穩打的應用研究,在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過程中發揮著應有的作用,助力首都社會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比如,富樂和鑫康辰兩家聯盟企業已經在河北燕郊建立起廠房和研發基地,提供了上百個工作崗位,對於推動當地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並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為京津冀協同創新發展貢獻了力量。

「發展優質國產醫療器械,減輕人民就醫負擔,符合社會發展的需求,同樣也符合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侯樹勛表示。

國內骨科的迅速發展,也對工程中心提出了新的要求。談及未來,侯樹勛信心滿滿:「工程中心將一如既往地堅持骨科植入醫療器械研發這一特色鮮明的研究方向,同時大力推進產業轉化,以期能研發出更多達到國際標準、符合我國經濟水準的修復材料和器械,真正造福人民。」

全國科技創新中心

播放GIF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