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假如性別不存在,這個世界會怎麽樣?

如果性別不存在,那麽世界上所有植物、動物和人都將是克隆體,長得一模一樣,而且全部是雌性!

你也許認為,世界上唯一能夠無性繁殖的生物,是單個細胞構成的細菌,它們以一分為二的分裂方式進行增殖。因此,如果性別不存在,就不會有人類,也不會有大象和鬱金香。總之,生命將停留在十分原始的階段。

嗨,這下你可大錯特錯了。現在就請你來參觀一個沒有性別的世界。相對來說這裡更為安寧,到處都是長著葉子的碧油油的年輕姑娘……怎麽會這樣?

的確,如今大多數植物和由大量細胞構成的複雜動物都分雄性和雌性。雌性產生卵子,也就是一些完整的活細胞。卵子與普通細胞的唯一不同之處,是它僅含有雌性生物的一半基因。換言之,它只有孕育生物所需的一半指令。

因此,單靠卵子無法繁殖出完整的生物,必須要有雄性的介入。在生物學家看來,雄性都很懶,它們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將自己的一半基因注入卵子,使受精卵湊齊製造後代所需的完整指令!

不過有人想到,如果雌性不是製造帶有一半遺傳基因的卵子,而是將其全部基因一股腦地注入卵子,那麽不依靠雄性,它應該也能夠生育和自己一模一樣的後代。其實,這種情況在大自然裡早就存在,它被稱為孤雌生殖。

獨自繁殖後代

孤雌生殖常見於輪蟲類。這類微生物形似喇叭,僅由幾個細胞構成。這不過是細菌之流的小把戲?非也,蚜蟲之類的昆蟲,還有某些脊椎動物,也通過孤雌生殖的方式繁殖後代。

2007年,人們在黑鰭鯊身上觀察到了此種現象。當時,美國弗吉尼亞州海洋水族館的管理員偶然發現,有條從未接觸過雄黑鰭鯊的雌黑鰭鯊居然懷著即將足月的小黑鰭鯊,後者是它忠實的克隆體。

雙髻鯊和科莫多巨蜥也曾發生類似情況。當然這些動物大多數選擇以傳統的雌雄交配方式繁殖後代,但難免有例外。

最有名的孤雌生殖案例,當數新墨西哥長尾蜥蜴。這種蜥蜴全部為雌性。為了刺激帶有全部遺傳物質的卵子產生,它們互相進行火辣辣的愛撫,因為只有成功地引誘一名同性伴侶,才能孕育出自己的克隆體。由此可見,對於植物以及所謂“高等”大型動物而言,父母雙方的存在也並非必須。

性別很麻煩

我們可以得出初步結論:在沒有性別的世界,完全可以存在複雜的動植物。只不過它們都是雌性,有雌鯊魚、雌蜥蜴,或許還有女人、雌蝴蝶、雌楊樹林和成片的雌虞美人等。大家相安無事。初看起來,甚至比現今世界更加美好。因為,性別會帶來無數麻煩。

首先,性讓人精疲力盡。這不單指一些生物耍雜技般的性愛。只要是有性生殖,生物就要找尋異性,吸引對方注意,誘使它前來交配。在危機四伏的世界,這絕非謹慎之舉。整個過程中,雄性需要付出極大的精力。

比方說,雄癩蛤蟆得叫個不停,雄園丁鳥要搭好窩,堆滿藍色“寶物”,龍舌蘭等植物則耗盡精力開出顏色奇特的花朵。而在沒有性別的世界,完全不存在這些麻煩。生活大為安寧,原則上能增加所有個體的生存機會。

其次,由於存在性別,生物無法避免墜入性選擇的惡性循環。孔雀就是一個最為顯見的例子。在過去某個時期,雌孔雀被一些與眾不同的雄孔雀深深吸引,因為它們的羽毛更長,顏色也不那麽單調。結果生下的小雄孔雀遺傳了父輩的外表,而且羽毛更為鮮豔,從而更為雌孔雀所青睞,生下了更多的後代。

許多代以後,雄孔雀便以色彩絢麗和長長的羽毛名揚天下,但也不幸成為捕食動物追殺的目標。因為,拖著笨重的羽毛,要成功逃脫並不容易。

所以說,有時兩性中只要有一方迷戀對方身體的細微差異,一切便會急轉直下。如果性選擇達到極致,擁有更多繁殖機會的個體(往往是雄性,但並非唯一)也會積累對其不利的特徵,造成預期壽命像微波爐中的雪片那樣大大縮短。結論:當性選擇過度時,生物的生存機會便會降低。

繁殖能力超強的克隆體

在無性的世界,自然界也許會避免性選擇過度,故不會那麽多姿多彩。沒有特別嬌豔的花朵,也沒有五彩繽紛的鳥兒和魚兒。盡可能運用不引人注目的偽裝,幾乎一定會成為生物最為可靠的生存策略。

可以想象,由於要盡量地相似,不同種類的雌性生物最終只會采納少數幾種顏色,比如植物的綠色和土壤的褐色等,甚至可能長出葉狀毛髮、羽毛或鱗片,使自己更好地隱蔽在環境裡。這樣一來,世界將無比安寧,到處是綠意盎然、長著“葉片”(絕不會是花朵這個性器官)的雌性生物。

理論上,這樣一個世界十分穩定。當然,無法排除基因突變使某些生物出現性別。如果某個動物除了孤雌生殖,還能成功地將自己的基因注入其他個體的細胞,使之被複製,那無疑會增加遺傳自身基因的機會。而這事並不難。這是一種與生物世界同樣古老的騙術,所有微生物的拿手好戲,病毒更是將它使得出神入化。

不過,即便某種生物擁有“雄性”方法,也就是將自己的基因神不知鬼不覺地送入某一同類的卵子,它還需面對有性繁殖的主要缺陷,那就是雌性只能把自己的一半基因傳給後代,然而產生為數眾多或數量雖少但攜帶大量營養物質的卵子,以及為腹內胎兒發育提供養分將耗去它們巨大的能量。

另外,由於只有一半後代(另一半是雄性)獲得上輩傳遞的生育能力,有性種群的繁殖速度遠遠低於無性生殖種群。進化專家認為,當世上有性繁殖的生物中偶然出現孤雌生殖的雌性時,它的後代會很快取代所有同類,性行為也會隨之消失。

前面提到的新墨西哥長尾蜥蜴,可能就屬於這種情況。因此,生物學家更應該研究為什麽性別依然存在。

受細菌擺布

對於這個問題,生物學家的答案各不相同。不過,他們都認為任何環境都是不穩定的,生活環境時時刻刻在發生變化,有時還非常突然。以感染生物的細菌為例,為了避開宿主的免疫系統,它們會不停地突變(50年間,耐抗生素的細菌就已達數十種)。

由無性繁殖的生物所組成的雌性種群,具有相同的免疫防禦系統。如果其中一個受到病毒感染,幾乎可以肯定它的母親、姐妹和表姊妹都難逃滅頂之災。

相形之下,有性繁殖的生物情況則完全相反。編制每個生物體免疫系統的基因是從父母親的基因中隨機選出的。除同卵雙胞胎外,沒有兩個個體的免疫系統會完全相同。因此,即使出現流行病,總會有一定的個體能平安無事。

在無性的世界,物種滅亡得更快。如果在某個時間,有一種生物偶然創造出十分初級的有性生殖形式,儘管其傳播速度慢於無性生殖物種,但只要耐心堅持,等到孤雌生殖物種被寄生物滅絕後,它就能取而代之。

千百萬年的錘煉和基因突變,將令這種早期的有性繁殖物種進化為新的物種,後者也會靜待大施拳腳的時機。這樣一來,大多數物種最終都會變為有性生殖。也就是說,沒有性別的世界遲早會被有性生殖的世界所滅亡。

撰文 Rene Cuillierier

編譯 李曉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