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第一風水寶地,被譽為帝王谷,一座山數十座帝王陵

“為他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這是《金字塔銘文》裡的一段話。在4500年前的古埃及。最高統治者法老為了死後成為太陽神,就把他們的寢陵建成漢字中的金字形,希望通過這樣的天梯,成就自己升入天國的夢想。

這些散落在基沙台地上一百餘座金字塔,像一顆顆耀眼的明珠,歷經風沙侵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建築群之一,古埃及文明最有影響力和持久的象徵。

地球的另一端,一座座巍峨高大的帝王寢陵也在古代中國一個神秘的地方拔地而起,這就是被稱為“東方金字塔”的邙山陵墓群。雖然她從未有過埃及金字塔那樣享譽世界的美譽,但無情的歲月依舊難以遮蔽她高貴的面容。

邙山又名北邙,是崤山向東延伸的余脈。廣義的邙山西起三門峽,沿黃河南岸綿延至鄭州市北的廣武山,長度200多公里;狹義的邙山,是指洛陽市以北,黃河與其支流洛河的分水嶺。邙山既無巍峨陡峭之險,又無風光秀麗之美,但這道普通的丘陵,拱衛著洛陽讓這裡免受黃河水患。歷史上很多戰爭發生在這裡,不少重大事件與邙山有關。尤其是邙山之上塚連塚,墓壓墓。

“生居蘇杭,死葬北邙。”。邙山地區擁有的古墓塚數量之多、面積之大、延續時間之長,世界罕見。在面積達750余平方公里、地跨洛陽所屬7個區縣的陵墓群範圍內,長眠著自東周一直到明清各朝代數不勝數的王侯將相、才士名流。數百座高大巍峨的覆鬥形古墓塚,星羅棋布,森然壯觀。

邙山帝王將相陵分布圖

據考證,劉秀、元宏等東漢、曹魏、西晉,北魏王朝,數十位帝王,張儀、樊噲、班超、狄仁傑等數千位將相名流,扶余王、泉男王等眾多外邦國王,乃至劉禪、李煜等亡國之君,都安息在洛陽城北這幾十裡的土嶺上。至於一般富貴人家的墓葬,那更是數不勝數。

邙山腳下的洛陽,在中國數千年文明史上非同尋常。洛陽被稱為聖城,最早的華夏文明發源地,朝代最多,歷史最長。

從4000多年,夏朝在這裡開啟了文明,曾有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武後)、後梁、後唐等13個朝代在此建都,在數千多年的時間裡,這裡一直天下之中,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歷史上洛陽城建了毀,毀了再建,但經常是“城池雄偉,宮苑壯麗,為天下之冠”。

洛陽,的確是掌控天下所必須的戰略要地。它東面的虎牢關外是一望無際的華北平原,西靠崤山、函谷關這一進入關中平原的咽喉要塞,北依黃河天險及太行王屋二山,可以西挾關隴,東壓江淮,北通幽燕,南達荊楚,正如清代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所言,洛陽“河山拱戴,形勢甲於天下”,是兵家必爭之要地。

東漢時期,班固在《兩都賦》中寫道:東漢“增周舊,修洛邑,扇巍巍,顯翼翼。光漢京於諸夏,總八方而為之極。”

北魏時期,這裡營造的帝都三重城垣,最外圍城垣面積達到驚人的100平方公里,世界上獨一無二。

隋時,煬帝楊廣對洛陽地形仍稱讚有加。他登上了邙山,向南眺望伊闕而感歎:“此非龍門邪?自古何因不建都於此?”(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

除軍事地理的考量外,“河出圖、洛出書”,這裡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洛、伊、瀍、澗四水流貫洛陽平原,氣候溫和,利於農業、手工業及商業的發展。從考古發掘上看,自夏時起洛陽就有人居住,到西漢時已發展為全國性的大都市,隋唐之際經濟繁榮,文化發達,達官貴人,富商巨賈,文人雅士雲集其間,更成為“人口百萬,四方納貢,百國來朝,盛極一時”的國際大都市。

“北邙山頭無閑土,盡是洛陽人舊墓。舊墓人家歸葬多,堆著黃金無買處。”唐代詩人王建的這首《北邙行》,生動形象地告訴我們,唐代的邙山已經是“寸土寸金”!

早在漢代,邙山就已是古人心目中最佳的安息地。晉代大詩人陶潛曾雲:一旦百歲後,相與還北邙。“被昆侖之洪流,據伊洛之雙川,挾成皋之險阻,扶二崤之崇山。”

文獻記載,中國古代風水師尋葬地的一般順序是“覓龍、察砂、觀水、點穴”。其中,“覓龍”是第一要素。古人稱山勢為龍,覓龍即尋找生氣流動的山。

從地理上分析,昆侖山號稱仙境,從這裡向東延伸出三條主脈:“北龍”從陰山、賀蘭山入山西,起太行,渡海而止;“中龍”由岷山-秦嶺入關中,至泰山入海;“南龍”由雲貴、湖南至福建、浙江入海。龍脈群峰起伏、厚實且藏風聚氣,無疑是“生氣流動的山”,而龍脈集結處則更佳,如《葬書》言:“葬者,原其起,乘其止”,“勢來形止,是謂全氣。全氣之地,當葬其止”。

東漢以後,風水文獻已經把洛陽列為第一風水寶地。到了北宋道士李思聰的《堪輿雜著》描述洛陽市“四山緊拱,河洛悠揚”的“大聚會”之所。

邙山則是“中龍”主脈的聚結處,且有伊、洛、瀍、澗四水乃至黃河環抱穴地,是葬地的上上之選。南北16公里、東西30公里、面積約有500平方公里北邙,地勢高,視野開闊,在邙山地表以下5~ 15米的土層,滲水率低、黏結性好、土壤緊硬密實,最適於安置墓穴。

在風水理論中,葬地講究生氣凝聚、風吹不到,並且有水流可以界止生氣。晉代郭璞是風水學說奠基人,《葬書》中:能夠給人帶來福音的葬地,靠的是葬地內的生氣。生氣在地裡流動,遇見風一吹就散了,遇見水流一攔擋,就停止不動了。這其中的氣,指的是陰陽二氣。宇宙間存在的這兩種相反相成的氣,時刻不停地在消長變化,當陰陽二氣彼此平衡為最佳狀態。邙山一帶“北枕邙山南蹬洛水”正是“靠山面水,藏風聚氣”的理想營墳之所。

數千年以來,這裡人煙輻輳,文化發達。生而居之者既多,埋骨於此者勢必不少,經過上千年積累,邙山上號稱無臥牛之地,到處是帝陵和古墓群。

風水學說,隨著東晉王朝的南渡和歷代中人因避亂不斷的遷徙,播撒到全國各地,邙山因此反覆地出現在文人墨客的描述中,自此綿延不絕,成為歷代風水師心目中的風水聖地和理想的魂歸之處。

到唐代,邙山的陵墓數量已經呈現飽和狀態,“幾無臥牛之地”的說法絕非一句虛言。自那時起,“邙山”或“北邙”這兩個字,從一個事實上的古墓群所在地,漸漸轉換成為一個人生歸宿的代名詞,從一個地理概念,被引申成為一個人文概念。從西晉時期張載的純客觀描述“北邙何累累,高陵有四五。借問誰家墳,皆雲漢世主”,經過唐詩時代的大規模浪漫洗禮,到清末曹雪芹的《紅樓夢》寫到黛玉之死時,已成為純主觀感歎,如李紈歎黛玉“小小年紀,便做了北邙鄉女”。

今人在編撰《辭海》時,乾脆下定義為:“邙,亡人之鄉也”。也許,比起遙不可及的天堂和陰風慘慘的地獄,邙山聽起來更加溫暖、可靠而又具體,不帶有宗教或道德批判色彩。讓逝者重歸大地,在木材、石料、陶瓦乃至珍貴的金銀珠寶簇擁下長眠,更符合古人“天人合一,事死如生”的觀念。

無獨有偶, 韓國的首爾城也有座邙山。當地還流傳著這樣一首喪歌:“死去的親人啊!你要到很遠的地方去啊!你要去邙山,你到了那裡,就永遠回不來了……”

唐朝時期,大量朝鮮人來到洛陽,最多的時候,洛陽太學3萬人,其中朝鮮留學生約佔十分之一。他們之中未能回國,客死異鄉的200多人被合葬在邙山,稱作“韓園”,其他學成回國的學生不僅帶回了學術典籍,也帶回了中國的風俗和禮儀,將首爾附近的一座山命名為“邙山”,一條河命名為“洛東河”(即邙山東面的洛河)。邙山,不僅是中國古人人生終點的最好歸宿,也讓韓國留學生為之魂牽夢繞……

魂歸邙山的帝王將相、名人雅士數不勝數,歷經滄海桑田,他們幾近湮滅在歷史的塵煙中。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