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知乎網友熱議最差論文,戰火燒到Reddit論壇

魚羊 曉查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

今年CVPR共有1200多篇論文被接收,官方評出了最佳論文,民間則評出了最差論文。

2019年CVPR有哪些糟糕的論文?

這個問題不僅在知乎上火了,甚至被出口到了國外論壇ML板塊。

頂會也有水論文?答案是Yes。不僅有水的,甚至有水得很誇張的。

號稱進步巨大,實則不work;被NIPS、AAAI和ICLR一直拒的論文中了Oral;化身剪刀手拚接已發表過的文章……這也就不說什麽了,但抄襲已發表論文的Idea,做低baseline這也過分了吧?

而這個問題也引發了對學術圈學術氛圍的質疑,“打招呼”讓雙盲同行評審成了空談?追求短期反饋瘋狂水論文成常態?

水論文這件事,實在引人深思。

最差論文提名

最差論文沒有統一的標準,自然也就很難達成一致,知乎網友分別從6個不同角度提出了質疑。

下面開始知乎網友自發組織的worst paper“頒獎典禮”。

質疑1:號稱進步巨大,效果平平無奇。

首先是位置最高的回答,答案提供者是一名來自圖森的感知算法工程師王峰。

他自己也在這個領域研究類似的問題,也做出了一些小修小補,但覺得意義不大,所以就沒發論文。

但是有人把結果發到了CVPR上,而且這篇研究人臉識別的論文還號稱進步巨大,但實際效果如何呢?請數據說話:

提升效果並不明顯。“真的、真的不work!”

但是王峰還是給了一些正面評價:

不過還是要表揚一下第二篇論文,裡面還提出了一個Noise Resistance Softmax loss,這個損失的形式很複雜,但思想值得一看,應該能改進出一個更簡單的形式。

原回答鏈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7139341/answer/712075929

質疑2:和前年論文高度相似,審稿人怎麽了?

直接把別人的成果算成是自己的,連摘要都高度相似。

這是CVPR 2019文章的摘要:

這是ICCV 2017文章的摘要:

匿名網友向作者提出疑問三連:

雖然這篇文章是不點名批評,但是稍微搜索一下還是能知道作者是誰的,算是給別人留了點面子。

質疑3:超不過對手,那就拉低對手。

自己論文效果不好怎麽辦,調低baseline啊!

比如這篇文章裡Mask R-CNN的baseline分數只有不到70分,而另一篇文章在同樣的兩個數據集上做出的baseline分數超過了80分。

等於作者將baseline整整做低了十幾分,終於讓自己的結果“超越”了Mask R-CNN。

答案提供者也忍不住吐槽:

現在發文章不容易啊,不僅自己的實驗結果需要造假,還要把那麽經典的方法踩一踩,敢問作者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質疑4:被其他頂會一直拒的論文中了Oral?

有知乎網友表示,會議培養新人也沒什麽,但被NIPS,AAAI,ICLR這些頂會一直拒的論文一下中了CVPR Oral也太玄學了吧?這也太浪費讀者時間了。

這位網友舉了伯克利的這篇 《Accel: A Corrective Fusion Network for Efficient Semantic Segmentation on Video》為例子。這是一篇有關語義分割的論文,但作者顯然是該領域的新手小白。

看這個baseline,未免有點低吧?

再看文章的第八頁,結合文章的內容,不禁讓人懷疑這是在填位置……

方法本身也沒有什麽創新性,中個Workshop也就算了,作為一篇Oral實在令人很失望……

還有網友補充,這篇論文的某個strong accept的意見裡weakness部分隻寫了一個句號……emmm……審稿人真的有在好好看文章嗎?

質疑5:發過的論文拚一拚,就又能中頂會啦?

聽說拚一拚別人的好音樂,就能成為火遍全網的“原創音樂人”。那麽在學術界,剪刀手也一樣有春天?

知乎網友很氣憤:拚湊的論文比灌水更惡劣,水論文還能提供一點新知識呢。

被指控的論文是這一篇:《Self-Supervised Representation Learning by Rotation Feature Decoupling》。

網友指出,這就是把ICLR18的《UNSUPERVISED REPRESENTATION LEARNING BY PREDICTING IMAGE ROTATIONS》和CVRP18的《UNSUPERVISED REPRESENTATION LEARNING BY PREDICTING IMAGE ROTATIONS》這兩篇論文裡提出來的自監督學習方法拚了一下,水成這樣真的大丈夫?

ICLR18這篇旋轉預測方法的核心是,將圖像旋轉90度的隨機倍數,如果AI不知道圖像中描繪的對象的概念,就無法識別旋轉後的圖像。

CVPR18這篇實例判別將圖像編碼為特徵向量,投影到了128維空間並進行L2歸一化處理。

至於這篇論文,emmm……只看圖,不想說話……

質疑6:“打招呼”讓雙盲審查成空談。

還有網友提出了更嚴重的指控,論文作者給評審“打招呼”了!

CVPR採用的是雙盲審查,但事實上審稿人完全可以通過arXiv找到作者。有知乎匿名網友和reddit網友表示“招呼”打到了自己頭上,雙盲審查真的成了空談?

這就已經涉及學術道德了啊。

問題出在哪

首先,寫論文的人出現了問題。

現在國內的高校太過於強調論文數量、影響因子,舍本逐末,“完全背離了科研工作的本意”。

教授有來自學校考評的壓力、研究生有畢業的壓力,“追求短期反饋絕對是違背科研規律的”。

其次,論文有問題,審稿人卻不能發現,有失察之過。

1、論文不開放代碼,同行無法複現。

還記得韓春雨事件嗎?無論是物理、化學還是生物領域,論文中的實驗條件都應該交代清楚,讓別人檢驗你的結果能否複現。如果不能複現就說明文章是存在一些問題的。

但是在計算機領域,還缺乏這種機制。AI界知名女學者Anima Anandkumar曾建議,投往學術會議的論文需要強製要求提供代碼,供其他同行複現結果。她的倡議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同行接受。

2、論文數量逐年增長,審稿人嚴重不足。

CVPR投稿數量激增,今年就有5000多篇,比去年增加50%以上。

審稿人中有經驗有能力的人手嚴重不足,但是每個人的工作量就那麽多,不可能超負荷運作,只能去找一些水準不那麽高的審稿人了。

3、審稿的雙盲制度正在被破壞。

一方面,審稿人可以通過其他渠道提前知道作者的身份,因為在開放平台Arxiv上提交論文已經是一種常態。

另一方面,作者可以有途徑得知審稿人身份,甚至“打招呼”讓論文通過審核。比如前一段時間自殺博士Chen Huixiang就說自己的導師認識多個審稿人,才讓自己漏洞百出的論文能夠中頂會。

不同的聲音

頂會灌水令人不爽,這也是關於糟糕論文的問題會引起熱議的原因。但在大量的吐槽之中,也有這樣的聲音:要噴應該噴灌水的風氣,而不是噴paper本身。

南大的周志華教授就曾經表示:論文的價值就是那點新花火,有毛病沒關係。

MXNet創始人李沐也指出:學術會議除了交流學術成果外,還有一個重要功能是培養新人。對於看上去像灌水的“小白文”不必太苛刻。

CUHK助理教授周博磊則提出了這樣的建議:讀別人文章時放平心態,與其糾結為什麽這麽水的論文也能中,不如多去發現別人論文裡的閃光點。

好論文應該是什麽樣

大家都希望讀到好的論文,而科研人員們也不願看到自己認認真真做出的論文跟水貨們為伍,那麽到底什麽樣的論文才能算是好論文呢?

知乎有一個600+讚的回答說的很好,還被國外網友轉到了Reddit上:

提出新思想新方法,沉澱下來找好問題做好問題,不要一味地追求短期反饋。這樣的科研工作會更有意義,優秀的工作何愁好論文?

君不見有人埋頭研究線蟲8年,才終於發表了第一篇一作文章,這一發就是Nature封面。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7139341

AI社群 | 與優秀的人交流

AI內參 | 關注行業發展

喜歡就點「在看」吧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