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6歲女子做宮頸手術 順便摘除的卵巢囊腫竟是癌

26歲的小楊,最近因為體檢查出宮頸癌前病變,到浙大婦院動手術,順便摘除三年前發現的一顆卵巢囊腫。萬萬沒想到,醫生拆下的這顆「炸彈」,竟是早期的卵巢透明細胞癌。

在浙大婦院,每年收治的新發惡性卵巢腫瘤患者中,2/3已是晚期。年紀最小的患者才13歲,發現不久便去世了。小楊,是這當中極其幸運的一個。

做宮頸手術 意外發現卵巢癌

前段時間,小楊參加了部門體檢,意外發現患有宮頸癌前病變。趕到浙大婦院就診,醫生給出的建議是手術切除。

小楊想到,三年前體檢時,查出有一顆卵巢囊腫。這幾年複查,這顆直徑3厘米的囊腫,倒是一直沒有長大。「要不趁著這次做宮頸癌前病變手術,順便把囊腫也切了吧。」浙大婦院婦科腫瘤科副主任陳亞俠建議。

這個手術本不大,但按照常規,必須將切下來的組織送去做病理檢驗。結果一出來,醫生們都吃了一驚,這顆「囊腫」竟然是惡性程度很高的卵巢透明細胞癌。小手術變成了大手術,結束後,小楊只剩下了一側卵巢。

不過,陳亞俠卻替她慶幸,小楊的卵巢癌尚處於早期,5年生存率可以達到95%以上,甚至還有機會生育孩子。

最小的卵巢癌患者才13歲

「像小楊這樣,能早期發現卵巢癌的患者,實在是太少了。」浙大婦院婦科腫瘤專家謝幸教授說,卵巢癌早期通常沒有癥狀,一旦確診,往往已是晚期。

「卵巢癌進展極其迅速,有時前一年體檢還好好的,幾個月時間就發展到晚期;有時剛被查出,沒過幾個月就去世了。」謝幸教授說,卵巢癌有三個2/3的特性:2/3的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2/3的患者對化療敏感,2/3的患者會複發,是名副其實的女性隱秘殺手。

在浙大婦院接診的卵巢癌患者中,平均發病年齡為52歲。謝幸教授說,他接診的患者中,最小的才13歲,直到腹水很厲害才發現,很快就走了。

高危人群每年做一次盆腔超音波

卵巢癌患者如何延長生存時間,腫瘤專家一直在探究。為了方便患者就診,11月26日(下周一)起,浙大婦院將單獨開出卵巢腫瘤專病門診。每周一、四全天開診,每天限號35個,由謝幸、萬小雲、陳亞俠、毛愉燕等4位婦科腫瘤名醫輪流坐診,根據情況進行多學科聯合診療。

「有數據顯示,如果家族中沒有卵巢癌患者,一生中發生卵巢癌的概率大約為1.4%;如果有一個一級親屬,比如母女、姐妹患病,那麼發生卵巢癌的機會就增加到5%;如果有兩個或以上的一級親屬患病,卵巢癌的發病機會將上升到7%。」謝幸教授說,乳腺癌、大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等,都與同一種基因突變有關,有這類癌症家族史就屬於高危人群,最好每年做一次盆腔超音波檢查。

「卵巢癌很難預防,目前來說,生育孩子、孩子出生後進行母乳餵養,對其有一定的預防效果。」謝幸教授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