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清朝京城最有特色的市場有哪些?都賣些什麽東西?

清朝,京城還有兩處商貿經濟地極具特色,分別為天橋和琉璃廠。

天橋是貧民的聚集地,在天橋之內不僅居住了南來北往的賣藝人,還有久居京城的貧民。天橋裡也有木材市、家具市、鳥市、茶館、戲園子等,儼然是當時窮人家的世界。

琉璃廠則是清朝京城文人雅士的常聚之地,此處聚集了各類骨董、書籍、字畫、碑帖、文玩字畫等。上至公卿,下達販夫走卒,只要購買和此類有關的,都要到琉璃廠去。甚至一些文人士子還將逛琉璃廠,稱為雅遊,以此消遣歲月。

每逢鄉會試,放榜之前一日,又有商販在此賣紅錄,應試者為了先睹為快,必然趕一個大早。每年正月初六到十六,琉璃廠還有盛大的集市,全國各地的書商都會聚集在此處。乾隆年間,琉璃廠成為了全國最大的書市。

清朝,京城出了崇文門往東一拐,就是當時最有名氣的東曉市,與之相對的是宣武門外的西曉市。東曉市以賣皮毛衣服為主,佔地竟有數十畝,遠觀竟似一群巨大的白獸橫臥其中。西曉市則以皮服椅桌玩器等物為主。

除了東西曉市,京城還有窮漢市,常常會有衣不蔽體、破衣爛帽的來這裡買賣。窮漢市最便宜貨物當屬於割方靴為鞋,價僅30余錢。這類靴子當官的不屑於穿它、商人不適宜穿、小兵們不敢穿,只有久住京城,社會地位略高於小兵、遠低於官員的人,才願意穿。

西曉市往西的窮漢市,其最常見的則是窮困小民,他們每日在街巷裡見到破布爛紙之後,等到五更之後,才到這裡準備賣錢,天剛蒙蒙亮,這些人就像是春之霧氣一般,呼啦啦全散了。

清朝的曉市又可叫“小市”,是當時頗具盛名的舊貨市場。曉市後半夜開市,一直忙碌到天明再次閉市。

曉市其實就是一個靈活的舊貨市場,貨源管道多來自敗落、失勢後的豪門貴族或巨商官僚,因朝代變遷或商場失利等原因,他們失去經濟來源,但又因過慣之前嫉妒奢侈的生活,對當下生活的窮困難以忍受,索性納了家裡的值錢的舊物到曉市上兜賣,撐過一日算一日。這類人生活因經歷了極大的變遷,內心極為敏感、自卑,因白日去賣舊物換錢害怕被熟人遇見,故而趁著曉市來做生意。

曉市中另一貨源管道來自行竊的扒手,他們所竊贓物不敢在白日擺攤買賣,故夜晚到曉市脫手。

一言:《歷史的風尚·清朝》

編輯:浙江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研究所研究生 蕭宸軒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