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腸道中這種細菌可能會導致腸癌 要如何預防?

俗話說:病從口入,食源性細菌中的代表「幽門螺旋桿菌」是導致胃癌發生的重要原因已經被證實,那麼另一消化道腫瘤——呢?

近日,從獲悉,該院結直腸肛門外科一位80後醫生何真博士與美國佛羅裡達大學Christian Jobin教授合作,首次發現並證實,引起人類腹瀉的重要病原菌——空腸彎麴菌有可能促進結直腸癌的發生。這一發現成果也於近期發表在國際頂尖的胃腸專科期刊Gut上。

空腸彎麴菌

健康殺手——結直腸癌

癌,令人聞而色變,尤其是結直腸癌——全世界第三大常見的惡性腫瘤。統計數據顯示,僅在廣州市結直腸癌的發病率便已鋼彈36.8/10萬,相當於每天有7.5人被診斷為結直腸癌。

據估計,全世界每年新增的結直腸癌患者約有140 萬例,其中,每年大約有70 萬人因結直腸癌而死亡。在我國,每年結直腸癌新發病例數約為40萬,死亡人數鋼彈20萬/年,結直腸癌已成為嚴重影響人類健康的殺手。

國際癌症研究中心曾指出,世界上約1/6癌症的罪魁禍首是細菌和病毒。而人類的腸道中含有上千種細菌,總細菌數量鋼彈百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腸道裡面細菌的改變與結直腸癌的發病密切相關。

生物資訊學技術等多維度研究證實

腸道菌群那麼多,為何偏偏選擇了空腸彎麴菌?何真介紹到,這是因為空腸彎麴菌的細胞毒素——CDT,具有DNA酶的活性,有引起宿主細胞DNA 損傷的潛能。

幸運的是,研究也證實了這點。何真及其研究團隊通過生物資訊學技術分析針對腸道菌群測序的數據(16S rRNA),發現結直腸癌組織中的彎麴菌屬的豐度明顯比癌旁組織和正常腸道粘膜要高。為了證明該細菌與結腸癌發生的因果關係,何真及其研究團隊從細胞、組織類器官、動物等多維度研究分析,證實了從人類糞便標本分離出來的空腸彎麴菌有可能促進結直腸癌的發生。

為了確定空腸彎麴菌毒素蛋白——CDT的作用,何真及其研究團隊還通過基因技術手段改造了空腸彎麴菌,獲得了cdt基因突變的空腸彎麴菌,發現這些突變株並不能促進結直腸癌的發生。

此外,該研究通過測序後還發現,空腸彎麴菌在促進結直腸癌發生的過程中,不僅會改變宿主和腸道菌群的基因表達狀態,還會改變腸道菌群的組成結構。

研究中還一併探討了空腸彎麴菌促進結直腸癌發生的分子機制。

重視腸癌的早期預防、早期篩查及早期乾預

據何真介紹,空腸彎麴菌是人類主要的食源性病原菌,是引起人類細菌性腹瀉的重要病原菌。空腸彎麴菌有內毒素,能侵襲小腸和大腸粘膜引起急性腸炎,還可引起腹瀉的暴發流行或集體食物中毒,兒童及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對其尤為難以抵禦。

不僅如此,它還是一種人畜共患病病原菌,可以導致人和動物發生多種疾病,世界衛生組織估計,2010年,全球空腸彎麴菌感染鋼彈1.7 億人次,其中有4萬人因此而喪命。

糞—口途徑是空腸彎麴菌主要的傳播途徑。市售家禽家畜的肉、奶、蛋類多易被彎麴菌汙染,但空腸彎麴菌抵抗力不強,易被高溫等殺滅,因此,何真建議,盡量避免進食未加工或加工不適當的食物,以降低受到病菌感染的可能性。

在我國,由於對空腸彎麴菌病的認識不足,目前尚缺少權威的統計數據。業內專家認為,該研究為首次證實了空腸彎麴菌可能促進結直腸癌發生的重大發現。何真表示,儘管有以上的研究成果,但二者之間是否存在必然關係,以及未來的治療方向仍需大量嚴謹的臨床研究才能最終被證實。

何真指出,本次研究的結果對於提高人們對結直腸癌早期發生的重視程度有著深遠的意義,尤其是警醒大家,一定要注重結直腸癌的早期篩查和早期乾預,切莫錯過黃金診治時機。據介紹,何真的導師,國內著名結直腸肛門外科專家、中山六院蘭平教授,於2017年獲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國結直腸腫瘤篩查和乾預技術研究,正在開展我國結直腸腫瘤的篩查工作,相信在不久的未來,他們的努力定會為該領域填補更多未知空白,造福更多患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