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逐“箭”追“星”:多款大國重器迎來“首秀”

9月26日,在珠海舉行的第十三屆中國航展開幕前夕,"紅鷹"飛行表演隊在這裡進行了首次精彩演練,吸引了媒體和攝影人的目光。"紅鷹"飛行表演隊成立於2011年8月。曾多次與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同場獻技。本文圖片由視覺中國提供

9月25日,在2021珠海航展前夕,中國商飛ARJ21 CBJ公務機型號首次在珠海航展亮相。

9月26日,“鯤龍”AG600首次亮相珠海航展並加航展飛行表演,現場向廣大觀眾演示飛行投水功能,展示飛機強大的火場滅火能力。AG600水陸兩棲飛機投入使用後,將在海洋救援、森林火險救援等領域發揮作用。

9月25日下午,殲20戰鬥機飛過珠海機場上空,為即將到來的珠海航展預熱。

2021珠海航展,萬豐DA-62鑽石特殊用途飛機亮相。此飛機採用最新的行業配置以及卓越的綜合技術先進性,為全球航空測繪製圖行業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並在全球通航飛機製造行業引領特殊用途飛機研發製造的發展方向。

“這是彈炮合一地空導彈FK-2000的首度亮相。”

“中國新一代艦載通用垂直發射系統HT-1E即將首次亮相珠海,C8系列導彈大家族又出‘最強單品’……”

“我們攜全域攻防裝備七大體系、113項裝備展品重磅亮相,以HQ-9BE遠程防空導彈武器系統、YJ-18E潛射導彈武器系統等大國重器為代表的50余型先進裝備首次亮相,參展規模和首次亮相裝備均創歷屆之最……”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董事會秘書、新聞發言人侯秀峰說。

備受矚目的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即“珠海航展”開幕在即,多款大國重器迎來“首秀”,軍迷、航天迷聚集於此逐“箭”追“星”。

我國全空域防空體系亮相

在中國航天科工展區,我國全空域防空體系的多項“明星產品”亮相,尤其是HQ-9BE首次以實裝狀態展出,迅速成為展會關注焦點。

“防空反導兼容”“抗干擾手段多”“抗多目標飽和攻擊能力強”……在實裝展區,可以看到HQ-9BE防空導彈矗立在地面上,氣勢如虹。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珠海航展新聞發言人王文剛介紹,HQ-9BE是國際先進的遠程防空反導導彈武器系統,用於攔截不同飛行高度的空襲目標,包括常規作戰飛機、隱身飛機、武裝直升機、巡航導彈、空地導彈等,同時具備對戰術彈道式地地導彈的攔截能力。

同樣首次展出的FK-2000地空導彈武器系統,系統採用彈炮一體設計,作戰效能高,是全天候近程末端防空武器系統。

帶來不小“明星效應”的還有HQ-17AE,其攔截高性能目標能力和優異的性能,引起不少軍迷的駐足關注。

王文剛說,作為國際先進的近程防空武器系統,HQ-17AE戰車單車高度集成,獨立作戰,戰車具備行進間目標搜索、跟蹤和導彈發射能力。導彈機動能力優異,多目標能力強,作戰高度為10米-10千米,單個戰車可同時製導4發導彈攔截4個目標。

他告訴記者,此次展出的中近程防空導彈武器系統FM-3000、末端防空導彈武器系統FL-2000C和便攜式防空導彈武器系統QW-2、QW-12,以及地導防空指控系統ZK-K20,都達到國際先進水準,獲得不少軍迷粉絲的青睞。

海防導彈武器“明星”盛裝出席

在武器裝備展區,YJ-18E導彈武器系統首次亮相引發關注。

中國航天科工三院國際合作部部長唐登俊說,YJ-18E導彈武器系統採用“亞聲速巡航+超聲速打擊”體制,兼顧亞聲速大航程、末段超聲速攻擊的獨特優勢,可遠程隱蔽打擊大中型水面艦艇及編隊,同時具有攻擊小型艦艇以及陸上固定目標的能力。

“該導彈能夠貼近海面超低空飛行,多種製導模式可適應對海上和陸地多目標的精確打擊能力,同時可適應性改裝實現車載、艦載發射。”唐登俊說。

他告訴記者,在此次航展首次亮相的一體化海防武器系統,是對面打擊體系產品集成化、模塊化、系統化的整體解決方案,能夠實現目標探測、指揮控制、火力打擊、武器控制等功能,可實現發射YJ-12E超聲速導彈、CM-802B亞聲速導彈等面對面打擊武器,可靈活裝載於艦船、火車、汽車等多種平台或直接固定使用。

C8系列導彈大家族又出“最強單品”,也是此次航展一大亮點。唐登俊說,C8系列導彈武器系統家族,已經服務國際武器裝備市場30余年,目前已經形成了較為齊全的產品線,具備多平台發射能力。

此次珠海航展展出的CM-802B導彈,是C8家族的新成員。

唐登俊說,CM-802B導彈是在C802A導彈基礎上研發的多用途導彈。導彈最大有效射程290千米,可傾斜發射或垂直發射,適裝於多種平台。

“該型號繼承了C8系列體積小、重量輕、射程遠、突防能力強、命中精度高、戰鬥部威力大、使用維護操作簡便等優點,可模塊化換裝多型導引頭,大大提升了導彈的抗干擾能力和打擊地面目標的能力。”唐登俊說。

他告訴記者,該導彈具有二次回轉攻擊和飛越障礙物的能力,具有較強的抗干擾和隱蔽發射性能,可實現對敵艦船目標的無死角打擊,也可直接打擊野戰指揮中心、技術兵器陣地等各種地面高價值固定目標,總體技術指標與國際市場上當代反艦導彈相比具有顯著競爭優勢。

同樣首次展出的HT-1E,是我國自主研製且具備完全知識產權的一種可適裝於各類艦船的新一代通用發射平台,而且是我國首型對外出口的艦載通用垂直發射系統。

“它改變了以往艦載專用發射裝置類型多、數量多、空間利用率低的現狀,大幅度提高了艦載彈藥類型、數量,可實現‘一艦多能、一艦多用’,讓艦船打得多、打得快,是構建現代水面作戰力量體系的重要裝備之一。”王文剛說。

系列商業航天裝備首次亮相

“發射價格怎麽樣?”“未來太空旅遊將不是夢?”記者探訪期間,快舟系列固體運載火箭的亮相引發關注。

航天三江集團國際合作部處長朱安東說,“快舟”品牌近年來屢次創造紀錄,成為商業發射新名片。其中,快舟一號甲固體運載火箭自2017年1月首次執行商業發射任務以來,已成功完成9次發射履約,將19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他告訴記者,該火箭是一型主要為微小衛星提供發射服務的通用型火箭,採用國際通用接口,具有飛行可靠性高、入軌精度高、準備周期短、保障需求少、發射成本低等特點。

朱安東透露,快舟“家族”的另一位代表“11哥”快舟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同樣採用車載機動發射方式,能夠滿足衛星商業化、高密度、快速發射的需求。

除了太空快遞員“火箭哥”,閃亮的“造星”達人也是大家關注的焦點。

近年來,小衛星星座成為商業航天市場的熱門領域。2020年5月12日,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將“行雲二號”01星和“行雲二號”02星送入預定軌道。

朱安東說,行雲工程通過構建由80顆低軌衛星組成的星座系統。星座建成後,在島嶼、沙漠、海洋等偏遠地區,未來只要有星的地方就有信號,實現真正的全球萬物互聯。

據他介紹,行雲工程計劃分三個階段完成建設。2020年5月,“行雲二號”01星與02星成功發射入軌,並在國內集裝箱監管、地災監測、天氣觀測、農情監測、海洋環境等重點行業開展了試點示範應用;2022年前後再發射12顆小衛星,開展試運營和市場應用拓展;後續完成全部80顆衛星發射並完成整個星座組網,廣泛開展國內外市場應用推廣。

在展會上看到的相控陣用戶站,僅有筆電電腦大小,這是天基寬頻互聯網系統中與用戶直接建立聯繫的重要一環。

朱安東說,它採用二維全空域極速電掃模式,沒有機械部件,維護更方便,同時滿足低軌衛星間波束頻繁快速切換需求。超薄瓦式模塊化相控陣天線設計,實現了小型化帶來的便捷和低成本形成的價格優勢,適用於航空、航海、汽車、便攜等多種場景需求。

在商業航天展區的另一個展台上,擺放著兩款被大眾熟知的明星產品——交會對接微波雷達和火星相控陣敏感器,它們在我國歷次空間交會對接任務和“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著陸任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被廣泛關注,這次以實物形式首次在航展展出。

王文剛說,歷經8次航天任務實戰檢驗,交會對接微波雷達已形成通用化、平台化發展,技術成熟度和產品穩定性完備可靠,滿足空間站建設高頻、快速對接的任務要求。相控陣敏感器是火星探測器的重要測量部件之一,在2020年12月實施的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中表現優異,成功助力安全著陸。

來源:中國青年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