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朱自清《背影》中的父親,有“聖父病”?

撰文 | 李汶芮

談起父愛,有一篇存在於我們共同記憶中的文章——朱自清的《背影》。學生時代對這篇課文的閱讀理解,呈現的是一種單向度的解讀,即表達了某種不容置疑、不可辯駁的父愛。雖然可以稍微補綴一些父親的傷感成色或知識分子在時代語境中沉默的姿態,但出於標準答案的考慮,對《背影》的理解,大方向不能跑偏。

然而如今再次審視課文中的情境,同時參考朱自清的生平側記,你會發現,上述單向度的溫柔進入到一種複雜的局面當中。朱自清成長於一個嚴厲的封建家庭,父親在大部分時間裡呈現的不是關愛,而是專橫。作為一個典型的封建家長,朱父在“父親”這一身份中,權力是凌駕於親情之上的。他對孩子所有熱切的期望,都是不顧孩子所思所想的“一廂情願”,沉默如鐵的背影,意味著只顧自己付出,不求情感理解,放任感情錯位。

《背影》中的“橘子”,在今天已經成為了網絡流行語。朋友之間互相揶揄,爭當彼此“爸爸”的遊戲,也反映了父親與子女情感關係中權力地位的不平等。今天推送的文章是一篇舊文,作者分析了《背影》中不平等的父子關係,思考了文化中的“聖父病”。在父親節這天,我們將這篇文章再度分享與你,但願它能有助於你的思考。

父親的三重背影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幹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

這是小時候讀課文的重點段落,要挖空了動詞來考試,一字字分析其中精妙到不勝其煩。

少年子弟江湖老,成年以後卻久久逡巡於整篇短文,直至渲染出新的一重背影:祖母死了,父親賦閑,家道離散,老境頹唐……簡直字字驚心,哪一件都是錐心泣血的大事,就這樣慘淡的光景,看兒子當年言行之間的神氣,還未有太多陰霾橫於心上,就覺得父親顯然承擔了許多。父之慈在雲淡風輕,子之孝在幡然回首。

《背影》

再了解得多一點就更加唏噓,更多沉重。同樣是這一位父親,在大部分時間中所呈現的不是庇護和關愛,而是專橫。在這一場送別之前,父親曾包辦兒子朱自清的婚姻,在這次送別之後,父親理所當然拿走他的工資充作家用,在他憤而出走外出揾食時累及在家的妻子多受長輩責難,他離家立業,再回祖地父親甚至拒絕與他相見。這次送別的機緣說起來更是與接受新式思想的朱自清格格不入,父親因為家妾爭風吃醋影響不好而被革職,才離開徐州取道南京謀事。

這是一個嚴厲的封建家庭,少有輕鬆氣氛,也許最佳的和解之道也不過是作為一個成年人去理解,將父親放置於社會的光譜裡——即使是一個陌生人,也足以引起人的喟歎同情,如此才能讓感情流溢紙面,鋪陳出那一幅著名的父愛圖景。那倔強的背影,比起心酸溫柔一刻,更多的時候令人生畏,沉默如鐵。

令人望而生畏的“聖父病”

早在建國初期,葉聖陶先生將《背影》編選入基礎教育課本時,對它自然而感恩的理解到底令人難以信服。每一次課改對《背影》篇的存廢都不乏猜測和訛傳,晚近的典型是2010年發生的一場爭論,北京外國語大學的教授丁啟陣在自己的部落格中發表題為《我讚成把朱自清從語文課本中刪去》的文章,認為“父親背影之美關乎民族病態審美”,“

(朱自清)

孱弱病態的文風,也並不是學生學習漢語後值得追求和提倡的正確方向”。丁教授的文章,原是讀到福建師范大學的教授孫紹振《的美學問題》有感而發,這篇文章將背影作為“不平衡的父子之情轉化為平衡的關鍵”加以肯定,也是基於對父子感情的不同步的事實的承認:“把兒子當做小孩子,是一種真誠的意向,在父親雖然是一貫的,在兒子卻是從不接受到被感動的。”

這種堅持未必需要的付出,不求溝通和理解而放任感情錯位的現象,不妨命名為“聖父病”。值得關注的是,何以感情不能同步,何以成“病”:“孱弱病態的文風”背後孱弱病態的感情甚至孱弱病態的兒子。如果說理想的父親承認孩子是有自由意志的個體,而他自己能夠在親子關係中感到愉快,“聖父病”則在孩子身上寄予巨大的期望,對孩子的付出作為純粹的犧牲,太容易引起自矜和埋怨,形成情感壓迫乃至勒索。

朱父是一個典型的封建家長,在這一重身份裡,權力是凌駕於親情之上的。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麽庇護總是不能克制在溫柔而走向干涉,由是令慈愛與加害出於同一個人——這不僅是作為兒子的朱自清一個人的困擾。權力的支配性乃是西方文化淵流中一重要母題,古希臘神話的開端便是殺子與弑父的呈現,權力無法從容退出與讓渡的局面一直僵持於文明源頭之中。

弗洛伊德所提到的俄狄浦斯情結,所指即是超越母性的天然聯繫而完成對父性秩序的認同。成長就是這種認同的過程,它凶險而極易引發焦慮和歇斯底裡。而在中國古代的家國秩序中,往往呈現出這樣一種解決方式:親情意味著家業與祭祀的繼承和傳遞,親情本身反倒是無足輕重、囫圇吞棗的,它是退隱的,卻要以一點天然之心牽系從現實的財產繼承到精神上的祖宗崇拜,全方位地使用那一點情愛。就像錢鍾書先生談到吃飯——“名義上最主要的東西,其實往往成為附屬品”。

父權的覆巢之下,叛逆而憂傷的年輕人

“父慈子孝”從規範轉向自然時是需要能量的。然而權力比愛要根本得多,權力是單向的權力,情感亦是單向的情感。在這裡兒子永遠不是一個需要理解的人,沒有平等的對話資格,更說不上獨立的人格了。這樣的關係讓人透不過氣來想要逃離,隔著月台,隔著時光,隔著離家的千山萬水,才能有那麽一個從權力序列裡脫離出來的時刻,那個背影,是一個人從失序的家族身份社會身份中掙扎出來,留下“父親”的影像。

只能沉默擁有父親背影的,何止朱自清一個呢?說起愛孩子、扶助孩子成長和承擔自己的責任,仿佛沒有什麽人比望子成龍的家長們更懂了,面對“不知好歹”的孩子,嚴厲而痛心的家長還不知道出了什麽問題。如果說親輩的權力在前現代社會由於財產分配高度綁縛而格外強大,現今它的籌碼已經大大減弱,權力的欲望卻並不會因此輕易消退,作為集體潛意識的一個剪影,表現出來的是望子成龍的焦慮,是控制和不耐煩,在新時代十分強調自由和尊重的青年人中,激起的反叛程度不亞於那時衝出深宅大院的革命一代。

相比於傳統社會權力和資源的繼承,長輩以實際的力量掌控家庭,在力量式微的趨勢下就呈現這樣一種情況:人難免調用情感的能量,透支情感,譬如拿著《背影》這樣的文章煞有介事地告訴孩子要感恩。這時即使深愛著他們,並且會為親情圖像所感動的孩子,內心還是會逃避和矛盾。強權令人不舒服。暴躁和逃離是一種淺層的反抗,而當反抗無法實行而鬱積於心時,它就轉而傷害自己,怯懦和抑鬱都是人格和情緒中的自殺。

個中肯綮,是長輩能否克制天然的優勢,來承認孩子靈魂的平等。良好的親子關係應該是情感的交流和自然的血脈傳遞,理想的父親人格是自然的親子感情表現,而“聖父病”則買櫝還珠,壓抑了感情的內在珍貴而去追求其工具價值,也就打斷了這種自然,以愛的名義放逐了愛。對體會不到支持和尊重的孩子,短暫的是感動,漫長的是恐懼、厭煩、僵硬乃至逃離;對陷於自己的控制欲的家長來說,滿足很少,漏洞很多。

愛是一種植物,本身是需要呵護、需要培育才能健康生長的。這種呵護和培育,要讓系於血脈中的關切和相互依偎自然地奔流,更要克制那個“嚴厲的父親”,他的權力退一點,愛就能進一點,直到愛的表達稀松平常,不需要從強勢要求的縫隙中探頭探腦,不需要作為難得一刻放入大喜大悲的戲劇中,不需要成為隔著沉默隔著距離觀看的盆栽。

避免文化“聖父病”

毫無疑問《背影》是經典的,但對這種經典的認同,是作為愛的典範配備著標準的解讀答案出現在課本中,還是對其暗流湧動的複雜性的接納,這考驗著我們的文化品質。這一幀背影中,父親的關愛和兒子的懷念,作為自然的親子之情流露,是適合為青少年所了解的,無論是不允許“小資產階級的頹廢”,還是某些教學指導中不允許不感動,這兩種教學取向可以說是青少年教育中比較明顯的“聖父病”。

而另外一種更加隱蔽的“聖父病”是將讀者想得太簡單,覺得這篇文章太過沉重而不應當為人所廣泛傳閱。我對剛參加完中考的弟弟講起上述關於《背影》的爭議,愛意和權力的分際,他回應了一些他覺得相似的圖景,譬如媽媽的某種情緒失控,爸爸的某一次生意失敗,他早就在練習顧念他們的辛苦和好意的同時不為他們的情緒所“帶偏”,一個十來歲的孩子,能懂得遠比我們想象的多。

所謂“經典”,就是那些可以一遍遍重讀的文本,它攜帶著一個群體共通的情感和記憶,而任何一個經典形象都不可能作為一種單向度的形象刻畫,參差多態才是教育的本源和依憑,更遑論歲月罅隙中這一幀複雜的背影.。多年以後,去審視那些親子關係中的別扭時,有這樣一個形象浮現,那個父親,那個兒子,都靜默等待人來懂。不強行乾預,讓父親的背影漸次浮現,這是對讀者群體鑒賞能力的信任,對成長的預期和等待。不因為容易導偏而放棄美好,並不因為過於隱晦而失去耐心,這才是對讀者的尊重,是對思想性的信任,也是對“聖父病”的克服。而重新發現父親,是獨立人格成長的開始,也是走向健康的現代生活秩序必修的一課。

作者:李汶芮

編輯:何安安 校對:薛京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