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自救與他救:全面陷落的世界戲劇日

文|水晶

編輯|於靜

今天,3月27日,世界戲劇日。

美國話劇和音樂劇的最高獎托尼獎推遲頒獎

關門、取消、解雇、失業

世界劇場已全面“趴窩”

如果說兩個月前,還僅僅是中國的劇場界工作人員在內心中悲鳴,那這個月開始,全球最大的兩個戲劇演出中心——紐約百老匯和倫敦西區,也相繼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而宣布關閉。當地時間3月12日,美國紐約州長科莫宣布,自當日下午5點起關閉所有百老匯劇院30天,暫停演出至4月12日。3月16日晚,倫敦劇院協會SOLT宣布,從當晚開始,由於疫情西區所有劇院關閉暫停演出,重開時間待定;其姐妹機構UK Theatre也宣布,英國境內165家各地劇院也采取同樣的歇業行動。

UK Theatre 為會員劇院提供有助於對抗疫情的信息和服務

正處在疫情大爆發階段、病例數緊追中國的意大利,斯卡拉劇院等劇場早已閉門謝客。德國,連要到5月才舉辦的柏林戲劇節,也正式宣布取消……這些連鎖反應,令得我最近郵箱裡每天都在頻繁收到來自各個國家的劇院團的閉門、演出取消或藝術節取消的公告和通知,原定今年3月和5月要去參加的英國布裡頓劇展和丹麥奧胡斯青少年劇展也都來信告知取消。

2020柏林戲劇節取消

我也很為接下來7月的阿維尼翁藝術節和8月的愛丁堡藝術節這兩個全球最大的藝術盛事擔憂。本來計劃上周要公布劇目的愛丁堡國際藝術節,已推遲發布節目單。當然,這並不奇怪,畢竟原定於7月24日至8月9日舉行的東京奧運會也已經官方宣傳要推遲一年進行了。

愛丁堡國際藝術節推遲發布節目單

劇場關門,演出停止,直接導致的就是演出團體的“滅頂之災”。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之下,被稱為“加拿大國寶”的太陽馬戲團遭遇了史上最嚴峻的生存危機,其全球演出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已暫停了大部分業務。根據加拿大當地媒體報導,太陽馬戲團相隔兩日接連兩次宣布臨時裁員,其中首次裁員規模為2600人,包括1200名演員和1400名技術人員,第二次裁員總數更高達4679人,裁員總數高達95%,僅有骨乾員工留下。

昔日喧鬧的百老匯 攝影|周健森

如果說紐約百老匯、倫敦西區和加拿大太陽馬戲團這種商業演出機構還有一定的裁員補償機制,那更多被臨時雇用的藝術家和“自雇型”個體藝術家則是水面下的龐大冰山基座。在西方世界,能在得到政府資助的體制內劇院團和商業劇場中工作的藝術家和表演者,所佔比例並不高,更多是單個劇目的臨時合作者或獨立創作、以自由職業者身份工作的個體藝術家。對他們來說,沒有人解雇他們,但因為沒有了演出和創作的邀約,也就完全沒有了收入。

沒有演出了

來門口買杯喝的幫劇場續命吧

身在美國歌劇界領域工作多年的華人導演“抓馬坤”在微博上講述她身邊正在發生的事,“過去48小時,我周圍95%的同事朋友都失業了”,她把自己在網上出售舊物的所得,全部捐給了一個眾籌基金,“這個基金是美國歌劇圈幾位女性管理者發起的,倡議目前還有穩定收入的同行盡能力捐贈,收到的錢將以每人250美金‘先來先得’的方式發給需要救急的同事,這個眾籌在24小時內突破了2萬美金,捐款的每個人都是這一行自由職業的歌手、指揮、導演、聲樂指導、舞台監督,很多人也丟了工作,少了收入。”

除了互幫互助,很多國外的劇場界也在開始自救行動,比如英國和澳大利亞的劇場界就在呼籲有能力的觀眾先不要退票,把票款捐贈出來,幫助那些表演藝術領域的工作人員度過難關,讓他們仍然可以領取少量薪金。倫敦阿爾梅達劇院、德國紹賓納劇院等都開設了專門的捐款頁面,讓他們的關注和支持者可以參加到這項救助行動中來。澳大利亞阿德萊德的豪登街劇場則倡議經常光顧這個劇場的客人,可以在沒有演出的時候來它們的戶外酒吧買杯喝的——“喝什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買的這杯啤酒可以幫到劇場的工作人員”。

英國國家劇院放出資源,同時吸引公眾捐款度過難關

對於因疫情而歇業在家的人,英國和美國政府都相繼頒布了一些扶持政策,比如因疫情而失業在家的工作人員可以獲得由政府承擔的薪金支持,能夠領取到2-4個月不等的80%薪資。為了減輕疫情對小型文化企業、自由職業和本土藝術家的打擊,柏林參議院3月20日宣布將很快向自由職業者和文化領域的小型企業提供單筆5000歐元、總額為1億歐元的資助。

這些真金白銀的政府資助和行業內、觀眾們的守望相助,對於全面熄火的本土演藝行業從業人員來說,是可以解一解燃眉之急,但時間一長,損失不斷累積,後續的持續“供給”就不那麽樂觀了。中央戲劇學院教授趙志勇在他的“歐洲疫中劄記”中說道,他本來要參加的荷蘭鹿特丹國際社區藝術節被取消後,藝術總監尤金·范·厄文悲哀地說藝術節不可能推遲舉辦,因為“經費已經花完了。所有花出去的機票、酒店和人力資源經費都是退不回來的。我們不可能再辦一次了。”

幫元氣大傷的中國劇場回血

請放水養魚

“環球同此涼熱”一語,用在今天的全球表演藝術領域,一點也不誇張。已經關門兩個月的中國劇場,即將慢慢開啟。消息顯示,杭州、沈陽等地已官方宣傳劇場可以恢復營業,上海也有部分劇場將在3月20日左右恢復營業,標誌性的上海大劇院將於4月7日復工,雖然其截止4月底的演出已經全部取消。近一百天的“危情時刻”即將結束,但元氣大傷之後的表演藝術領域如何修複傷痕,卻是整個行業需要長期面對的問題。

杭州等地官方宣傳劇場可以恢復營業

疫情期間,中國的國有劇院團和劇場,受到的損失和衝擊,是相對較小的,畢竟有事業部門的財政撥款支撐著員工工資和一般性開支,沒有演出也只是影響演員的演出場次費,並不會對劇團自身的生存造成致命傷害。

接下來各級政府對於表演藝術領域應該還會有一系列扶持措施頒布,但這些政策能在多大程度上覆蓋國有劇院團之外的民間運營主體呢?近十年來,帶動國內演出市場繁榮局面和多樣化的,正是各個大大小小的民營主體,它們在微觀上運行更有效率,演出內容也更豐富,但在這一次的滅頂之災面前,承受力也是最弱的。對那些每一分錢都得自掏腰包的民營主體來說,關閉百日的劇場和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恢復的市場,是一個不斷失血,甚至油乾燈盡的過程。

在前期已經頒布的一些政策中,如上海對本地表演藝術團體的退稅政策,可以說是比較及時和給力的,這一政策也特別值得各地政府學習。如果政府未來無法給予民營劇院團更多資金上的支持和補貼,那麽至少可以采取一些減負措施,比如未來兩到三年的減稅或免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民營劇院團降低運營成本,慢慢恢復造血功能。

對一些信譽度高、過往運營劇目質量高的民營劇院團主體,可以給予審批和演出許可上的便利,減少行政成本,讓運營主體能更靈活地安排演出;放寬對中小型劇場的審批,讓更多小微劇目可以容易地上演,在微觀上保證演出市場的活躍度,放水養魚。

對於國外普遍採用的“非盈利性機構”文化藝術運營主體模式,也可趁此機會建立起來,讓一些本來就“無利可圖”的表演藝術團體,能夠擺脫企業的身份,吸收讚助和捐贈,真正用文化和藝術作品為社會提供公益性的服務,對此提供幫忙的捐贈人也可以獲得免稅抵扣等相應回報。動員更多的社會力量來一起推動中國表演藝術領域的發展,而不是只靠國有劇院團和商業演出這兩條腿走路。

當然,作為目前完全依靠市場生存的中國民營劇院團主體來說,也要特別注意控制未來的運營風險,國內劇院團在安排演出和製作計劃時,要充分評估疫情持續帶來的不確定性,避免過分樂觀造成的排期風險及健康風險。

隨著國際疫情的蔓延和擴散,以及各國檢疫政策的升級、關閉邊境和停航等措施,涉及國際劇目的演出運營,在中短期內也仍然存在著一定的風險。相關運營者在努力“活下去”的同時,如何謹慎決策、控制運營風險,將會是自救之外的另一個重要課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