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李鴻章為何拚命做官?從中興六大名臣的出身談起

李鴻章出生於東鄉(肥東縣,現合並於合肥市瑤海區)磨店(今磨店鄉群治村祠堂郢),但其祖居地並非在合肥,而是在江西湖口。正如五千年的漫漫長夜裡,純血源這種觀念很可笑一樣,像張王李劉陳這些中國的大姓,“五百年一宗”的觀念也很可笑。張作霖本姓李,李鴻章也相似,他原本姓許。

李鴻章的九世祖李心莊沒有孩子,他的同莊擔挑(連襟,姐妹的丈夫間的俗稱)許迎溪(許為李的大姐夫)便將二兒子許子慎過繼給了李心莊。許家因避亂從江西遷居到了安徽合肥,到李心莊時也在東鄉住了有一二百年。

(1)中興六臣中,左宗棠和彭玉麟家境最差、胡林翼和張之洞最好,李鴻章和曾國藩居中

李鴻章與另外的中興五臣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張之洞相比(中興四臣一說為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另一說為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為此共有六人比肩),情況與胡林翼、張之洞類似,皆是父輩為官,之後利用父輩的官場人脈,在特殊的歷史時期,利用自己的才華從而得以成功於世。

李鴻章的成功,自然源於其家族之風,成功雖可遺傳,但需要百年乃至數百年的家族積澱。在這點上,李與曾二人相似,都是務農為主的耕讀之家。

從文化積澱上講,六人中的胡林翼、左宗棠、張之洞反而要比李鴻章、曾國藩家族更深厚些,胡林翼家族早已崛起。因此,其官場人脈可上溯到陶澍、賀氏兄弟、林則徐等。

但左宗棠比胡林翼更牛,“七世秀才之家”,憑才華直接與陶澍做了親家,這一下,胡左三代交情反而不好稱呼了,胡林翼是陶澍的女婿,左宗棠是陶澍的兒女親家。

但可惜,左宗棠不喜八股而沉迷於實學,最終只能被迫做了上門女婿,農忙時做農民,農閑時教書為生。但憑借著他與陶澍、賀氏兄弟、胡林翼的關係,其官場人脈之強令人羨慕。

論官場人脈,李鴻章出自於曾國藩,曾國藩站隊站對了,因此,官路亨通。然而,其主要人脈在於上而非下,並非地方實力派。

在六人中,張之洞因祖父、父親皆為地方實權官員,雖僅是道員、知縣一級,但卻是地方一把手,且於官場之道也是精通。當然,他們沾染的晚清官場弊病也是最多的。其一生好名、浮誇也與此有關。

六人中,最為不幸的當屬彭玉麟。其父雖為八品官,但人生也算步入官場。可惜,最終其父早亡,其體驗到了父亡後的世態炎涼。這也是,彭玉麟功成名就後,一直想歸隱的根本原因。

(2)李鴻章一人成功,乃是草根階層積二百年的努力放的成功的典範

其八世祖許子慎改姓李後,直到三世祖(高祖李士俊)時才由底層的小草變成了一顆大草,擁有二百多畝地的小地主。別小看這一身份的轉變,由貧農變為地主,就代表著有資金用於學習。

果然,自三世祖之後,李家的知識積澱越來越濃厚。二世祖(曾祖父李椿)雖仍在鄉間,但其在農村的地位已然較高。祖父李殿華是李鴻章家族進軍科場的第一人,但其止步於舉人考試,兩次失敗後退居鄉間耕讀教書五十載。

幾十年的積澱終於使李家鯉躍龍門了。李殿華生有四子即長子文煜、次子文瑜、三子文球、四子文安。李文煜科考不利,便在家高職心教授四弟李文安,李文安生於1802年,字式和,號玉泉、愚荃。自道光五年(1825年)開始參加鄉試,直到道光十四年(1834年)方考中舉人,名列第96名。

終於,其父李文安在道光十八年(1838年),與曾國藩一起考中了進士,名列第112名。先是在刑部任六品主事,其後升任為督捕司郎中(五品)主管司法和監獄。

李鴻章六歲起便進入自家的私塾館——棣華書屋學習,由其撥付李仿仙啟蒙,名仕徐子苓為師。古代成才的唯一途徑就是讀書考取功名,滿族雖然靠馬上得了天下,但治理天下卻要看馬下的功夫。

因此,清廷非常快速地全盤吸收了漢人政權的治國方式,同時,還進行了自我變革。一舉打破了那句評語“自古胡人無百年國運”(語出《燒餅歌》,此為清末民初時人偽托劉伯溫所作,因此,實際並非朱元璋所言)。

在清朝,人們仍然以做官為最高人生目標,如果僅僅從改姓的李那一代開始到李鴻章這一代,李家已然十世為農。

(3)雖然李鴻章的父親已經躍出“農門”但卻不穩固,李二希望建功立業為李家“鯉躍龍門”

在封建社會這是多麽大的冤罪殺機,也許,正因為如此,李鴻章的做官心態非常濃厚,從其可考出年代、留存下來的三篇詩作看,李鴻章做官的心態非常濃。

李鴻章在1842年到1847年這六年,是為官前的煎熬階段。1842年,李鴻章19歲,初生牛犢不怕虎、自我感覺身有無人能出其右的才學,家族二百年的希望寄托於一人身上,他的急切心情可以想見。越是這樣,越是能寫出好的文章、做出驚天大事。

李鴻章屬於前者,在這一時期,李鴻章寫下了兩首非常著名的詩,也可以說是李鴻章所有詩作中最好的兩首。

前者《二十自述》展現了當時19周歲的他,還未能取得功名的急迫。它的名字叫《二十自述》,此處的20歲乃是虛歲,其詞如下:

二十自述

蹉跎往事付東流,彈指光陰二十秋。青眼時邀名士賞,赤心聊為故人酬。

胸中自命真千古,世外浮沉隻一漚。久愧蓬萊仙島客,簪花多在少年頭。

每到春初酒價賒,驚心老大漸相加。三年白下增詩債,十載青氈易歲華。

馬齒記從今日長,龍頭休向昔時誇。因循最誤平生事,枉自辛勤讀五車。

丈夫事業正當時,一誤流光悔後遲。壯志不消三尺劍,奇才欲試萬言詩。

聞雞不覺身先舞,對鏡方知頰有髭。昔日兒童今弱冠,浮生碌碌竟何為。

暮鼓晨鍾入聽來,思前思後自徘徊。人生惟有青春好,世事須防白首催。

萬裡請纓終子少,千秋獻策賈生催。愧予兩字功名易,小署頭銜斐秀才。

(4)李鴻章鯉躍龍門第一步完成

道光二十年(1840年),李鴻章中了秀才。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李鴻章入選“優貢”(清朝規定,每三年各省負責教育工作最高官員、正三品的學政從當地的秀才中挑選數人進入國子監讀書。)後,立刻赴京準備參加1844年的甲辰科順天府鄉試。

入都

丈夫隻手把吳鉤,意氣高於百尺樓;一萬年來誰著史? 八千里外覓封侯。

定將捷足隨途驥,那有閑情逐水鷗! 笑指瀘溝橋畔月,幾人從此到瀛洲?

……

一枕邯鄲夢醒遲,蓬瀛雖遠系人思;出山志在登鼇頂,何日身才入鳳池?

……

一入都門便到家,徵人北上日西斜;槐廳謬赴明經選,桂苑猶虛及第花。

世路恩仇收短劍,人情冷暖驗籠紗;倘無駟馬高車日,誓不重回故裡車。

上兩詩足以看出李鴻章為人傲氣,這種傲氣一直延續到人生的最後時刻。滿朝文武,即使曾國藩在內,在李鴻章眼中都不及自己。這些在書中我們會通過書信逐步講解,在此不贅言。

1844年,順天府鄉試,李鴻章考中了第84名舉人,此後拜曾國藩為師。但可惜,次年李鴻章沒有考中。1846年,考試失利的李鴻章在路過山東時,在旅店的題壁上寫了一首直抒胸臆的詩《山東旅舍題壁》:

黃河東抱亂山流,迢遞征途又暮秋。

愧我年華同鄧禹,飄零書劍未封侯。

故園荊樹隔三株,虎口知能脫得無。

怕聽荒雞啼曉月,斷人鄉夢易模糊。

詩中的鄧禹,乃是東漢漢光武帝劉秀手下的“雲台二十八將”之首。鄧禹22周歲時,已經被劉秀拜為前將軍,主持討伐王莽、恢復漢朝的偉業。23歲時,其所屬兵力已由兩萬迅速擴展為百萬。56歲,亡故,享年57歲。1846年,李鴻章23歲,遙想古人鄧禹早已經馳騁天下了,李鴻章看看自己卻還在考取功名中。考取功名之後,在官場廝混到什麽時候才能馳名天下?看著父親過往的經驗,李鴻章的苦悶可想而知。

所幸,李鴻章最終如願以償。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丁未科二甲第十三名。朝考時,被改授為翰林院庶吉士。

鯉躍龍門的第一步完成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