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病例分享 | 一樣的噬血,不一樣的結局

王媛

陝西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編者按: 在第四屆國際「絲路肝病論壇」上,來自陝西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王媛醫生帶來了一個「反轉」的病例,提醒我們,對於以發熱為主、臨床表現多樣的綜合征,其病因的尋找,不僅要積極,還要思路開闊考慮周全,充分結合當地的疾病流行特徵。

王媛

陝西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病例介紹

主訴 患者,胡某某,男,25歲,陝南農民,間斷髮熱27天於2017年5月25日入院。

簡要病史 患者27天前無明顯誘因出現發熱,伴大汗。10天前於當地住院治療,住院期間給予萬古黴素抗感染治療共約7天,治療期間,患者體溫仍偏高。體重較前減輕約7至8斤。

入院查體 T 38℃,神志清,營養狀況可,精神稍差;全身淺表淋巴結未觸及;皮膚無黃染,雙肺呼吸音清,未聞及乾濕性羅音,心率80次/分,節律齊,腹平,觸軟,無壓痛、反跳痛,肝臟肋下2 cm可及,質軟,有觸痛,脾臟肋下3 cm可及,質軟,無觸痛,移動性濁音陰性,雙下肢無水腫。

輔助檢查(外院檢查)

肝功:谷丙轉氨酶27 IU/L,穀草轉氨酶71 IU/L,總膽固醇 1.89 mmol/L,甘油三酯1.92 mmol/L。

胸腹部CT:右肺中葉炎症可能,左肺下葉胸膜下結節影;所掃肝脾大,肝內鈣化灶。

血常規:白細胞計數2.07×109/L,血紅蛋白濃度92 g/L,血小板計數40×109/L,中性粒細胞百分比45.9%。

血培養:人葡萄球菌人亞種,慶大黴素、苯唑西林、萬古黴素、左旋氧氟沙星、氯黴素、頭孢呋辛、克林黴素、環丙沙星、頭孢西丁敏感,對紅霉素、復方新諾明、青黴素、四環素耐葯。

骨穿報告:感染性骨髓象改變。

初步診斷 發熱原因待查,感染性發熱?腫瘤性發熱?嗜血細胞綜合征?

病例特點 成年發病,以稽留高熱為主,伴營養不良,消化道癥狀明顯,給予抗感染治療無效,查體示急性熱病容,肝脾腫大;輔助檢查血常規示三系細胞減少,肝功異常,血培養及骨髓培養考慮感染所致。

診療思路

因患者於外院行血常規查發現三系細胞減少,且按細菌性發熱給予萬古黴素抗感染治療,癥狀無明顯改善,故入院後以完善相關檢查為主,僅予以保肝、降酶、補液等對症支持治療,暫不予以抗感染治療。重點行血培養、降鈣素原、超敏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血沉等常見感染性指標檢測,同時,行病毒全套、EB病毒抗體及EB DNA等病毒檢測,行結核桿菌抗體、結核桿菌DNA、結核T淋巴細胞檢測、布氏桿菌、肥達氏、外斐氏等特殊細菌檢查,細胞因子、T細胞亞群分類及心臟彩色超聲除外心臟瓣膜贅生物、全身淺表淋巴結等影像學檢查。

重點檢查結果如下:

NK細胞分析2.69%,人白介素2受體5349.00 U/mL,腫瘤壞死因子α 51.50 pg/mL,鐵蛋白9310.00 ng/mL,超敏C反應蛋白4.85 mg/dL。

血沉23 mm/h。

凝血六項:凝血酶原活動度74.8%。

生化全套:谷丙轉氨酶83 IU/L,穀草轉氨酶100 IU/L,白蛋白32.4 g/L,前白蛋白96 mg/L,總膽固醇2.42 mmol/L,甘油三酯2.56 mmol/L。

血常規:白細胞計數1.21×109/L,紅細胞計數3.75×1012/L,血紅蛋白濃度69 g/L,血小板計數48×109/L,中性粒細胞計數0.58×109/L。血培養及厭氧菌培養陰性;布氏凝集實驗、肥達氏、外斐氏實驗均陰性;PPD、結核T淋巴細胞、結核桿菌DNA(-),病毒全套TORCH、自身抗體、尿常規均為陰性、肝炎系列+HIV+TP、EB病毒抗體陰性;EB-DNA定量<1.0×103 IU/mL;

相關超聲檢查:雙側頸部、腋窩及腹股溝扁平淋巴結,形態規則,脾大,余未見異常。

進一步骨髓檢查:增生性骨髓,可見吞噬現象。

綜合分析患者病情,尤其相關實驗室檢查特點:結合患者長期發熱(體溫升高超過38.5℃),脾大、三系細胞下降明顯,NK細胞活性減低,鐵蛋白升高明顯,甘油三酯升高、IL-2受體(可溶性CD25)升高,考慮噬血細胞綜合征(原因不明)可能,加之患者外院行骨髓檢查結果回報示感染性骨髓象,可見嗜血細胞,本院骨髓檢查示增生性骨髓,可見異常吞噬現象。經血液科會診,確診為噬血細胞綜合征,遂於該科繼續治療。

轉入血液科後,行噬血相關基因檢測,明確發病原因;靜滴地塞米松10 mg激素治療,同時行比阿培南預防感染治療;加強支持治療;患者體溫仍偏高,癥狀改善不佳。經上述對症治療,患者體溫控制欠佳,遂加用依託泊苷及環孢素化療藥物使用,如體溫圖所示,患者經加用化療方案後,體溫逐漸趨於正常,血常規結果示白細胞及血小板逐漸改善。血常規變化情況如下表:

經上述對症治療,患者體溫正常,一般情況較前改善,乏力不適減輕,血常規檢查較前改善,好轉出院。其後未再到本院就診。

病情演變

直到2018年5月(距離上次入院約1年),患者再次因發熱、乏力、納差、腹脹明顯入院。本次入院後查體示T 37.5℃,P 109次/分,神志清,營養差,精神稍差,貧血貌,瞼結膜蒼白;心肺、神經系統查體未見明顯異常;腹膨隆,無壓痛、反跳痛,肝臟肋下7 cm可及,質中,有觸痛,脾臟肋下可及,I線9 cm、II線9 cm、III線0 cm,質中,有觸痛;移動性濁音陽性,雙下肢輕度水腫。

入院後急查示血常規:白細胞計數0.54×109/L,紅細胞計數3.90×1012/L,血小板計數18×109/L;

凝血六項:凝血酶原時間測定17.4秒,凝血酶原活動度41.6%,纖維蛋白原94 mg/dL;

肝功示總膽紅素39.40 μmol/L,直接膽紅素 19.20 μmol/L,谷丙轉氨酶76 IU/l,穀草轉氨酶152 IU/L,白蛋白22.5 g/L,總膽固醇1.53 mmol/L,甘油三酯 2.23 mol/L;

胸部CT示:兩肺紋理增重,心包積液。上腹部CT示肝多發鈣化灶,膽囊壁增厚,考慮膽囊炎,脾大。

加強支持治療,給予保肝、降酶、輸注人血白蛋白加強支持治療,並給予升白細胞(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輸注血小板及巨核粒、輸注紅細胞懸液等。

患者近一年病情變化特點:

⑴長期不規則發熱:間斷體溫升高,可至39℃,抗感染治療無效,

⑵進行性消瘦、乏力、氣短、腹脹;查體示貧血貌、腹膨隆,肝脾明顯增大,移動性濁音陽性;

⑶現檢查提示血常規呈三系減少改變,肝功能損傷加重,白蛋白低,甘油三酯升高、鐵蛋白升高;

曾按噬血細胞綜合征治療,但效果欠佳,結合目前病情變化,再次行骨髓檢查,骨髓塗片可見杜利小體,骨髓結果提示增生性骨髓,可見大量杜氏利士曼原蟲,血液抗體檢查為陽性。

修正診斷為內臟利士曼原蟲病。

治療上加用葡萄糖酸銻劑,患者體溫恢復正常,自覺脹氣癥狀減輕,肝臟較前縮小,血常規、肝功等明顯改善。好轉出院,其後隨訪,患者體溫正常,無其他自覺癥狀,於當地醫院行血常規及肝功檢查結果均正常。

診療體會

噬血細胞綜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

又稱噬血細胞性淋巴組織細胞增生症(HLH),是一組由活化的淋巴細胞和組織細胞過度增生但免疫無效、引起多器官高炎症反應的臨床綜合征。HLH以發熱、肝脾腫大、肝功能損害、NK細胞減少和組織細胞噬血現象(主要見於骨髓、肝脾和淋巴結)為主要臨床特徵。起病急、病情進展迅速、如不及時治療,反應性炎症會進一步導致中性粒細胞減少,甚至由細菌或真菌感染以及大腦功能障礙死亡,病死率高。HLH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sHLH)兩種類型:見下圖。

HLH的診斷標準如下;治療方案療主要由糖皮質激素、依託泊苷和環孢索A組成

黑熱病

又稱內臟利什曼病,是由親內髒的利什曼原蟲寄生於人體巨噬細胞內所致,由雙翅目昆蟲白蛉叮咬人體傳播。我國黑熱病的病原體有杜氏利什曼原蟲(Leishmania donovani)和嬰兒利什曼原蟲(L. infantum)兩種。我國的利什曼病以內臟利什曼病為主。目前在我國西部的新疆、甘肅、四川、內蒙古、山西、陝西等省(自治區)的60餘個縣(區)仍有該病的流行或有散在病例發生。

其病程為緩慢發展,潛伏期10 d~1年不等,可出現長期不規則發熱伴畏寒、寒戰,肝、脾腫大,漸進性貧血,淋巴結腫大及消耗癥狀;散發病例急性起病,感染3周~2年後突然出現畏寒、發熱,體品質迅速下降。內臟利什曼病未經治療,病死率超過90%。

全身性應用抗利什曼原蟲藥物是唯一的選擇,必要時可以考慮脾切除以緩解病情。對於脾功能亢進嚴重、確有必要行脾切除的患者,在充分評估手術風險與脾切除獲益之後可以行脾切除。在我國,銻劑仍然是首選的治療藥物,其具有便宜易得、應用經驗豐富等優點。普通兩性黴素B雖然療效肯定,但不良反應較大,適合有用藥經驗的專科醫師應用。兩性黴素B脂質體具有療效好,不良反應較小的優點,亦可作為首選抗利什曼原蟲葯。

由本病例所帶來的思考:對於以發熱為主、臨床表現多樣的綜合征,應積極尋找病因。陝西是黑熱病疫區,對於長期不規則發熱患者需考慮該病可能;骨髓檢查、血培養等需反覆進行。

王媛,女,主治醫師,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感染科;

陝西省醫學傳染病與寄生蟲學會分會青年委員;西安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委員

主持陝西省科技突破項目1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發表相關學術論文數篇。

相關閱讀: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