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公元3世紀:世界各主要區域都在發生些什麽重大事情?

公元3世紀的世界,是古典時代各主要文明開始衰退的時代。也是眾多老大帝國開始走向解體的動亂時代。在之前兩百裡不斷壯大的羅馬帝國-帕提亞帝國-貴霜帝國-漢帝國,紛紛從自己的巔峰狀態中跌落下來。有的直接被推翻滅亡,有的則被外敵重創後永不翻身。還有的雖然度過危機,卻留下了永久的後遺症。

我們先從結局最好的羅馬帝國來看。在1-2世紀,帝國雖然也經常遭到內憂外患的困擾,但始終能笑到最後。羅馬和平與羅馬式繁榮本身,沒有受到非常大的影響。逐步擴大的皇帝權力,則在一點點壓縮羅馬城裡的元老院話語權。皇帝親自掌握的軍隊數量,也逐漸超過了元老院所有成員所能控制的地方駐軍。整個羅馬城都需要從皇帝控制下的埃及去進口糧食。貴族們喜愛的絲綢等奢侈品,也越來越多的依靠紅海上的商船去取得。

羅馬和平不僅限於陸上 也為地中海的貿易創造了優良環境

最終,這些事情的惡果就在公元3世紀集中爆發出來。先有猶太人的數次內部叛亂為前奏,再有外敵哥特人的大規模入侵。他們不僅在戰爭中打死了一位羅馬皇帝,還直接殺入帝國的東部邊境劫掠。這是羅馬和平與羅馬繁榮第一次被強勢擊破。內部則因為皇權擴大,反而陷入了上層之間的內戰。被嚴重削弱的地方基層政府,又無力保護自己的轄區。這就給新一代軍閥們提供了充分的崛起太空。

統治烏克蘭的哥特人 用騎兵、海盜方式進行著蠻族入侵

在西部,開始出現了軍事移民後裔與當地羅馬化高盧居民組建的高盧帝國。在東部也出現了由邊境附屬小城帕爾米拉發展出來的帕爾米拉帝國。前者擊敗了攻勢越來越強烈的日耳曼人,後者則先後擊敗了入侵的波斯人與南下的哥特人。正因為如此,高盧帝國一度走出高盧本地,嘗試控制了不列顛、西班牙、萊茵河沿線的地盤。帕爾米拉人也控制了敘利亞、半個小亞細亞、巴勒斯坦和埃及。羅馬中央對此也是暫時沒有辦法。因為他們已經被證明,不如地方派更能夠維護地區安全。

本地駐軍建立的高盧帝國 成為了後來帝國放棄當地的預演

帕爾米拉人建立的東方勢力 可以算是阿拉伯崛起的預演

儘管後來有奧勒良消滅兩者,並將帝國重歸一統,但羅馬的盛世還是永遠結束了。造成三世紀危機的問題,不僅沒有得到解決。反而因為後來者的進一步強製集權而愈演愈烈。地方軍閥的出現概率和數量,將會進一步急速增漲。羅馬帝國的毀滅也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頻遭羅馬打擊的帕提亞帝國 最終被薩珊波斯人推翻

在羅馬以東,已經衰敗不堪的帕提亞帝國,被源自波斯本土的薩珊家族推翻。後者建立的薩珊帝國,將以更加激進的姿態,長期存在於羅馬的東部國境線外。由於當時的海上貿易逐漸發達,傳統的陸地貿易份額有所下降。讓長期依靠各種商業稅收的帕提亞人,損失很大。加之羅馬人在前一個世紀的數次進攻,讓帕提亞王室的實力耗空。

繼承一片爛攤子的薩珊波斯 必須頻繁進攻和劫掠羅馬東部

這種局面,無疑給了薩珊人以機會。但也注定了早期的薩珊帝國,不會擁有太強的國力。他們要恢復到帕提亞鼎盛時代的水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於是,薩珊人便養成了定期攻擊羅馬,劫掠並收取羅馬貢金的習慣。所以,表面上薩珊人似乎是複興了波斯帝國。但在實質上,他們並不比過去的帕提亞人做的更好。只是因為羅馬本身的衰敗,給了他們以巨大的機會。

被奧勒良摧毀的帕爾米拉帝國 恰恰是抵抗薩珊最給力的

非常諷刺的是,早期的薩珊軍隊雖然可以擊敗遠道而來的羅馬軍團,卻被屬於地方派的帕爾米拉人屢屢挫敗。後者甚至以自己的有限實力,遠征到兩河流域的薩珊都城泰西封。薩珊早期國力與軍力的不足,暴露無遺。若非帕爾米拉人的軍隊是各種民兵和部落武裝拚湊出來的大雜燴,兩河流域可能在當時就從波斯人控制轉移為阿拉伯人管理。

失去了帕爾米拉的保護 羅馬的東部邊陲也經常告急

奧勒良後來對帕爾米拉的徹底毀滅,在實際上是解放了薩珊人的手腳。後者得以在穩固兩河流域與伊朗高原領地的同時,進一步東征西討。

早期的薩珊軍隊 幾乎全部以騎兵出戰

雖然早期的薩珊軍隊,還僅僅是以騎兵為主的力量。但在對北方的亞美尼亞和東方的貴霜帝國時,還是展現了伊朗核心地區的軍事優勢。這種優勢在很大程度上源自武器技術的進步。

薩珊人掀起的一場軍事變革 讓他們成功殺入印度河流域

例如更多更好的鎖子甲普及,讓具裝騎兵在提升防護水準之餘,不需要負擔額外的重量。帕提亞後期的各地區紊亂,也要求地方上能盡可能為自己武裝一支具備多重能力的軍隊。於是,有大量的具裝騎兵開始拿起複合弓作戰。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伊朗地區的整體騎兵水準。

曾經雄霸中亞東部的貴霜 在3世紀已經虛弱不堪

在薩珊帝國的東面,貴霜帝國在實際上已經趨於衰退。原因也很有可能與貿易線路的改變有關。過去的貴霜帝國,將自己的政治中心設定在傳統伊朗與印度文化交匯口的旁遮普地區。大量從興都庫什山以北趕來的商隊,會從這裡走印度河流域去進入阿拉伯海。但由於羅馬主導的遠海貿易比重擴大,越來越多的商隊可以從印度西部的港口進貨。貴霜中央的財政收入因此縮水。

貴霜中央王權 得益於控制了中亞到印度河流域的貿易

貴霜中央王權的衰退,讓其逐漸失去了對興都庫什山以北和印度河中下遊地區的控制。當地的地方長官或傳統勢力,都開始對帝國核心表現的離心離德。而更北方的河中地區,則索性在實際上處於重新獨立狀態。當新崛起的薩珊人開始東征,貴霜軍隊便表現的戰力不足。直接將大分部領地丟給了波斯人。而後者的目的,其實也是為了向東控制更多的貿易路線。

貴霜帝國崩潰後 北方的大量地方勢力成為波斯的保護國

此後,殘余的貴霜中央勢力,就成為了一個蝸居在旁遮普地區的小國。北方阿富汗地區的眾多貴霜系山頭勢力,搖身一變,成為了波斯人的東方附屬國。這樣做的目的也顯而易見。波斯人不會為管理東方而支出什麽行政成本,卻可以製造更多盤剝商賈的地方領主。顯然有逼迫商隊將南下路線改為直接走呼羅珊的目的。木鹿城將取代卡皮薩,成為中亞交通大動脈的核心。

蝴蝶效應同樣影響了當時的東亞大陸

當然,這種帶有蝴蝶效應性質的大規模混亂,也不可避免的波及到了東亞大陸。陸上貿易的部分衰退,在東漢的混亂局面中也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瀾作用。例如當曹操開始逐步控制整個北方,他的曹魏政權就暫時無法獲得北方人在過去所能夠輕鬆取得的諸多優勢。唯一值得欣慰的地方,是黃河流域的糧產和人口數目,足夠他對吳國和蜀國進行壓製。

魏蜀吳三家的軍隊 在很大程度上不再有明顯的技術落差

在當時的南北技術差距被所有拉平。這也就讓北方的曹魏,在同西蜀或東吳的戰爭中,不再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而南方的兩國,實際上也間接得益於國際貿易路線的分流。上古時期就存在的緬甸-南中路線與越南沿海貿易,都維系著他們來之不易的交流管道。諸葛亮頻繁發兵南中,孫權經略交州,都是在盡可能的為對抗曹魏而積累資本。

羅馬人引發的產業鏈遷移 將在日後造成破壞力巨大的蠻族遷徙

也是因為這次國際性的產業鏈轉移,原本居於漠北和中亞東部的蠻族勢力,發生了一次持續時間較長的洗牌與整體性遷徙。其影響在下一個世紀開始,在世界各地都有大量體現。對於東亞,其實就是五胡亂華的前奏。隻不過在當時,誰也不會想到而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