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十五年了,很多人你還是忘不了

作者 |阿木,香港電影研究者,資深影評人

日前,由高志森導演、胡杏兒主演的《朝花夕拾·芳華絕代》發布了海報並宣布將於一月份正式上映,而在海報上也打出了“梅豔芳逝世十五周年紀念電影”的名號,影片以梅豔芳的粉絲為主要人物,再加上她的一些遺物等,串聯起幾段被梅豔芳改變的人生,從而紀念、緬懷這位病逝的“香港的女兒”。

2003年距今也不過是十五年的光景,可能很多人都已經淡忘,但無論是對於香港還是香港電影來說,這也都是不同尋常的一年:不僅是有SARS、七一,也不僅是張國榮、梅豔芳陸續離開,還有CEPA,香港電影在寒冬到來時的轉折。

SARS、CEPA

“這或者是最好的時代,這或者是最壞的時代……”在2003年4月6日晚上舉行的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上,最佳男配角黃秋生引用了狄更斯的《雙城記》,而這話也成為了2003年的注腳。

距離1997年7月1日的香港回歸時刻已經數年,港人曾經擔憂的動蕩並沒有出現,亞洲金融風暴所帶來的經濟起伏、負資產等問題,在第一任香港特首董建華先生的帶領下也得到了緩解甚至是恢復(新華社的社評讚“在董建華長官下,香港抵禦了亞洲金融風暴的衝擊,穩定了金融市場,有效維護了自由經濟體制的基本原則,吸引海外資金不斷流入”),並在2002年時獲得高票數支持連任,港人對香港的前景信心也恢復了不少。

不過,2003年春天爆發的這場SARS事件,則再次的撕裂了香港的傷口,3月中旬時香港媒體便開始廣泛報導SARS疫情,3月底淘大花園社區傳出多人感染、E座居民開始被隔離,再到4月2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出針對香港的全球旅遊警告,短短的半個多月裡,港人的惶恐不安的情緒持續的上漲,儘管在這同時香港媒體也報導了不少醫務人員如何努力不懈的堅守在第一線……

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如期舉行,一些明星、影迷帶著口罩參加,而貫穿在頒獎典禮始終的,則是對醫務人員的感激、對港人的激勵。

世界衛生組織在6月23日時解除了對香港發出的旅遊警告,標誌著SARS疫情在香港地區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而6月29日中央政府與香港特區政府簽署《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也即CEPA),則減少了內地與香港在經貿交流中的體制性障礙,加速了相互間資本、貨物、人員等要素的更便利流動,提高了內地與香港經濟交流合作的水準,對香港經濟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也推動了內地的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

CEPA雖然是經貿關係為主,但也在正式簽署前夕加入了電影的內容,並在九月份時又加入了“附件”內容。概括來說,主要便是允許香港公司在內地以合資形式從事音像製品的分銷業務,港方可以控股;香港影片、內地與香港合拍的影片均視為國產影片發行,不再受進口配額的限制;香港公司可以以合資、合作方式建設或改造影院,並允許港方控股。

在CEPA簽署之前進入內地院線上映的“進口片”受到“十部”的數量限制,儘管對於港片方面已經有所放寬,但依然數量有限。而CEPA雖然是在2004年1月1日起才正式實施,但實際上香港電影從七月份開始就被進一步放寬限制而陸續進入內地影院,如《新扎師妹2》、《雙雄》、《向左走·向右走》等。

而還有不少的影片,為了更便利的進入內地市場,通過“合拍片”的方式,如葉偉民導演、鄭伊健、趙薇主演的愛情喜劇片《炮製女朋友》,劉偉強、麥兆輝聯合導演,劉德華、梁朝偉、陳道明等主演的《無間道3》等。即使是純港產片《大隻佬》,後來在經過刪改後改名《大塊頭有大智慧》也進入了內地院線。

香港電影市場本身就很小,港片多年來就已經形成了“賣埠”的局面,主要的外埠市場包括台灣地區、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等,但九十年代後香港逐漸的失守了這些外埠市場(參見表1),擁有13億人口基數的內地市場便成為了香港電影的救命稻草,香港電影人則從最初的被動接受內地審查(如《大隻佬》變成《大塊頭有大智慧》、《黑社會》搖身一變《龍城歲月》),慢慢的積極擁抱內地市場。

如2003到2008這五年,從吳宇森、許鞍華、徐克、王晶、張之亮、杜琪峰、陳嘉上、爾冬升等老前輩,到劉偉強、李仁港、陳木勝、葉偉信、彭浩翔、林超賢等中生代骨乾,大多數香港電影人在固守與出走之間選擇了出走,包括杜琪峰,合拍片拓展了香港電影人的生存空間,也將香港電影的特質幾乎磨損。固然,堅守並非抱殘守缺,出走也未必是康莊大道,再從更遠的長時間段看回去,卻又是香港電影人一以貫之的策略。

表1:1954-1995年香港電影產品的出入口總額(部門:百萬港元)

在香港回歸十周年前夕,金像獎前主席文雋總結了香港電影的“八得八失”:

“一、得到內地市場,失去本土陣地;二、得到國際榮譽,失去‘香港’品牌;三、得到新媒介做平台,失去傳統電影院票房;四、得到政府高度關愛,失去投資者信心;五、得到學院生力軍,失去行內接班人;六、得到大中華文化的融會,失去獨有的香港特色;七、得到愈來愈多頒獎禮,失去觀眾的關注和民心;八、得到免疫力,失去抵抗力。”

對於香港電影而言,這得/失之間的轉折點,與其說是九七回歸,還不如說是CEPA。

張國榮、梅豔芳

“唯獨是天姿國色/不可一世/天生我高貴豔麗到底/顛倒眾生/吹灰不費/得我豔與天齊……”

2002年3月,為了紀念梅豔芳樂壇出道20周年,梅豔芳與11位好友(包括張國榮、張學友、譚詠麟、王菲等)聯合演唱而出了一張專輯《With》,主打歌便是這首梅豔芳與張國榮合唱的《芳華絕代》。當時《南方都市報》的樂評人竇婉茹寫了一篇《梅豔芳逐曲聆聽:芳華絕代是誰的大名?》大讚了這首主打歌,

“溫應鴻的曲大氣沉實,中性鏗鏘,從調性和旋律上無疑是整張碟中最適於合唱的;黃偉文的詞如一道白光和閃電,語氣霸道自信且深具誘惑,佳句的煽動性令人歎服——‘風靡一時,是我罪名;芳華絕代,是我大名’,牛。必得‘挺梅’人士的青睞。”

“最成功的還是兩個合唱的人,阿梅和哥哥。這兩個人男的陰柔女的陽剛,絕對是絕配。從藝術上講,梅豔芳和張國榮都是堪稱‘芳華絕代’的一代優伶,舞台感和喜劇感都數上上乘,他們在歌唱方面又皆有所短,但他們身上共通的悲劇色彩,更進一步成就了他們在藝術上的磁力共振——也必讓他們不朽。”

這篇發表於2002年4月8日《南方都市報》的樂評,現在讀來依然讓人唏噓。而在一年後的2003年4月1日,哥哥張國榮從酒店上層一躍而下,過往也更成為了傳奇。

當年的傳媒資訊還沒有現在的發達,多少歌迷影迷在互聯網的一端等待著消息,希望這只是一個愚人節的玩笑。當消息被證實後,各大平面媒體則迅速的做出了一個個紀念哥哥的專題。而筆者印象最深的是創刊不久的《新電影》雜誌做的數十個版面的紀念版,以充滿著深情、熱愛的文字緬懷了這位離世的天皇巨星;其次則是《看電影》雜誌的紀念文。

當年是紙質媒體的黃金年代,資訊不夠發達之下雖然文字內容可能會有些紕漏,但文字的質感充滿著作者的情感。相形之下,當下的不少文字則是以華而不實的文字,或者是較為廉價的資訊,替代了內心的真情。

相對於哥哥的突然離開,阿梅梅豔芳的告別則是一場“事先張揚”的事件。9月5日時因為備受香港媒體的困擾,梅豔芳召開新聞發布會,公開承認了自己的病情,但還是比較樂觀的表示有信心戰勝病魔。11月6日開始梅豔芳也在紅館舉行了告別演唱會,特別是最後一場時,眾多的音樂人、歌迷影迷到場,梅豔芳幾乎是用盡了自己的力氣來完成這場演唱會,看的不少人淚流滿面。

12月30日這一天,梅豔芳的時間永遠停留在了2003年,也停留在了40歲時。

2003年還有林振強、柯受良等的離開(2004年舉行的第2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上,主持人曾志偉開場白便是表示這是“非常沉痛”的一年,因為他們的離開),其中又以有“香港的女兒”之讚譽的阿梅的離開,最為讓人沉痛。

2003年以後,雖然香港還湧現出一些新的歌手、演員,但已經沒有了“芳華絕代”的天皇巨星。

無間道、無能男

“各位,一部成功的電影對於一個社會的經濟和文化的推動力是很大的,所以我們2003年的香港電影全力回歸社會、反映社會、影響社會。我們為了提醒大家要警惕禽流感我們拍了《金雞》,怕你不夠警惕我們還拍了《飛鷹》,為了提醒大家香港是男女平等的,我們拍了《大隻佬》,不是只有女人脫衣服才有人看的,男人脫衣服也很好看的……又為了提醒香港市民多點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我們拍了《地下鐵》,怕你不懂得下車我們又拍了《下一站……天后》……”

以棟篤笑揚名的黃子華,在第23屆金像獎上表演了這段數分鐘的單口棟篤笑,帶來了較為輕鬆的開場白,也帶出了十多二十部2003年的主要香港電影。

2002年聖誕檔上映的《無間道》,以約1800萬的優勢打敗了同期上映的好萊塢魔幻動作大片《哈利·波特與消失的密室》,更重要的是讓不少的香港電影人感受到了希望,貌似2003年的前景是一片光明。前傳《無間道2》及續集《無間道3》也被提上了日程,而2003年2月18日時,由邵氏兄弟有限公司、中國星娛樂控股有限公司等聯合投資興建的香港影城也正式動工,預計將在2004年六月完工。不過,3月份爆發的SARS疫情也帶來了不小的陰影。

《無間道2》在5月12日時舉行開機儀式,隨後進入了緊張的拍攝階段(《無間道3》則在8月22日舉行祈福開機儀式),並於10月1日正式上映。儘管製作周期比較緊張(前期拍攝+後期製作,又有準備《無間道3》的製作,趕在聖誕檔上映),又有《無間道》的珠玉在前,但毫不誇張的說,《無間道2》是香港回歸迄今最好的續集片,影片在《無間道》留下的有限空間裡,架構出了陳永仁的家族史、韓琛的成名史等,幾乎每一個人物都是十分的有血有肉,包括戲份不多的三叔(廖啟智飾演)等。

影片的故事開始於1992年,結束於1997年7月1日凌晨,黑幫龍頭倪坤被槍殺,看似沉默低調的兒子倪永孝繼位,開始了復仇之旅,而警方則安插臥底進入倪家,包括倪永孝的同父異母弟弟陳永仁……

影片的開場是明顯致敬了好萊塢經典黑幫片《教父》,但隨後的倪永孝分頭擊破想要不再交保護費的四大家族頭目的戲,則成為最為經典的一場“吃火鍋”戲,人物們劍張弩拔,但在倪永孝的幾個電話威脅之下歸於平靜。這既十分的考驗創作者的編劇能力、場面調度能力,也很考驗演員的情緒表達的表演能力。

影片獲得當年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攝影等十多項提名無疑是實至名歸,只可惜對手《大隻佬》太強,《無間道2》最終隻奪得最佳原創電影歌曲這個安慰獎。

《無間道3:終極無間》雖然打出了“八大影帝”合作的旗號,但也成為了這系列的最差的一部。演員非常的努力想要演好,但難以合拍,故事也故弄玄虛,第二年的金像獎上《無間道3》空手而歸也就在情理之中。

《無間道3》的唯一的優點,或者說比《無間道》、《無間道2》好的一點,就是結尾,被槍傷後的劉健明失去了言語表達的能力,似乎也失去了正常的意識能力,在輪椅上依稀的看到了多年前已經離開的May……

如果說,當年的《無間道》中劉德華扮演的人物還叫做“劉建明”,有著想要改變被韓琛掌控命運的野心,那麽,《無間道3》裡劉德華已經成為了“劉健明”,從“建設”的建變成了“健康”的健,最後的命運則恰恰是失去了健康,而“無能地”生活在無間地獄之中。

“無能男”是《無間道3》最後的人物命運寫照,也是這一年不少港片裡的男性角色的身份隱喻,典型的如《PTU》中林雪飾演的失槍警察,更典型的,則是古天樂扮演的幾部影片裡的角色:從春節檔《百年好合》裡的患有怪病的富豪洪飛虎,到年中《戀上你的床》裡X無能的警員形象代表人物神探高志強,再到聖誕檔車禍離世的小巴司機阿文,古天樂扮演的角色多多少少都帶有著無能的色彩。(即使是近年古天樂表演得到很多讚譽的《門徒》、《殺破狼2》、《貪狼》等影片中,古天樂依然一再演繹著無能為力的人物。)這也是香港人在2003年時的無力感,投射到影片裡的集體無意識吧。

Twins、《千機變》

“《下一站……天后》是2003年被忽視了的青春片,其實這是一部Kidult世代電影的代表作,最好看的馬偉豪,最可愛的蔡卓妍(阿Sa),最長不大的人物,最幼稚當浪漫的情節,全部無聲無息地在這一站到來了。如果新世代以Kidult性格自居自豪,那麽《下一站……天后》就最能夠刻畫這種心態。”影評人皮亞曾經如此的高度評價了這部《下一站……天后》。

如果說,2000-2002年這三年的香港女星,是從張柏芝到鄭秀文再到楊千嬅,特別是後兩位因為戲路比較接近,而時常被相提並論,其中鄭秀文在2002年時同時憑借《瘦身男女》、《鍾無豔》及《同居蜜友》三部影片獲得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提名,達到了電影事業的巔峰,而楊千嬅則憑借著《玉女添丁》、《新扎師妹》成為了新一代的喜劇女王的代言人。

那麽,2003年則是Twins在電影業上功成名就取代鄭秀文、楊千嬅的一年。

早在2000年時鐘欣潼、蔡卓妍就共同簽約英皇娛樂,並組成了演唱組合“Twins”,第二年正式出道並發行了同名EP《Twins》,後來發行了首張專輯《愛情當入樽》,她們並在年底獲得了“新城勁爆頒獎禮2001”的新人王獎;2002年1月她們發行了專輯《雙生兒》,又陸續獲得了“2001年度叱吒樂壇流行榜”的組合銀獎、叱吒樂壇我最喜愛的組合獎,第24屆十大中文金曲的最有前途新人女歌手獎。

這一年她們的新專輯《我們的紀念冊》備受年輕一代的歡迎,而單曲《戀愛大過天》則廣為流傳,在2003年的各大音樂頒獎典禮上她們也成為了最受矚目的焦點。

阿Sa在2000年時就參演了影片《自從他來了》,阿嬌的電影處女作則是2001年的《野獸學園》,但更讓受到關注的,無疑是隨著她們的音樂被廣泛流傳後,合演的《這個夏天有異性》、《一碌蔗》,前者票房近千萬,後者也超過400萬,更重要的是,這兩部影片裡她們飾演的人物,不再是鄭秀文、楊千嬅式的辦公室OL,或者大嘴笑姑,而是天真活潑可愛的青春少女,充滿著青春活力感。在人心不安的背景下,青春活力顯然要比單純的大笑更讓人覺得有希望。

於是,在世界衛生組織解除了SARS危機信號第二天上映的《千機變》,直接的以“The Twins Effect”為英文名,預示著這是一部屬於Twins的作品,影片也取得了超過2800萬港元的票房,獲得當年的華語片票房亞軍,遠勝於同年的《大隻佬》、《行運超人》、《百年好合》、《新扎師妹2》等。影片的成功固然帶有香港人打敗僵屍的集體無意識(契合了當時戰勝SARS後的港人心理),但更大的因素則來自於Twins。

而《千機變》的兩位幕後導演,則是林超賢與甄子丹。林超賢雖然已經憑借著《江湖告急》得到業內的口碑認可,但隨後的中小成本製作《走投有路》、《重裝警察》、《戀愛行星》,在逐漸低迷的香港市場裡表現平淡,幾乎淪為了一周遊;而他在槍械動作戲方面的超強能力,也還沒展示出來。

甄子丹則在自導自演的《殺殺人,跳跳舞》的失敗後前往好萊塢擔任了幾年動作指導,主要作品包括《刀鋒戰士2》、《上海正午2》等,反響並非很突出。想要看到《殺破狼》、《葉問》、《證人》、《線人》等代表性作品的,還要等到幾年後。

當然,這一年的香港電影,還有多部值得一看的作品,按照心目裡的佳作排名,個人最愛的十部是:

《無間道2》

《大隻佬》

《PTU》

《金雞2》

《無間道3》

《忘不了》

《下一站……天后》

《六樓後座》

《黑白森林》

《大丈夫》

今日福利 |在評論區留言,聊一聊15年來關於香港電影和流行文化,你忘不了的那些人、那些事,我們將擇優先挑選10位小夥伴,各自送一張《龍貓》的電影兌換券哦!

推薦 |“幕味兒”公號有償向各位電影達人約稿。詳情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