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醫生:飲食結構調整「拉低」食管癌發病率

根據市疾控中心的腫瘤監測數據顯示,腫瘤、循環系統疾病、損傷與中毒、呼吸系統疾病、內分泌、營養和代謝病、神經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精神和行為障礙、傳染病和寄生蟲病、泌尿生殖系統疾病是2017年無錫市死因前十位疾病,其中,腫瘤排在錫城居民死亡因素的第一位,佔33.76%,意味著超過1/3的死者死於腫瘤。最新的腫瘤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全市共有1.7萬人新診斷為癌症,1.1萬人死於癌症。這也意味著全市平均每天有47人被新確診為癌症,有31人死於癌症。

不同性別易患的癌症也有區別,其中胃癌是男性第一大癌,乳腺癌是女性第一大癌。具體來看,無錫男性惡性腫瘤發病率最高的前十位是胃癌、肺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食管癌、肝癌、攝護腺癌、胰腺癌、膀胱癌、腎癌、淋巴瘤;無錫女性惡性腫瘤發病前十位是乳腺癌、肺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胃癌、子宮頸癌、甲狀腺癌、肝癌、子宮體癌、食管癌、胰腺癌。從腫瘤死亡率來看,無錫男性惡性腫瘤死亡前十位分別是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胰腺癌、攝護腺癌、腦及神經系統惡性腫瘤、白血病、膀胱癌;女性惡性腫瘤死亡前十位分別為肺癌、胃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肝癌、胰腺癌、乳腺癌、食管癌、子宮頸癌、膽囊癌、卵巢癌。

【分析】

很多癌症發病都與「吃」有關

醫生:飲食結構調整「拉低」食管癌發病率

去除人口老齡化因素,無錫的癌症發病率相對平穩,略呈下降趨勢。「近年來最明顯的變化就是,結腸直腸和肛門癌的發病率呈現上升趨勢,但也有好消息,食管癌發病人群略有下降。」這樣的變化臨床醫生也有明顯感受,以前市民的飲食結構中,醃製食品和肉類佔比高,其中含有大量硝酸鹽、亞硝酸鹽等被確認的致癌物。隨著健康意識的提高,飲食結構的調整,如今,醃製食品攝入量減少了,蔬菜水果吃得越來越多,患病人數比早期有所下降。

事實上,很多癌症發病都與「吃」有關。肺癌與吸煙與被動吸煙高度相關,乳腺癌、卵巢癌與高脂飲食、富含雌激素的食物有關,甲狀腺癌與碘攝入有關,腸癌與吃得太精細有關,胃癌、肝癌與吃霉變、油炸食品有關,食管癌與吃得太燙有關,鼻咽癌與煙熏食物有關,宮頸癌與營養均衡有關。

40歲之後患癌風險急劇上升

癌症的發生、死亡與人口年齡結構有很大關係。一般醫學統計表明,人口結構的老齡化,將使癌症發生相對偏高。在無錫發病排前十位的惡性腫瘤中,40歲以前,腫瘤的發病率處於較低水準;40歲以後開始「抬頭」,其中50歲有較大幅度的升高;在70—80歲年齡組達高峰。市疾控中心腫瘤監測數據顯示,全人群各年齡組發病率中,胃癌和攝護腺癌的發病高峰位於75-79歲年齡組,乳腺癌的發病高峰位於55-59歲年齡組,甲狀腺癌的發病高峰位於35-39歲年齡組,而肺癌、腸癌、肝癌、食管癌、胰腺癌和膀胱癌的發病高峰均位於80-84歲年齡組。

通常腫瘤發病率高與人口老齡化等有關,但一些20多歲的年輕人患癌的案例也屢見不鮮。從錫城多家綜合醫院了解到,30歲的白領患肺癌、25歲女大學生得胃癌、22歲女大學生出現子宮肌瘤的情況都有。讓人擔憂的是,由於年輕人新陳代謝快,加上認識上不夠重視,一旦查出患有癌症,往往相對惡性度高、預後差、複發率高。

【調查】

「癌症家族」謎團怎麼解?

醫生:飲食結構調整「拉低」食管癌發病率

對於「癌症家族」謎團,有的癌症類型與基因缺陷有關,有一種稱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的疾病,很容易發展成為腸癌。醫療實踐發現,癌症有遺傳易感性,有家族遺傳的人患病的概率也相對高,在相同生活條件下的人群中,有的個體有更易發生癌症的傾向,例如乳腺癌、肺癌。「當然,癌症是否形成,還取決於精神因素、環境因素、飲食因素及生活習慣等諸多後天因素及外界致癌物的綜合作用,因此,還有一部分『癌症家族』和家庭生活習慣和環境有關。」劉超英強調,這些都是臨床醫療實踐的總結,癌症是一種多因素極其複雜的疾病,到目前為止,醫學界還沒有找到一種徹底根治的方法,最好的辦法就是科學預防。

【預防】

30%-50%的癌症完全可以預防

「腫瘤君」已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說到癌症,很多人將其等同於死亡,但癌症其實也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可怕。國際權威機構世界衛生組織、世界癌症基金會在總結大量研究證據基礎上提出,30%-50%的癌症完全是可以預防的,而最有效降低癌症發病率的辦法就是病因預防。

吸煙、飲酒為癌症最愛,煙草中含有許多被確認的致癌物,越來越多研究證實酒與胃癌、肝癌、女性乳腺癌等多種癌症相關,而且罹患癌症的風險隨著酒精攝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如果在大量飲酒的同時還大量吸煙,患癌風險會大幅提高,因此須盡量減少吸煙和飲酒量。已研究證實,有6個部位的癌症,包括結腸癌、絕經後期乳腺癌肯定與身體肥胖有關,特別是腹部肥胖與癌症風險增加密切相關,因此市民體重要控制在正常範圍內的偏低值,21歲以後保持健康體重是預防癌症的最重要方法之一,「中國成人理想體重範圍是18.5Kg/m2≤體質指數<24 Kg/m2」。另外,久坐是引起某些癌症以及肥胖的重要原因,而快步走等中強度運動可降低結腸癌、乳腺癌、子宮內膜癌等風險,大家每天至少應進行30分鐘的中等強度活動,避免諸如看電視等久坐習慣。

關注身體出現的癌症危險信號

醫生:飲食結構調整「拉低」食管癌發病率

對於如何科學防癌,提出幾點建議:飲食方面,多吃全穀物、新鮮蔬菜、水果和豆類;避免高熱量食物和含糖飲料,尤其是高脂、高糖、低纖維的加工食品;限制紅肉攝入,避免醃製、熏製、火腿等加工肉製品,避免發霉食品。飲食只是其中一部分,還要搭配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保持個人衛生習慣,預防與胃癌相關的幽門螺旋桿菌、與肝癌相關的肝炎病毒、與宮頸癌相關的人乳頭狀病毒等的感染。接種疫苗、根治感染可降低患癌風險。居室經常開窗通風,減少燃氣、氡氣、裝修材料中甲醛和苯的汙染。減少電離輻射,不要過度進行CT、X線等檢查。

「定期體檢,關注癌症危險信號。

建議,健康人群每年需進行一次健康體檢,若伴有腫瘤高危因素、腫瘤家族史等,癌症篩查體檢則必不可少。平時可以關注身體出現的癌症危險信號,如身體淺表部位出現的異常腫塊;體表黑痣、疣等在短期內色澤加深或迅速增大;身體出現的異常感覺,哽咽感、疼痛等;皮膚或粘膜經久不愈的潰瘍;持續性消化不良和食慾減退;大便習慣及性狀改變或帶血;持久性聲音嘶啞、乾咳、痰中帶血;聽力異常、鼻血、頭痛;陰道異常出血,特別是接觸性出血;無痛性血尿、排尿不暢;不明原因的發熱、乏力、進行性體重減輕,一旦出現及時診治。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