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二人轉的故鄉,竟是你未曾聽過的兩大王朝的龍興之地

文/傲骨迎風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撫順,位於遼寧省東部,毗鄰沈陽,為清王朝的發祥地,到近現代一度成為繁華的大都市。

玄菟郡治與高句麗發源地

1

遼東一帶的歷史,在史籍重出現較晚,由於當地的漢族人較少,文字記載較少。最早的記載大概就是戰國時期燕昭王派大將秦開(秦舞陽祖父)驅逐東胡,辟地千里,設立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

公元前108年,漢武帝滅衛滿朝鮮,設玄菟、樂浪、真番、臨屯四郡,後因漢朝統治力減弱,漢四郡統治範圍不斷的縮小,玄菟郡郡治也不斷內遷。公元前82年,郡治由朝鮮境內遷至高句麗縣(今撫順新賓滿族自治縣境內),隨著東北本土夫余穢貊民族的擴張,漢四郡逐漸名存實亡。

公元107年漢安帝重置玄菟郡,郡治在今沈撫新城的上伯官古城遺址,但不久後又被濊貊族系的高句麗奪取,直至公元238年司馬懿滅公孫淵才重置玄菟郡。但南北朝時期公元404年高句麗佔領遼東全境,該地區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公元前37年,高句麗人朱蒙建國,到公元前8年被才被西漢承認封為侯爵,朱蒙很可能就是《漢書》裡的“高麗侯騶”,於公元12年被王莽所殺(高句麗的歷史記載較少,並且多為後人附會,故以上為眾多說法中的一種)。

這個朱蒙就是出生在高句麗縣(即撫順新賓),是高句麗王國的開國君主,被後世尊為東明聖王,在朝鮮的歷史和神話中,地位極高類似於黃帝在中國的地位。

高句麗從一個小縣城不斷擴張,有著七百年的歷史,對中國的歷史影響深遠,尤其是隋唐兩朝對其多次用兵,然而其早期歷史卻撲朔迷離。從星星點點的史料來看,朱蒙也算是撫順歷史上第一個名人了,撫順新賓亦可算是高句麗國的發祥地。

滿清的福地

2

1384年明朝建撫順城,以“撫綏邊疆,順導夷民”,撫順即得名於此。明朝末年建州女真興起,1559年努爾哈赤生於新賓赫圖阿拉城,公元1616年正式建號稱汗,定都興京(今新賓赫圖阿拉城),1618年,努爾哈赤與內奸裡應外合奪取撫順,1619年,在今撫順東部爆發了著名的薩爾滸之戰。

薩爾滸之戰也是歷史課本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經典,明軍總兵力約11萬號稱47萬,後金兵力6萬,明軍總指揮楊鎬兵分四路準備合圍後金,努爾哈赤在探知明軍動向後,決定采取“憑你幾路來,我隻一路去”的集中優勢兵力逐個擊破的戰術,並且還用計策延緩各路敵軍到達的時間。

明軍各路軍本為各省抽調,還有部分朝鮮軍及海西女真葉赫部軍隊,各路將領爭功不和,加上八旗軍正處於戰鬥力最強的早期,因此這一戰明軍損失兵力約4.6萬人,元氣大傷再也遏製不住後金的擴張。

公元1644年,順治帝遷都北京,滿清成為全國的統治者,遼東地區作為龍興之地,清廷建柳條邊,對關內實行封禁,直至嘉慶以後封禁才漸漸廢弛,這才掀起來人口大遷徙的闖關東。在東北這片土地上漢人佔比激增,也帶來了更多的歷史記憶和口口相傳的故事。

因煤而興,因煤而衰

3

1915年(民國四年)撫順縣治所由撫順城移至千金寨,撫順迎來快速發展的時期。早在1901年,千金寨僅是一個10余戶的小村寨,後來俄國和日本先後在此辦廠開礦,大量掠奪該地區的煤炭資源,千金寨成了遼寧乃至東北地區最重要的幾大城市之一。

到19世紀30年代末,千金寨的人口達到了20多萬,僅煤礦職工就達到了3萬多人。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對撫順的煤進行了更深入的掠奪,在發現千金寨地下蘊藏著大量煤炭後,為了擴大開採區,強迫當地居民北遷,形成了新的撫順城市中心,這也是現在新撫區名字的由來。原來的千金寨則成了巨大的煤場,不複存在。

現在已經很難找到千金寨的準確位置了,上圖中黑色框的西露天礦和紅色框的東露天礦的既是千金寨開採煤炭後遺留的礦坑。上圖中藍色部分為現在新撫區範圍,上面的藍框為傳統意義上的新撫區範圍,下面的籃框為近年來行政區劃調整的劉山、南花園、勝利開發區等地區。

撫順煤礦預測儲量為15億噸,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是中國最大的煤礦,1962年產量達到峰值1830萬噸。今天撫順的西露天礦,曾是亞洲第一大露天煤礦,現在是垂直深度424米的“亞洲第一大礦坑”,礦坑東西長6.6公里, 南北寬2公里,總面積為13.2平方公里。

亞洲第一大礦坑

目前撫順的煤炭已有三分之二開採完畢,現有5.2億噸的煤炭地質儲量中,可采儲量僅為1.3億噸,目前每年煤炭產量已不足300萬噸。

經過100余年的開採,撫順這座因煤而興的城市也留下了巨大的傷痕——總面積57.8平方公里的地質災害區。沉陷區和礦震是撫順市特有的地質現象,據說撫順市區地下二三百米的大部分都因為挖煤而掏空了,因此受災地區地面就會下沉,有的地方還會有地下水返上來,有的地方一兩年內房屋等建築就會全部沉入地下,好多地區因此只能蓋一兩層的簡易房。

沉陷區已經部分沉入地下的民房

一度也是個大城市

4

1949年後,撫順作為遼中南的東北老工業基地,地位一度很高,當時全國共有11個直轄市,分別是北京、沈陽、鞍山、撫順、本溪、上海、南京、武漢、廣州、重慶、西安,後來陸續增設了天津、旅大(1981年改稱大連市)、哈爾濱、長春。

從這可以看出遼寧的歷史地位,從現在遼寧的行政區劃來看,前五大城市沈大鞍撫本都是直轄市,第六的丹東和第七的錦州分別是遼東省和遼西省的省會,1954年行政區劃重新調整才有了現在的遼寧省。

撫順作為遼中南的石化裝備製造業基地,以兩鋼一鋁和撫順石化等大型國有企業,在改革開放前一直儼然是大城市。撫順的人口一直到80年代都在全國前20以內,城市GDP排名在改革開放前也在20上下(改革開放前中國未採用西方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

今天的撫順已經沒有昔日的輝煌,但是城市化程度已經很高,與大部分三四線城市相比,城區面積和城市發展算是相當好的。

2017年全國城鎮化率排名,遼寧位列第六,去掉前三甲的直轄市北京天津上海,僅次於GDP前二甲的廣東省和江蘇省,而經濟發展卻遠遠不能匹配,可見當年“共和國長子”時代投了多少資源進去。

作為資源枯竭型城市,撫順也在積極的探求轉型,利用滿族文化、森林氧吧等旅遊資源大力發展旅遊業,期望在將來再續其昔日的榮光。

歷史的痕跡

5

據說到撫順必做的四件事是“上高山、下大坑、進監獄、學雷鋒”,此外還有大夥房水庫(也有將游水庫作為四大景點之一的另一種說法)、赫圖阿拉城、清永陵等名勝古跡。

上高山:即高爾山,此山一百五十米,在山頂可以俯瞰撫順市中心全貌。山頂有一遼塔,建於公元1088年,塔身八角形,九級密簷,通高14.1米。在八面塔身上各有深約15公分的長方形佛龕,上有磚雕寶蓋,龕下有飛天拱托,各自組成一幅完整的浮雕圖案。山腰處還有一處觀音閣,相傳為明朝所建。

高爾山

下大坑:即前述的西露天礦大坑,目前礦坑周邊已經設立了多處觀景台,可以飽覽亞洲第一大露天煤礦的神奇景觀。

進監獄:即撫順戰犯管理所,先後關押975名日本侵華戰犯,中國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等71名偽滿洲國戰犯,還有354名國軍將領。都說清王朝是興於撫順、終於撫順,指的就是溥儀於撫順戰犯管理所的“改造”。

學雷鋒:即撫順雷鋒紀念館,主要由雷鋒碑、事跡陳列館、雷鋒墓組成,因為雷鋒死在撫順,所以撫順號稱是他的“第二故鄉”。

大夥房水庫:1958年建成,總蓄水量21.8億立方米,當時為全國第二水庫。傳說為唐朝薛仁貴征東埋鍋造飯的所在地,故名“大夥房”。在大夥房水庫的東北部有元帥林國家森林公園,佔地面積6959公頃,為張學良夫婦等人為其父張作霖修建的空墓陵園,於1929年動工興建,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輟工,雖然張作霖最終並未埋葬於此,但這個陵園規模也是非常巨集偉。

清永陵:陵內葬有努爾哈赤的六世祖、曾祖、祖父、父親、大伯父與五叔,與努爾哈赤的福陵(沈陽東陵)、皇太極的昭陵(沈陽北陵)並稱清關外三陵。永陵在啟運山南麓背風朝陽,相傳為滿清的龍脈所在地。啟運山從頭到尾高低起伏共有12個山包,對應清朝的12位皇帝。按照統治時間順序,康熙、乾隆、光緒在位時間長,所對應的山包就高大;雍正、鹹豐、同治在位時間短,所對應的山包就矮小,而到了末代皇帝溥儀對應的山包恰為龍尾,山勢最低矮以至成為平地。

赫圖阿拉城:被稱為清朝第一城,後改成興京。主要景點有:努爾哈赤出生地、汗王井、汗宮大衙門、汗王寢宮等等。從這裡的滿族民俗博物館、滿族民俗博物館,以及皇帝登基等表演,是了解滿族歷史文化的好地方。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