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破冰行動》啟示:創作需要返璞歸“真”

最近,《破冰行動》網絡熱播,取得了點擊口碑雙豐收,對《破冰行動》的好評大都集中在劇情燒腦,一環套一環,狼人殺,人物關係錯綜複雜,演員表演到位等等,甚至稱讚其為掃毒版《人民的名義》。當然網絡上也有一些該劇的負面評價,但這種挑刺更多的是一些細節層面的問題和對更高品質的期許。

但是瑕不掩瑜,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破冰行動》為我們近年來電視劇的創作,指出了一條正確的道路,那便是創作需要堅持返璞歸“真”。

什麽是創作的返璞歸“真”?何為“真”,又如何“真”?

尋“真”

眾所周知,《破冰行動》改編自真實的掃毒案例——雷霆掃毒汕尾行動。2013年12月29日凌晨4點,廣東警方出動3000余警力,對陸豐涉毒嚴重的“第一大村”博社村開展“清剿”行動。

正是基於這樣一個真實的案例,給劇本的創作提供了大量豐富的真實細節,例如博社村 “家族式運作、產業化經營,地方性保護”特點,不法分子長期瘋狂作案、詭異逃避偵查甚至集體暴力抗法等,這些大尺度而又真實的細節都在劇本中得以還原,也因此讓觀眾聯想到了《人民的名義》,因為它們背後的邏輯都是相同的,都有著真實的案件和人物,而這些真實的細節又讓劇本變得富有新鮮感、真實感,從而提升作品質感。而其他同類型的涉案劇,由於缺乏真實案例或者調研,導致大多細節全憑創作者想象,有時甚至為了片面追求娛樂性而忽視了現實邏輯和細節。

因此,返璞歸“真”的第一步便是:尋“真”。所有的創作都要基於現實,或真實案例,或源於生活,挖掘典型、真實可信的故事人物、事件,提取豐富有趣的真實細節。

而這看似簡單的第一步,卻在當下卻被大量影視作品所忽視,導致眾多娛樂化、快消化的作品充斥螢幕。

立“真”

返璞歸真第二步:立“真”。在選擇了真實案件作為故事背景之後,接下就要讓觀眾相信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靠的就是塑造起一個個有血有肉、性格鮮明的人物。在《破冰行動》的故事中,每個人物都有著豐富的前史設置和細節表現,不僅能夠幫助觀眾了解人物動機、理解人物作為,更能夠迅速建立起觀眾對人物的感情。當觀眾寄情於角色之時就是他們全身心投入追劇的開始,於是人物命運就能夠牽動著每一個投注感情看劇的人,社交媒體上此起彼伏的“自來水”式安利,劇情頻頻引起討論,再到最後趙嘉良犧牲直接衝上了微博熱搜第一,這些都是觀眾投入到了劇情中的表現,他們願意相信自己所看到的,願意為劇中人物動情,那便是劇作者的成功。

在劇本層面就打下了良好的“立真”基礎後,選擇合適的演員更是重中之重。除了老戲骨吳剛、任達華外,黃景瑜等年輕演員的表現也可圈可點,大多數演員能比較準確地把握住劇中人物的心理動機和行為模式,形神兼備地完成合情合理的塑造。《破冰行動》在畫面構圖、編導演剪、服化道音、人物造型等多方面體現出精品化的製作,從硬體條件上也保證了劇目的可信度,從而讓觀眾折服、信服於故事。

歸“真”

返璞歸真第三步:歸“真”。所謂歸“真”,便是指回歸創作者的初心,創作者的所思所想,所要創達的價值觀,立意和格調。

《破冰行動》能夠讓觀眾聯繫的《人民的名義》,也是因為兩者都是講述維護普通人民的利益與安全的故事,都是崇高可敬的職業。

回到《破冰行動》,它塑造了一群真實可愛的緝毒警察。根據網絡報導,在中國緝毒警察死亡率是一般警察的4.9倍,平均每年有362名緝毒警察死亡,幾乎一天犧牲一名。而其中年齡最大的68歲,最小的才18歲。

有別於《白夜追凶》、《暗黑者》這類涉案劇,雖然都呈現了充滿懸疑與生死危機的強對抗案件,但《破冰行動》明顯有著更高的格局,它真正展現了我們警察乾警的偉大形象,為保護人民群眾利益而犧牲自我的崇高品格,和堅決打擊各類黑惡勢力的必勝信念,與此同時也讓普通觀眾們看到了毒品的危害。

真正的好作品,並不是一味的追求獵奇,迎合觀感刺激,它更需要的是展現對現實的關照。在如今越發浮躁的影視劇市場,我們希望能有越來越多如同《破冰行動》一樣的作品,回歸初心,回歸真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