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看完這部傑作,就請別再交智商稅了

電影是最親民的藝術。

沒有過高的審美門檻,沒有高昂的收藏花費。

一張電影票,就能讓我們領略巧思的故事、精彩的表演、動人的攝影、美妙的音樂多重享受。

與此相反。

繪畫、雕塑、建築等藝術類型,常常使人摸不著頭腦。

很少有人能說明白,一張滿是塗鴉的畫作,到底憑什麽就賣出了天價?

對於不理解的東西,我們往往一廂情願地歸結為「高大上」

但事實或許並非如此。

藝術其實也可以充滿暗黑與荒誕——

《亡命大畫家》

Mi obra maestra

這個片名,乍一看充滿了網大氣質。

但其實人家有一個更正常的名字,《我的傑作》

出自於一個非常傑出的導演,加斯頓·杜帕拉特

三年前,這位阿根廷導演以一部《傑出公民》驚豔亮相威尼斯電影節。

影片講述了一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衣錦還鄉」,經歷了種種尷尬與衝突的故事。

在虛實相生的重重反轉中,完成對人性的犀利拷問。

立足現實,又不乏黑色幽默

這一次,導演再一次將眼光投向了藝術領域,對準了知識分子。

與上一部電影中功成名就的作家不同,這次的主角,是個過氣又落魄的貧窮畫家

倫佐,一個性格乖張、憤世嫉俗的老頭。

年輕時,他的畫作也曾備受追捧,一度聲名遠揚、日進鬥金。

但隨著藝術潮流的發展,不願向大眾品味妥協的他,逐漸被世人遺忘。

已經有十多年沒有再賣出過一幅畫。

日子貧困潦倒,租住在一個狗窩似的房子,還欠了房東八個月的租金。

即便如此,倫佐仍維持著藝術家的傲慢與張狂。

才氣很高,脾氣更大

品性甚至稱得上糟糕。

有年輕女孩跟隨他學畫畫,他毫無一點為人師表的自覺。

趁勢佔人家便宜。

有學生遠道而來、登門求教。

他耍著花樣欺負人家,把對方當苦力般指揮的團團轉。

末了卻表示,「你不適合學藝術」。

順道單方面把學費從五百上漲到兩千五。

更誇張的,是他上餐廳吃霸王餐。

還理直氣壯地告訴服務生——

「我是不會付錢的,但麻煩再給我上一杯你們好喝到爆的白蘭地。」

給出的理由是:

他作為藝術家,已經為狗屎社會奉獻了五十年,並且他的到來提升了這家餐廳的檔次。

是不是很厚顏無恥、無理取鬧?

但即便是這麽離譜的他,也有一個不離不棄的摯友。

阿圖羅,一個成熟圓滑的畫廊主人。

在倫佐還很年輕的時候,就擔任了他的經紀人。

由於早年倫佐在成名後沒有選擇另攀高枝,阿圖羅一直記著這份情。

哪怕倫佐回回將他氣到吐血,也仍想著拉好友一把。

有回,有個企業家上門求畫,說要購買一件裝點公司門面的藝術品。

阿圖羅繞過了所有安分守己的畫家,為離經叛道的倫佐爭取到了這次機會。

可結果呢?

對吸血資本家一萬個瞧不上的倫佐,卻暗中在畫作上添加了侮辱性圖案。

揭幕式當天,阿圖羅深情介紹完畫品。

面對的就是如此難堪的一幕。

這下兩人的友情徹底玩完。

可以說,假如沒有藝術家的身份做掩護,倫佐完全就是一個無恥混蛋。

然而這個混蛋,恰恰又是活得最明白的

阿圖羅對倫佐抱怨他的畫已經過時,不符合現代化的藝術審美。

倫佐二話不說,提著一把槍就來到畫廊,對著牆上自己的畫「砰、砰」兩槍。

留下一句:

「成了,現代化了,把它賣給那些想買它的低能兒吧。

毫不顧忌一邊被嚇到說不出話的女買主。

毒舌的倫佐也總是金句頻出。

把那個被可憐「戲耍」的男學生崇拜得一愣一愣的。

「你的表現說明你嚴肅,始終如一,並且十分謙虛,而這些本質不能幫助你成為一個藝術家。

一個成功的藝術家,得富有野心、自私自利。

做藝術是因為別的都做不來,算是某種殘疾。

果然真正的高級黑,是連自己都不放過啊。

他還將工作比作奴隸製,拷問世人:

上班到底是為了什麽,就為了買東西?為了度假嗎?

絕大多數的消費都是人為製造的欲望;

度假是因為你正在工作才會想要的閑暇。

背離初衷的工作,就是徒勞無功。

說得香玉都有些懷疑起人生來。

倫佐本是視名利為糞土的。

不過後來他還是成名了。

實現的方式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大家應該都聽過,藝術界有條不成文的共識:

藝術家只有在死後,作品才值錢。

為此,阿圖羅動上了歪腦筋。

他鋌而走險,與倫佐共同炮製了一樁詐死的戲碼

果不其然,倫佐自殺的消息一放出,大眾對他的印象立馬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配合他過往放蕩不羈的人生經歷,就更被美化為一個藝術傳奇。

畫廊裡,擠滿了前來悼念、緬懷倫佐的人們,即使他「生前」無人問津。

大廳播放著倫佐「遺留」下的視頻。

那些原本不合時宜的宣言,現在聽來也顯得振聾發聵

不僅如此,倫佐的畫作更是價格飛漲

原本一副賣五千美金還要被討價還價到三千五的畫,如今直接被炒到了十幾萬。

大畫商也忘了曾經對倫佐的不屑一顧,花大價錢也要參與進對他作品的展覽與銷售。

阿圖羅在人前推銷、炒作著「遺作」,倫佐在人後源源不斷生產著名畫。

看似天衣無縫的配合,終究還是會有漏洞。

計劃發展到這個地步,正逐漸走向失控的邊沿......

整部影片誇張中又帶著寫實。

畫家、評論家、經紀人、大畫商之間的關係,被描摹得入木三分。

值得一提的是。

電影的編劇安德烈斯·杜普拉特,不但是導演的弟弟,同時也擔任過阿根廷國家藝術博物館的館長

正是因為對藝術品行業的了如指掌,他才能以最輕鬆幽默的筆調,寫出這樣一個辛辣諷刺的故事。

更有趣的是。

在這部電影上映不久,現實世界中真的發生了一件類似的事情。

英國塗鴉藝術家班克西有幅名畫《女孩與氣球》,在蘇富比拍賣會上拍出了104萬鎊的天價。

可就在拍賣人一錘定音的時候,畫框裡的畫突然「自毀」,引得現場一片嘩然。

原來,班克西早在多年前就在畫中安裝了碎紙機,就為了防止畫作有一天被拍賣。

他於是就在拍賣現場,在成交那一顆按下了遙控器。

但比畫家本人毀畫更驚奇的是,他不但沒有被追究責任,《女孩與氣球》的價值甚至還上漲了50%。

不討論班克西此舉的用意。

同樣一幅畫,因為有了一段好聽的故事,價格就迎風上漲。

這背後的意味,這不是跟行銷異曲同工嗎?

畫作沒有一厘一毫的改變,僅因為畫家的離世,命運就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公眾欣賞的到底是藝術本身,還是藝術的「傳奇」呢?

這種奇妙的心理,遠不止發生在遙遠的藝術界。

紛繁複雜的互聯網,其實每天都在上演著同樣的事情。

舉個典型的例子。

今年4月,巴黎聖母院大火,不少國內網友發微博表達了名跡被毀的沉痛心情。

但這其中也混雜了不少令人哭笑不得的言論。

什麽「今夜,我們都是阿莫西林」、「阿司匹林失去了心愛的姑娘」。

還有「民族主義者」趁機冒頭,指責大家不該為八國聯軍之一的法國傷心。

有人借此機會「炫富」了,表示自己去過圓明園,後來被燒挺可惜的......

他們並不是真的在意藝術的被毀。

而只是借此給自己刷存在感,本質上還是娛樂與消費。

歸根究底,對藝術的追捧,對偉人的緬懷,很多時候不過是一種附庸風雅。

人人都在追求與眾不同,希望高人一等。

但最後,不過都是庸眾的一員。

點個「在看」,不要再交智商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