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關於《長安十二時辰》你不得不知道的事,歷史虛構傻傻分不清楚

《長安十二時辰》自開播已來,對其褒貶不一,但是如果細品,其中的道理卻是讓人心中不得不感到讚同。

018bee59ce47fea80121ae0c009c36.jpg@1280w_1l_2o_100sh.jpg

令人印象深刻的則是在新播出的劇集中,李必說的那句話:要守住自己的規矩,是要付出一定的代價的,而這個代價,也不是人人都能捨得的。

捕獲.PNG

張小敬為了自己心中的規矩,不願為了討聖人歡喜而捨棄那萬千將士,卻落得一個被調西安,不得重用的下場。可是他不願意用人命換功勞,有錯嗎?沒有,他只是堅守了自己心中的規矩,可是這在一群想要功名利祿的人當中,在那個年代,卻顯得有一絲可笑”。

捕獲1 (2).PNG

在現在這個年代,與別人觀點做法不同,你就是鶴立雞群,你就會被孤立,被排擠,在學校,在公司,在整個大社會,這樣的現象仍存在著。記得一句話:真理總是掌握在少數人手上。當然,還有人說:少數服從多數。

捕獲1.PNG

雖然兩句話各有道理,但是總覺得真理還是掌握在少數人手上”是更有道理的,因為少數服從多數中的服從二字,就說明了你要捨棄自己的想法,放棄自己的觀點,去依附、附和大多數人,可是誰又能保證他們的觀點就是對的呢。

20180623141108_hfhpg.jpg

細品《長安》,真的是處處是金句,記得郭將軍在提及何監之時,說過這樣一段話:這個老頭有些意思,我與他相識三四十年,前面聊得也動感情,可是總覺得,不熟。

捕獲2.PNG

聽到這裡是大家是否有心中有這樣的感覺,其實在身邊的所謂老友,有時也會讓你有同樣的陌生感,你們可以無話不談,但是就是覺得有一股距離感在你們之間牽扯。

捕獲3.PNG

觸及內心的台詞,雖看似與看者無關,卻絲絲入扣,扎入你心,讓你也有著同樣的共鳴感,想替李沁回答郭將軍最後的問題:不知道你是什麽感覺?問李必,也問自己。

看完新更新的劇集,其實有不少網友疑問,為什麽龍波會如此迫不及待的想要摧毀大唐,他真的有那麽恨嗎? 

捕獲5.PNG

其實看完劇情你就會發現,龍波對大唐的恨,像網友朋友說的全部是為了自己,當然,有一部分原因是朝廷無望,辜負自己的期望,所以也不願再效忠朝廷,幫助突厥人一起使大唐覆滅。

t01ca73fd9c2e96d648.jpg

可是其實大家都忽略了一個很大的原因,那就是龍波姐姐的死。其姐被縣官侮辱,並害死了一家人,龍波想要報官求懲治,卻忘記了“官官相護”的這個道理,最後申告無門,卻始終咽不下這口氣。

2020-hzfekep9057874.jpg

話說龍波與張小敬原本都是大唐將士,可他們幫助大唐守住邊防要塞,損傷兄弟,可朝廷卻把他們寥寥打發,再加之上邊所說龍波對於自己姐姐的死痛心疾首,把這一切過錯都歸結於是朝廷昏庸,風氣敗壞,所以到最後才徹底黑化,與張小敬,曾經的好戰友背道而馳。

t01d7b3b42cdca7f8cc.jpg

而在新劇集中,讓網友感到疑惑的還不止一點,徐賓為何明知危險,還和陸三一同前往?這就是傳說中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6.PNG

其實不然,從前面的劇情中大家可以發現徐賓是非常欣賞張小敬的,他們是朋友,是知己。從劇中可發現,徐賓的人設其實是內斂,朋友不多。但是他之所以和張小敬來往頻繁,那是因為他欣賞張小敬的為人。所以在所有人都懷疑張小敬時,他依然是支持他的。

捕獲7.PNG

有的網友會問:你說這麽多,和徐賓為什麽和陸三走有什麽關係嗎?”當然有。在被李必發現徐賓和和張小敬認識後,徐賓就應該可以想到,他會被李必監視,但是他仍然隨他去了,所以從此處可以斷定,徐賓是故意讓李必跟去的。

10.PNG

這時候有的網友就會說:他是傻子嗎?明知道被監視還這麽去做。”其實徐賓之所以想讓李必看到他在做什麽,可以獲得李必的再度信任。

捕獲8.PNG

而事實證明,李必看到他後,把他帶回了靖安司,他重新獲得信任。李必明說是讓他歇歇,實則應該是讓他暗查內奸,這樣則可以一舉兩得,即獲得信任,又可以通過查內奸而幫助到張小敬,所以說徐賓這一步險棋走的並不是沒有道理。

9.PNG

在觀看過《長安十二時辰》後,相信網友朋友會發現裡面很多人物都是真實存在的,比如:賀知章、元載、姚汝能、崔器等人,都被搬進了劇中,那麽難道這件事在唐朝時期真的發生過了嗎?

t01edde114bdb4ef03e.jpg

其實不然,小說《長安十二時辰》的構思最初來源自於知乎上的一個問答如果你來給《刺客教條》寫劇情,你會把背景設定在哪裡?

11.PNG

所以馬伯庸便因此信手寫了一段遊戲劇本:俯瞰長安城,一百零八坊如棋盤般排布,晴空之上一頭雄鷹飛過。而這信手寫下的一句話,最後卻成了《長安十二時辰》開頭的雛形。

所以,觀眾們所看到的劇情,與歷史並無關聯,只是作者馬伯庸虛構出來的。比如李必,大家都知道歷史上唐朝確有李沁一人,可劇中卻改名為李必,其實就是為了區分現實和歷史的。

t0164c2469663912508.jpg

《長安十二時辰》播出這麽久,有不少人都再說劇情叫人看得很,不過這個累指的倒不是說氣氛壓抑,也不是說它劇情拖遝,而是說《長安十二時辰》的剪輯讓人看得很累。

《長安十二時辰》的剪輯一直在小細節中跳來跳去,可是就像是想讓觀眾自己去發現,破案一樣,可是卻忽略了太過密集的細節拚湊,也會造成一定的製造認知困難,到最後雖然觀眾弄明白了,但是已經有些細節疲勞,所以並不會產生那種感慨編劇安排之巧妙的地方。


017f2859ce42cda80120446308bc35.jpg@1280w_1l_0o_100sh.jpg不過一部劇看到現在,還是感慨馬伯庸馬親王的腦洞,雖然翻拍為電視劇無法完整地將原著中的細節全部還原,但是還是可以打95分的,剩下5分就是一些小細節上扣的分。

畢竟文字的魅力就在於它的表述讓人沉淪,可是在鏡頭表現中,卻無法訴說,也就讓有些情節看起來沒有原著中那麽完美,不過人無完人,劇無完劇,還是可以看得出導演和整個劇組的努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