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浙報點讚!這個海寧挑土工如何“煉”成文物修複師

6月28日,《浙江日報》人物版刊發《周建初:挑土工“煉”成文物修複師》一文,全文如下:

最近,周建初一直在海寧市袁花鎮的一個小村莊裡忙碌,那裡剛剛發掘出一個距今2000多年的漢代墓葬群。“一到考古現場,我整個人就興奮起來,好像30多年前一樣。”周建初說。

17歲那年,周建初第一次扛著鐵耙,隨著浙江省考古隊在自家村子裡進行考古挖掘的時候,他沒有想到自己會和考古打一輩子交道。當時,他連“考古”兩個字的意思,都沒有弄明白。

30多年裡,周建初堅守在考古現場,一點點剔除文物上的泥土,還原歷史現場,尋找那些被湮沒的文明。與此同時,他也成就了自己的精彩,從一名只能打打下手的挑土工,成長為一名修複了3000多件文物的專業文物修複師。

結緣

“我想跟著考古隊去看看世界”

周建初的家,在海寧市周王廟鎮星火村。1988年的夏天,這個小村子裡發生了一件大事情:磚瓦廠取土製磚時,竟然挖出了許多罕見的東西。很快,這個消息被匯報給了海寧市博物館。同年9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隊進駐星火村展開搶救性發掘。

考古發掘需要找人幫忙挖土挑泥,剛剛初中畢業、在家務農的周建初,覺得這是個不錯的活,就去報了名。帶上從家裡拿來的土箕、扁擔、鐵耙,周建初跟著省考古隊挖了一個多月。

周建初回憶,每天挑土6小時,單趟將近30公斤,工費每天4元錢,一天下來,肩膀皮膚磨破了大半。幾天后,年輕的挑土工所剩無幾,他卻留了下來。

這成為了周建初參與的第一個考古項目——海寧荷葉地遺址。該遺址內,清理出良渚文化墓葬16座,隨葬品有琮、璧、鉞、石锛、石犁和陶器等共380件。

省考古隊離開星火村前,時任省考古隊隊長劉斌想招募幾名能乾的少年培養成考古隊的技術工,他看中了周建初,小夥子踏實能乾肯吃苦。“當時村上的年輕人都不願意去,離家遠而且工資不高。”但是周建初心動了,“我沒啥別的本事,好奇考古這個工作,還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1988年10月,周建初坐上省考古隊的吉普車,到了位於杭州市瓶窯鎮的省考古所工作站,成了10多名考古技工中的一員。

突破

“挖了5年土才學會辨認墓葬”

初到省考古所,僅有初中文化水準的周建初既感到驚喜,又惶恐不安——自己連文物名稱都認不全,更別提挖掘和複原了。

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在老師傅們的帶領下,周建初開始學習修複文物,在凌亂的陶片中尋找可以對接的陶片,進行黏合。“這活講究的是細心、耐力和經驗,必須把握弧度和位置,稍有偏差,器物就合不起來。”面對缺腿斷耳、破裂不堪的珍貴文物,周建初深深感到自己的責任重大,不敢有絲毫的馬虎與懈怠。

畫圖是周建初學習的另一道難關。“發掘出來的器物,我們要用線圖來記錄。它的厚度、內部結構、質地、瑕疵等等,都是照片沒辦法展現的。”說到這裡,周建初翻出了一本工作日記,向記者展示了其中的一小幅圖,“雖然看上去只有幾筆,但線條的粗細,圖案的尺寸、器物的紋理都要畫清楚,這需要很長時間的磨練。”

一邊學習,一邊實踐。每隔一段時間,周建初就會跟著省考古所的領隊去全省各地參與考古發掘工作。“辨認跡象是考古發掘中的關鍵環節。一旦判斷錯誤,會使古文化遺址的研究價值大大降低。”周建初說,辨認跡象要依靠土質、土色和細微的遺物顆粒來辨識,而且要選擇合適的光線多次辨認。

這是一個嚴謹又耗時的過程,短則半天,長則一天甚至幾天。“我挖了5年土,才漸漸懂得如何辨認出哪些跡象是墓葬,哪些跡象是灰坑。”周建初介紹,灰坑就是古人的垃圾填埋場,而碰到墓葬等重要的跡象,就要仔細地清理。

野外考古工作是個磨人的活,清理墓葬,需要趴在坑邊清理,一趴就是一兩個小時,腰酸背疼是常事。但遇上下雨天,得了空,周建初就會窩在一旁,開始修複文物、總結記錄。“我們發掘的大部分遺址都是新石器時代的,因為年代久遠,極易損壞,修復工作繁重。”

憑著一股好學的勁,周建初在文物修複上開始小有突破。“老師傅們傳下來的,都是用環氧樹脂和固化劑等材料修複陶器,膠住後放在沙盤裡。這種化學材料要過24小時才能使兩塊陶片黏合牢固,耗時長。”後來,在桐鄉新地裡遺址發掘時,周建初開始嘗試用502膠水修複陶器。

不過沒想到,剛開始,周建初就遇到了難題。“陶器剛出土時很潮濕,得先把陶片晾乾。泥質陶片之間縫隙比較大,用502黏不上去。”周建初沒有氣餒,他在反覆實驗後發現,用泥末碾成粉,塞到縫隙裡,再用502膠水就能黏起來。

令周建初最有成就感的,就是其中一件碎成300多片的陶器。“普通陶器只有30多片,但那件陶器的陶片只有手指甲蓋那麽大,而且質地很酥松,手稍微用力就會變形。”周建初前後花了一個多星期才終於將它修複完成。

看似微小的改變,卻帶來了大影響。桐鄉新地裡遺址一共出土了上千件文物,考古隊邊發掘邊修複,前後花了8個月。如果用環氧樹脂老辦法修複,四五年都沒法完成。這個項目,後來被國家文物局評為田野考古三等獎。

恆心

“在考古界我還只是個小學生”

2003年,周建初回到家鄉,入職海寧市博物館。“因為缺少正規科班教育,我感到自己的知識很貧乏。”周建初最怕的就是遇到文言文,“尤其是不斷句的,讀起來那叫一個吃力啊!”

周建初決定惡補自己的專業技能。工作之餘,一有空他就開始在博物館裡摸家底,翻閱各種古典書籍。“我很感謝年輕的時候跟著省考古隊南征北戰,從專家們身上,我不僅學到了許多知識,更學到了鑽研的勁頭。”

專業知識少不了,實踐技能也很重要。“真正下到考古工地上,靠的就是經驗和細心。”周建初記得,有一次他和同事們在斜橋金石墩遺址,發掘出了不少的玉珠。“最細小的玉珠僅兩毫米直徑,要命的是玉色還和土色近似,用竹簽清理時也得十分仔細,否則玉珠就會連泥土一起帶出,被遺漏丟失。”

日積月累,周建初在工作中開始可以獨當一面。2014年,周建初被派往海寧市文物保護管理所鹽官文保部,擔任部主任。他的工作更忙了,除了要去考古工地發掘,還要整理大量的文史資料和文物修複、研究、保護等工作。

“這些破石頭,值多少錢啊?費那麽大力氣,又拿不到多少工資。”許多親友都對周建初很不理解。“但我覺得很滿足。”周建初說,沉浸在考古中,就像跨越千年,在和古人對話,是精神上的愉悅,與物質層面的滿足很不一樣。

所以,周建初從來沒有停止過學習、鑽研。“文物修複看似只是修修補補,但要把工作做好,歷史、地理、天文、地質等各方面都要略知一二。”他笑了笑,“在很多考古界的老師們面前,我其實還只是個小學生。”

考古這一行,周建初一乾就是30多年。他先後參加了各類遺址考古項目30多個,在海寧新發現20多處古文化遺址,累計修複文物3000多件。他說自己最幸福的時刻是和家人、朋友們在博物館參觀時,指著展品自豪地說:“這是我修複的!”(本文源於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