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王鶴:在航天器上“繡花”

馬維維 王磊

嫦娥探月、北斗組網、火箭飛天、衛星遨遊……剛剛過去的第四個中國航天日,我們看到了中國航天夢想實現的腳步越來越近。

在航天科技發展過程中,離不開各種先進的電子設備,而各種複雜電路的製造都離不開一門“手藝”——手工焊接。在一台航天電子設備中,有成千上萬個手工焊點,而一個焊點的失效就可能導致整個任務的失敗。在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就有這樣一位80後的“工匠”王鶴,從事手工焊接15年,經她親手焊接的各類線路板達十萬餘塊,參加航天型號任務三十多項,她完成的近百萬個焊點中,沒有一個不合格。

2004年,剛剛走出校園的王鶴就走上了手工焊接的崗位。進入長春光機所後,開始在電裝工藝中心從事航天PCB的手工焊接。王鶴介紹:“PCB中文名稱叫印製電路板,是電子元器件的支撐體,它如同航天器的大腦,我的工作就是要把元器件焊接到電路板上,並保證其滿足國際最高標準要求。”

航天器的第一要點是“高可靠”,由於發射之後不能進行維修,運行環境極為複雜,只要有一個微小失誤,都可能導致數百萬甚至上億元的重大損失,因此不容許有一點疏忽。“普通的焊接就像是縫衣服,而航天焊接猶如繡花,不但要考驗焊接點的好壞,還要考慮焊接後能否承受嚴苛的環境試驗考核。”王鶴說。

2006年,王鶴的航天首秀就是“天宮一號”上兩台光學相機的研製。周期緊張、經驗不足,讓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王鶴回憶道:“其中一塊成像電路板最為複雜,有上千個器件、七八千支管腳。好在有老同志教給我們很多航天焊接獨有的工藝技術,才圓滿完成了任務。”

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與努力,讓王鶴成長為航天手工焊接領域的佼佼者。一次,某型號任務電路板上多個焊盤脫落,不僅上百萬的設備面臨報廢,項目的進度也將嚴重拖期。緊要關頭,王鶴挺身而出,用了兩天兩夜的時間鑽研出返修工藝,最終將PCB修複完好,避免了型號任務的重大損失。“焊接工藝過程不能檢驗,所以除了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熟練的焊接技術之外,經驗和手感尤為重要。”王鶴說。

2010年,在全國首屆PCB手工焊接大賽中,王鶴憑借扎實、規範的焊接技術榮獲冠軍。2013年,王鶴作為中國區代表,參加了由國際電子工業聯接協會(IPC)在美國舉辦的全球手工焊接比賽。這是國際手工焊接領域最高水準的競賽,王鶴獲得了季軍。

“王鶴的焊接作品一眼就看得出來,因為她的焊接點幾乎沒有任何瑕疵,堪稱完美。”這是業內對她的評價。王鶴的工藝技術不僅全面、精湛,她還攻克了多項航天工藝技術難題,其中“板間連接器半線去金工藝”“低電壓防放電球形焊點焊接工藝”“氟化鋇上的軟鉛焊接工藝”等在航天領域有著特殊的作用。

神舟、天宮、嫦娥、風雲、碳衛星……這些大眾耳熟能詳的航天型號,王鶴都親手為它們打上了“烙印”。現在,她不僅同時參與四個航天型號的研製生產任務,還不斷地培養新一代手工焊接者,為祖國建立起了一支技術過硬、善打硬仗、能打勝仗的航天PCB焊接隊伍。“我們為祖國航天事業提供支撐,也需要有更多手藝精湛的焊接者從事這項工作。祖國航天科技的日益強大,就是我們不斷堅持、奮鬥的動力。”王鶴說。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除注明外均來自網絡

編輯:左常睿

審核:王小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