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B肝發病原理,感染分4個階段,藥物介入先掌握免疫狀態_抗原

預防B肝慢性化,最理想的方式是認清並早期及時阻斷重要傳播途徑,通過阻斷新生兒的母嬰垂直傳播,是預防的重要方法。新生兒及時接種B肝疫苗和B肝免疫球蛋白,能夠最大限度降低B肝母嬰感染率。

B肝發病原理,感染分4個階段,藥物介入先掌握免疫狀態

對於慢性B肝患者(CHB)比較關心的是抗病毒藥物終點,即《慢性B肝防治指南》中有限療程問題。小番健康認為,長期服用抗病毒藥物既是核苷類似物(NAs)的弊端,但也有不得不長期使用的原因,當然長期使用核苷類似物不代表終身用藥。例如,恩替卡韋、富馬酸替諾福韋艾拉酚胺在三期實驗中,也都是有限療程的。

所以,慢性B肝患者應該對核苷類藥物有信心,走出治療誤區,它們都不是終身治療藥物,但必須符合指標要求才可以停藥。e抗原發生血清學轉換,是接近B肝臨床治愈的重要標誌。正如許多病毒一樣,它們本身不會直接引起我們人體細胞的病變,但它們會持續不斷的複製。

當人體自然感染B肝病毒後,主要可以分成4個階段,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非活動期或低複製期、再活動期。過去針對慢性B肝的抗病毒標準是在免疫清除期和再活動期,兩個時期必須抗病毒治療;《慢性B肝防治指南》不斷的更新,其中也適當擴大適應症,主要是針對具有肝癌家族病史或年齡30歲以上的母嬰感染者,除肝功能、HBV-DNA以及超音波外,還應考慮纖維化指標、肝髒組織學檢查。

小番健康提醒,擴大抗病毒治療範圍主要是有兩個原因。第一是,目前醫藥水準已經進步了,過去更多提倡功能性治愈保證B肝DNA陰轉、e抗原陰轉和e抗體轉陽實現雙達標。現在主要是針對B肝表面抗原陰轉率進行研究,所以抗病毒藥物的使用時間也適當延長,不難看出這是提高了B肝治愈標準,朝著臨床治愈方向去發展。

除了抗病毒藥物,我們人體的免疫功能或許才是關鍵。例如,當人體自然急性感染B肝病毒之後,病毒的抗原會激發人體免疫細胞產生對應的抗體,而這些抗體能夠幫助我們中和所對應的抗原。藥物化學上,我們將這種相對應的關係,稱為靶向性或者說是靶點。藥理學上,人們也經常聽到關於靶向藥物,而我們的正常的免疫細胞也是這種近似原理,它們會針對受到B肝病毒感染的肝細胞進行攻擊。

隨著B肝病毒徹底被清除乾淨,急性B肝的肝細胞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這也是急性B肝主要特點。那麽,為什麽慢性B肝患者無法做到徹底清除呢?主要是CHB的免疫識別能力不足,無法完全徹底清除病毒,這是造成久治不愈的主要原因。慢性B肝的免疫狀態也會發生變化,即上面提到的從自然感染的免疫耐受期進展到免疫清除期。

這個過程或許會經歷幾十年,B肝病毒長期受到免疫細胞攻擊,也會自發主動的發生變異而長久的存活下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