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APP“偷聽”用戶數據拷問信息安全

日前,有媒體報導稱,一些外賣平台會通過APP(計算機應用程序)獲取用戶麥克風權限,“偷聽”用戶談話,並在APP內推薦談話中提到的想吃的食物。上海市消保委也發布了針對39款網購平台、旅遊出行、生活服務等手機APP涉及個人信息權限的評測結果,發現其中25款APP存在收集敏感個人信息問題,引發社會關注。

APP等手機應用是否真能“偷聽”用戶談話內容等個人信息?對於這個專業性很強的問題,普通消費者也許難以給出確定答案。然而,最近英國劍橋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類似“監聽”確實存在技術上的可能。在一篇題為《聽到你的觸摸:智能手機上的新聲學側通道》的論文中,科研人員發現,當人們輕敲手機和平板電腦的螢幕時會產生聲波,且敲擊不同位置時,相應聲波會有不同形式的變形。而通過智能手機內置的麥克風收集、恢復這些聲波,就可以“聽到”敲擊螢幕的聲音,再結合人工智能算法,人們便能從聲波中恢復用戶在虛擬鍵盤上輸入的字元。

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有學者就曾預言:“大數據將是第三次浪潮的華彩樂章。”如今,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的發展,確實給人們的生活方式帶來了革命性變化。在消費領域,正在到來的“智能時代”,讓家電、汽車等擁有了“智慧大腦”;在生產領域,企業通過用戶體驗調查,將人們的消費偏好、消費習慣轉化成可以量化的數據節點,有助於更加精準地改善產品性能;在城市管理領域,交通部門用全量實時的數據,來感知路上每輛車所在的具體位置、每個紅綠燈路口的車輛信息等,大幅提升了城市交通運營效率。

但是,技術也是一柄“雙刃劍”,如果駕馭不好,就會帶來負面效應。在這次外賣APP“偷聽門”事件中,用戶對個人隱私被洩露的擔心不無道理。現實中,許多企業熱衷於通過APP收集和使用用戶信息,進行所謂“用戶畫像”,以便精準投放產品,把廣告行業的工具功能發揮到極致。然而,這些企業在收集用戶信息時,無論在內容和範圍上都過於寬泛,許多信息並不是開展安全、高效、便利服務所必需的。

科學家從技術層面證實APP“監聽”用戶隱私信息的可能性,也在警示人們:身處大數據時代,任何一次用戶個人信息的洩露,都可能造成難以預測的“蝴蝶效應”。去年8月份,黑客利用技術手段竊取華住集團旗下酒店數據,5億條用戶身份信息及酒店開房記錄被洩露,大批網友驚呼“被查房”。隨後,各類針對個人的電話、電信詐騙活動迎來高峰,帶來了一系列“次生災害”。可以說,公民個人信息被非法收集、洩露,已經成為全社會需要面對的系統性風險,今天對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變得比以往更加迫切。

技術創新的使命是服務人類,引領人們邁向美好生活,對社會發展的積極意義不言而喻。但缺乏規製的技術,給社會帶來的不是福祉,而是難以預估的風險。只有在用戶信息等大數據的收集、使用和流動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將數據轉化為服務和產品,才能更加精準地對接人們的需求和期待。為此,一方面相應的法律法規、監管措施要跟上,將技術的開發、應用納入法治的軌道;另一方面也要善用技術去監管技術,築牢個人信息保護的技術壁壘。更重要的是,要敬畏技術倫理,防止各種濫用大數據的行為,切不可以技術創新的名義,遊走在“科學的前沿,倫理的邊緣”。

(經濟日報 記者:祝偉責編:於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