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網紅院長”的文化景觀遺產建設八大觀

今日看點

人類文化發展歷盡滄桑,不斷地作用於環境,而景觀正是這種作用的產物,是人類在大地上的記憶。文化景觀作為人類文明的產物,是記錄和保存人類創造發展的珍貴見證物。但是,當前文化景觀遺產面臨著突出的城市建設衝擊、自然災害破壞等突出威脅,如何實現文化景觀遺產保護與周邊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協調發展,如何將保護目標與民眾日常生活改善相結合,如何實現文化景觀遺產保護的可持續發展,走出中國特色的文化景觀遺產保護之路,都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在《走進文化景觀遺產的世界》中,作者從中國文化景觀遺產資源特點與類別出發,對文化景觀的保護進行了跨學科和時空的探索,帶給我們啟迪與哲思。

文化景觀遺產五台山

作者與書籍簡介

單霽翔,1954年生於北京,江蘇江寧人。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師從兩院院士吳良鏞教授,獲工學博士學位。1971年1月參加工作,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級)、故宮博物院院長。早在1980─1984年赴日本留學期間,他便開始從事關於歷史性城市與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的研究工作。先後主持過圓明園遺址保護整治、北京皇城保護規劃、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等項目,取得了良好實施效果。出版專著《城市化發展與文化遺產保護》《從“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留住城市文化的“根”與“魂”》《文化遺產?思行文叢》等十餘部專著,並發表百餘篇學術論文。2005年3月,獲美國規劃協會“規劃事業傑出人物獎”。2014年9月22日,獲文物保護專業內最高學術榮譽“富比士獎”,成為首位獲得此項國際文保界最高榮譽的華人。

管理者和研究者的雙重身份,使得單霽翔對文化遺產保護的總體認識清晰深刻。本書在提出文化景觀遺產的概念和保護理念的基礎上,在對我國文化景觀遺產的類別特徵進行論述後,從文化景觀的空間性和功能性出發,開創性地提出了“維護持續發展演變的城市類文化景觀”“延續社區傳統生活的民俗類文化景觀”等八種“文化景觀遺產建設觀”,向國內展示和介紹了國際遺產保護的新視野,進而倡導從中國文化景觀遺產資源特點出發進行創造性實踐,對適合中國國情的保護理論和富有中國特色的文化景觀遺產保護之路進行了探索。

文化景觀遺產哈尼梯田

核心觀點

本書分為五個部分,包括文化景觀遺產的提出與定義、文化景觀遺產保護的理論探索、文化景觀遺產的類別與特徵、文化景觀遺產面臨的挑戰及保護文化景觀遺產的若乾途徑。提出八種“文化景觀遺產”建設的核心論點:一是維護持續發展演變的城市類文化景觀;二是反映土地合理利用的鄉村類文化景觀;三是形成豐富審美意境的山水類文化景觀;四是揭示人類文明成就的遺址類文化景觀;五是營造獨特精神體驗的宗教類文化景觀;六是延續社區傳統生活的民俗類文化景觀;七是記錄社會變革發展的產業類文化景觀;八是體現人類和平訴求的軍事類文化景觀。

全書思維導圖

第一部分,作者從歷史發展的維度分國內國際兩個方向對文化景觀遺產的相關概念進行梳理。首先,作者肯定了文化景觀的形成與變化主要取決於人類活動。文化景觀是特定時間內形成、具有區域基本特徵、在自然與人文因素綜合作用下形成的複合體。在此基礎上,作者對東西方文化景觀理念進行了橫向的對比。我國關於自然地理與人文景觀方面的研究具有悠久的歷史,各個時代、各個區域關於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的記述豐富詳實,而且包含了樸素的生態知識和難能可貴的生態環境保護理念;西方社會則在17世紀才開始欣賞自然之美,並且把對於景觀的辨別、描述和解釋長期作為地理學的主要工作。

第二部分,在把握“文化”“景觀”“人文景觀”與“生態”“環境”“人居環境”兩組要素與特徵的基礎之上,對文化景觀遺產保護理論進行探索。從環境生態學與人居環境科學理論研究出發,著重探討人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作者認為文化景觀遺產區別於文化與自然混合遺產的關鍵在於,文化景觀遺產強調文化與自然的互動關係,人類與環境的相互影響,人類與自然的相互關係和綜合作用才是其價值的核心所在。因而,保護文化景觀遺產必須注重保持相關地域的生活氛圍和人文環境,關注與之相伴的生活群體,考慮其生存方式和生活態度,將其生活條件的改善作為文化景觀遺產保護的目標之一,需將他們作為文化景觀遺產保護的重要因素和積極力量予以考慮。

第三部分,圍繞文化景觀遺產的類別與特徵展開論述,提出八種“文化景觀遺產建設”的論點,是本書的核心觀點所在。按照空間性和功能性進行劃分,在空間形態方面,包括城市類文化景觀、鄉村類文化景觀、山水類文化景觀和遺址類文化景觀;在功能性質方面,包括宗教類文化景觀、民俗類文化景觀、產業類文化景觀和軍事類文化景觀。由此可見,文化景觀遺產並非死氣沉沉、靜止不變的,極有可能是動態的、發展變化的、充滿活力和具有生活氣息的。不同類型的文化景觀為世代人類文明所傳承發展,對保持生物多樣性和文化多樣性作出獨特貢獻。

河姆渡遺址博物館複原場景

第四部分,主要介紹當前文化景觀遺產所面臨的挑戰。第一,保護理念方面存在的差距,使文化景觀遺產保護往往隻集中於表象、物質的一面,而忽視貫穿其中的歷史文脈和文化內涵;第二,盲目無序的開發建設同樣對文化景觀遺產的保護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並且這種“建設性破壞”已由城市蔓延至鄉村;第三,文化景觀遺產保護同樣面臨社會變遷方面的壓力。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文化互動愈加頻繁的當代,文化景觀遺產地受到異質文化傳播影響的深度和廣度進一步增加,文化趨同現象加劇,進而誘發不少國家、民族和地區的“身份危機”和“文化安全”危機;第四,人類始終在征服自然、利用自然與受自然懲罰的矛盾中前行,隨著人類活動的頻繁,進一步加劇了文化景觀遺產依托生態環境的脆弱性,使文化景觀遺產面臨嚴峻的生存環境的威脅。

第五部分,作者提出文化景觀遺產保護的若乾途徑。提出在把握文化景觀遺產保護發展趨勢的基礎上,確立文化景觀遺產保護的科學理念,跟進文化景觀遺產保護的法規建設,深化文化景觀遺產的專項保護,加強文化景觀遺產保護的基礎研究,以切實提高文化景觀遺產的保護能力,形成文化景觀遺產保護的有效機制,實現文化景觀遺產保護方式的創新,推進我國文化景觀遺產保護與利用取得新的突破。

思辨與啟示

1

區分與辨別:

文化與自然混合遺產VS文化景觀遺產

1992年,世界遺產體系中增加了文化景觀遺產,雖然其迅速成為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熱點,但是無論在文化景觀遺產的性質判別和概念闡述,還是在保護理論和實踐方法上,都缺乏清晰的概念界定。尤其是對於文化景觀遺產是屬於文化遺產類型,還是屬於“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與自然混合遺產之外的另一種遺產類型”以及“文化景觀遺產”與“文化與自然混合遺產”之間如何界定等基本問題上始終存在著分歧和爭論,對文化景觀遺產的研究與科學保護產生了不利影響。

我國第三處文化景觀遺產——西湖

對此,作者首先肯定文化景觀遺產從本質意義上屬於文化遺產。文化與自然混合遺產要求在文化遺產價值及自然遺產價值方面均具備突出的普遍價值;而文化景觀遺產則更加強調文化與自然的互動關係,人類與環境之間的相互影響,並不要求其單方面文化或自然價值分別達到世界文化遺產和世界自然遺產的“突出普遍價值”,人類與自然的相互關係和綜合作用才是其價值的核心所在。文化景觀遺產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依據,往往在於明確界定的地理文化區域方面的代表性以及體現這些區域基本的、鮮明的文化要素能力。由此可見,文化景觀遺產與文化與自然混合遺產無論在遺產的內涵方面還是在評估標準方面,均具有明顯的區別。

誠如《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第一條所表述的文化景觀遺產是“自然與人類的共同作品”。文化景觀是特定時間內形成、具有區域基本特徵、在自然與人文因素綜合作用下形成的複合體。自然環境是文化景觀遺產形成的基礎和載體,人類活動是文化景觀遺產形成與變化的關鍵。在我國由“文物保護”走向“文化遺產保護”的時代背景下,對文化景觀遺產保護也提出了更高的目標,不僅要保護其現有的狀態,更要以一種負責任、可持續的方式來識別和管理這些文化景觀遺產的動態演變過程,對子孫後代了解和欣賞這些文化景觀遺產的能力不構成威脅。對此,必須摒棄“人是自然的主宰”這一觀念,轉變為與自然和諧相處,並與時俱進地開展研究,對文化景觀遺產形成科學保護,才能在保護生物多樣性與文化多樣性的同時,提高文化景觀遺產的綜合價值。

2

衝突與融合:

城市化建設發展與文化景觀遺產保護

當前,對於文化景觀是重要的文化遺產資源的理念還未得到普遍讚同,導致城鄉建設與經濟發展不斷對文化景觀進行過度乾預,使其原有的環境和風貌不斷發生變化,原真性和整體性遭到極大破壞,城市化的建設與發展對文化景觀遺產的保護構成巨大威脅。一些城市盲目追求城市化、現代化,不惜損毀千百年來獨具特色的文化景觀遺產,拋棄原有的建築風格,脫離當地的傳統習俗,將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一並掩埋於鋼筋混凝土森林之下,造成“千城一面”的窘境,喪失城市的真正魅力;還有一些歷史性城市,忽視傳統城市格局和歷史風貌特色,在文化景觀遺產保護區、緩衝區等地段,建造大體量建築物、高層建築群或大型市政交通設施,對文化景觀遺產的連續性與和諧性造成嚴重破壞。

英國倫敦塔附近建造摩天大樓

德國德累斯頓易北河谷文化景觀是歐洲文化、科學和技術交融之地,是18—19世紀中歐發展最重要的證據。這一文化景觀沿河谷縱深18km,由古老的牧場、宮殿、紀念碑及具有自然風光的別墅、花園組成,同時還擁有重要的工業遺產。但是易北河谷文化景觀的保護卻一波三折。其原因是德累斯頓市因城市發展的需要,擬在河谷兩岸開闊地建造全長635米的“藍色幻感”鐵橋。建橋計劃受到國際文化遺產領域的廣泛關注,世界遺產委員會現場調查、監測後認為建橋將嚴重破壞易北河谷文化景觀遺產的完整性。但是,當地政府在選擇建橋和保留世界遺產稱號面前,選擇了前者,因而最終導致易北河谷於2009年6月從《世界遺產名錄》中除名。

截至2018年7月,中國已有53項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在世界遺產名錄國家排名第二位(意大利第一位54項)。中國擁有世界文化遺產36項、世界自然遺產13項、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4項、文化景觀遺產5項(江西廬山、山西五台山、浙江西湖、雲南哈尼梯田、廣西花山岩畫)。德國易北河谷被除名一事,再次警醒各國政府,世界文化遺產沒有終身製。

尋找城市的特色之美、歷史之美、生態之美和人性之美是現階段我國城市建設不能忽視的重要課題。加強文化景觀遺產保護對於傳承城市文脈、保持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質具有重要的意義和深遠的影響。要大力促進城市規劃建設與文化景觀遺產保護相融合,將文化景觀遺產保護納入到城市的規劃建設之中。對此,首先應當加強城市的生態環境保護,保護城市的居住環境,呵護城市文化記憶;其次應當延續城市的文化脈絡,維護現代社會文化多樣性;再次應積極倡導政府在政策導向、法律體系、技術保障與資金籌措、資源整合方面給予支持引導;最後應動員廣大民眾參與文化景觀遺產保護,民眾是文化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保護的重要力量,應將保護目標與民眾的日常生活改善相結合,實現文化景觀遺產的可持續保護。

江西婺源古鎮

結語

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對千姿百態的文化景觀進行分類,探索不同文化景觀形成發展規律的共同性和差異性,並對它們進行分析與預測,從而對文化景觀遺產保護提供依據。文化景觀遺產是區域獨有的文化特色、精神特質、性質特徵、區位特點的綜合反映,蘊藏著一個國家、民族、社會、城市共同生活人群的珍貴“集體記憶”,決不能為了獲得局部的、暫時的利益,而破壞文化景觀遺產的生態環境,割裂文化景觀區域內的人文聯繫與文脈,使不可再生的文化景觀遺產被破壞乃至消失。面對神州大地上豐富多彩的文化景觀,我們只有對適合我國國情的保護理論體系進行不斷探索,才能走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景觀遺產保護實踐之路。

END

美 編 | 王徑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