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博物館展陳設計:科學策展下的完美藝術呈現

博物館頭條按:按照以往的慣例,周六周日我們一般不推送資訊內容。不少讀者建議不要浪費“每天發布一次”的機會,我們也時常會收到不少“學術性”的文章要求刊登或轉載。從即日起,我們會利用周末的推送發布“博物新知&實踐&論&談”相關實踐性和探索性較強的理論文章。

博物館展陳設計:科學策展下的完美藝術呈現

博物館既是一個抽象而不斷變革的概念,更是一個不斷發展的太空實體和實踐場域。其一方面保存人類創造的優秀文物藝術品,另一方面利用這些藏品講述歷史和文明。近年來,中國博物館的社會影響力不斷提高,逛博物館逐漸成為公眾的一種生活方式,而如何採用更為先進的陳列展覽理念,策劃設計高品質有思想的展覽,讓博物館更加吸引人,已經成為當下文博業界最關注的問題之一。

科學策展:創新博物館展覽工作機制

在中國,“策展”在當代藝術的視野中出現得比較多,成為其必要組成部分。由於國情和行業分類歸口不同,無論是現實工作需求還是大眾媒體傳播語境,2012年以前,博物館展覽工作的實施不主要依靠策展團隊的介入。但實際上博物館的運作體系是在西方文化制度上最早建立起來的,而這個體系在建立的過程中,策展環節在其中承擔了很重要的角色。

2012年12月,國家文物局發布《關於加強博物館陳列展覽工作的意見》,指出要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創新運行機制,探索實行策展人制度。源於國外的“策展”理念才在博物館界興起。而被譽為中國文博展覽界最高獎項的“奧斯卡獎”--起源於1997年的“陳列展覽十大精品工程評選”,近年來也將策展的概念和意識予以明確,成為評獎工作的評價指標。

為了引導博物館建立責任明確、權利清晰、人員專業、評價科學的策展人制度,加強策展團隊建設,在近三年(2014至2017年)的十大精品推介活動申報中,細化了“展覽工作人員情況”部分,要求申報部門填報項目負責人、策展人、內容設計主創人、形式設計主創人等各類展覽參與人員和團隊及其職責,在申報中體現他們的主要貢獻,並在獲獎名單中將其列入。

在現實中,博物館展陳的創作設計過程因文物自身價值的新發現、時代觀念的新演進、展覽表現方法多元化、技術實現的新路徑等在不斷發生改變,這導致需要一個重新解讀和創新博物館展覽的工作機制,包含陳列設計師在內的策展團隊即作為針對博物館展覽的一種專門組織過程和工作環節應運而生。以前述全國十大精品展覽獎評選為導向,博物館的展陳設計應當在科學的策展過程中,策展人、內容設計主創人和形式設計主創人三方共同努力,尊重歷史事實、圍繞表達主題、運用恰當的太空設計語言予以合理表達和藝術再現。

在博物館陳展內容的豐富性、準確性、科學性的基礎上,科學策展機制的全新運作,能更好的做好展品、實物及所展示內容的組合工作,形成一個主題鮮明、內容完整、有突出亮點,使博物館陳列展示的內容能夠充分說明展覽主題,並在外延擴充上深化思想意涵,激發觀眾參與度。這種機制也保證了博物館展覽系統中的創意、知識、實物、展具、位置、形態、環境、設計、活動等多種成分能有機結合、充分發揮。

展陳設計:將思想與藝術擦出火花

展覽是一門思想性和藝術性高度融合的學問。日常生活中,展覽指將物品擺出來供大家觀看的意思,而展示則發揮了示範、演示等含義,強調了公眾的參與性,不僅接受資訊,還要反饋資訊,深入地參與實踐和體驗。

博物館展陳設計團隊的角色首先是一個從事研究的學者,然後是展覽體系的建構者和組織者。每一個議題的完成都必須要有一套程式才能呈現給觀眾。所以展陳設計是要有預研究、有思考的,展覽意圖要在研究和思考後建立的一個學術性意圖,展覽效果要在考量各方意見之上做一個平衡權重。時代在變,博物館的展陳設計目標也在變。策展設計團隊隨著時代潮流一路走來,他們的設計布展理念也在不斷發生更迭。從展覽議題來看,在中國可能會注意考古價值和人文意義,也會更加注重強調審美、進而強調中國文化,但在西方也許更傾向於表現全球化、女性主義,平權、移民、種族問題等,儘管對於問題的看法和關注點不盡相同,但對策展設計團隊工作的重要性,業界工作者的理解已經日漸趨於一致。

當下,全球當代博物館展覽的發展趨勢早已從“圖表式”走向“議題式”,從“說教傳播式”走向“”參與互動式”。文物由此不僅僅是文物,作品由此不僅僅是作品,建立在這種認識基礎之上的展覽的制度就使文物和文化可以集中用來說明問題,它使展陳工作流程成為一種方法,展覽本身成為一種行為和結果。

當下,對於文物和展品的選擇有許多種面向,主要要注重其藝術性和歷史意義。在選擇展品時,以觀眾為參展目標人群,用文物直接解釋其蘊含的歷史文化和人文意義。

當具有學術意識的策展設計團隊開始執掌展覽策劃,過去由計劃經濟決定的“工作部門製”、“選題長官定””“‘、“教育效果無評價””、“展覽傳播無策略”便被打破,逐年呈現出“展覽專業性”、“主題前瞻性”、“公眾參與性”、“傳播策略性”的發展態勢。設計團隊思考的首要問題將內容以合理形式表現出來、將思想與藝術結合起來,進而完成自身博物館文化傳播和展覽媒介傳播的釋展角色。

文物陳列:將敘事性與開放性有機融合

博物館展覽是組織者、設計者、製作者和利用者交流、碰撞、互動的太空。在這個太空裡,文物是靈魂,任何展覽的陳列展出內容的設計都應該是第一位的。

在上述語境中通過展覽過程來生產(或建構)“物”的意義,無論其僅僅是一個展廳的展覽,還是恢弘震撼的全景展覽,無論是發生在何種類型博物館中,以文物為核心的展覽永遠是博物館中最具生命力的功能和活動。但是展覽不是把文物藏品拿出來讓大家看看那麽簡單,展覽的目的應該是闡釋一個問題、利用文物展品來講一段歷史或者一類人物的故事。

會講故事和講故事的能力很重要。我們要通過設計、策劃,營造出一個能讓觀眾逐漸入戲的故事,讓他們看後有余味留存。目前國內的很多博物館,展品雖多,但故事性不足,彼此沒有明顯的主次與關聯,銘牌上也只是把文物從庫房搬到了展廳,簡簡單單的交代了名稱、年代、出土地點等。忽視對文物歷史內涵的必要解讀,珍貴的文物就失去了其歷史價值,變成了一件單純的藝術品,甚至還是一個看不懂的藝術品。

實際上,文物總是反映著它所屬的時代。它們所蘊含的資訊,包括當時的生產技術、創作者家到的文化影響、政治經濟對人們的審美影響等等。特別是在在紀念性博物館裡,故事的重要性就更為突出。相較於傳統陳列式博物館,以主題資訊有效傳播為訴求,注重情節敘事構思、太空氛圍營造、展示手段創新的“資訊的可視化”越來越成為展陳設計設計布展團隊需要做足的功課。

博物館的敘事性暨講故事的能力需要建立在巨大知識量的基礎上,但絕不能不能指望觀眾在兩個小時的參觀過程中去閱讀大量的文字。觀眾在參觀時,基本上看到成百上千的大塊的文字就不想看了,所以除非我們知道觀眾對這個內容很有興趣,否則大塊的文字往往都是無效資訊。我們需要把這些故事,轉化為場景、影片、畫面、聲音、多媒體互動、模型、解說詞等等手段,讓觀眾接收到豐富、立體的資訊,才有可能產生豐富的情感體驗。

當博物館更加傾向於綜合運用多種展陳方式,當策展團隊更加更加注重觀展自由和個體體驗、當展陳設計語言從知識羅列到注重敘事轉變,博物館已經改變了單向的文化傳播模式,不再純粹依靠展覽說明牌,而愈來愈關注觀眾個體。展覽語言從最初的分類羅列到精心編排的主題敘事,再到當下注重體驗的“沉浸式參與”,博物館經歷了從枯燥到趣味、從刻板到自由、從狹隘到開放的轉變過程。

(上文完,配圖均有博物館頭條拍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