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綠地集團董事長張玉良:綠地將大裁員

  張玉良:綠地大裁員!

  來源:地產話事人

  “新一輪轉型正在路上”的綠地集團,即將迎來一輪裁員風暴。

  接近綠地的多名行業人士對地產話事人透露,綠地集團董事長、總裁張玉良近期對京津冀、上海、及廣深事業部總經理做出指示,要求上述區域盡快完成瘦身。“我聽到的數字是裁員10%-30%”。熟悉綠地架構的人士稱。

  接近綠地上海區域的人士證實了綠地裁員一事。“比例不知道,但確實有類似的事。”他同時表示:“綠地內部都還沒有完全公開,只是在統計人數,上海公司願意去外地的可以去,不願意去的離職。”

  上述人士表示,上海拿地困難,不能一直養著團隊,所以外派到周邊城市拓展。“但綠地上海人特別多,很少願意去外地工作,相當於變相裁員。”

  綠地京津冀區域的動作則會更大。在和張玉良的談話結束後,曾任張玉良秘書的綠地京津冀區域總經理歐陽兵當即表態:我認領30%。

  儘管裁員計劃並無時間表,但綠地不少部門已經開始行動。知情人士說,某區域的法務部共有三名員工,其中一人為新招聘,一人已經懷孕,經過一番博弈,最終保持部門完整。在集團相關部門的電話會議上,綠地高層也在提醒各區域:裁員已經從公司司機開始了,其他區域要盡快。

  這次裁員風暴在綠地內部被定義為“消滅小白兔”行動。在不少大公司內,這種對員工的稱謂劃分已是常態:“小白兔”通常指員工是好好先生,佔著位置不做事,對公司有潛在危害;“獵犬”能力平平,態度認真而忠誠;“野狗”能力強但不好管理。馬雲就曾和史玉柱公開討論過“小白兔”話題,他們的共識是:在業績導向下,小白兔比壞人更可怕。

  綠地裁軍背後,凸顯一線城市地產業務的尷尬。

  7月19日晚,綠地控股(600606.SH)發布2018年半年度業績快報。具體到地產業務,綠地實現合約銷售金額1627億元,同比增長22%,合約銷售面積134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0%,回款1476億元,同比增長36%。

  這份成績單尚可。但綠地內部人士稱,橫向對比各事業部,“原來好的區域現在都不好,原來不好的區域現在都好。比如西南區域、西北區域都不錯,上海事業二部和京津冀事業部則長期墊底。”

  按照綠地內部架構,上海區域分為一部和二部,一部負責上海北和江蘇,二部負責上海大部分區域。“以前是二部牛,但二部的元老吳衛東走後,現在徐榮璞地盤爭不過一部的費軍。”這種搶地盤的風氣不獨存在於綠地,在綠地共計16個事業部中,位於長三角大本營的徐費之爭已經持續多年。

  京津冀事業部則是另一種窘境。根據綠地2017年年報,房地產主業合約銷售金額中,住宅佔比 68.5%,商辦佔比 31.5%;合約銷售面積中,住宅佔比 76.2%,商辦佔 比 23.8%。商辦存貨量超過5000億。歐陽兵也曾公開表示,京津冀事業部商辦產品比例更是高於集團平均水準。自2017年3月北京重拳整治商住項目後,綠地北京公司幾乎無米下鍋,不得不再度轉向天津及河北。

  這即是綠地在一線城市瘦身的根源所在。“一方面在一線城市收縮業務,另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產生增量的區域擴張,比如環上海和大河北區域。”熟悉綠地的人士表示。

  但對於區域擴張,綠地的態度是,可以擴,但是沒有錢,要自己想辦法。綠地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總資產8485.3億元總,淨資產只有934.5億元,資產負債率為88.99%,已經超過國企80%負債率紅線。

  在綠地剛剛發布的業績快報中,張玉良表示,綠地新一輪轉型已在路上,除了各項產業在發展能級、盈利能力、行業地位等層面的再更新外,最大特點就是綠地將全面擁抱科技創新實現更新。誰能搶抓科技創新機遇,誰就能進化為“新物種”並實現領跑。

  這輪轉型,也許是62歲的國資幹部張玉良最後的機會。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原作者並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張恆星 SF142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