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不蒸饅頭爭口氣,粉絲開始給周杰倫“做數據”了

號脈影像經絡,洞悉娛樂風潮

從17日開始,周杰倫的粉絲也進入了微博“做數據”的行列。在互相學習了一天“超話”功能要如何操作之後,截止發稿前,周杰倫已經在明星“超話”榜上排名第四,迅速超越許多流量偶像。

此情此景,那位曾經在豆瓣上提問“周杰倫微博數據那麽差,為什麽演唱會門票還難買?”的網友,能夠得到一個回答。

一位藝人最終的價值,無論是商業價值,還是本職中的行業價值,都不能單看數據,而要全方位考量。

周杰倫粉絲自發打榜,也並非為了與流量明星一爭高下。評論裡千篇一律的“彩虹屁”,與打榜教程中“終極目標是讓他發歌diss我們”的自嘲,讓這次突如其來的打榜熱潮,更像是一場大型的行為藝術。

買碟或打榜,只是花錢的方式不同

流量變現已不是什麽新鮮事,當越來越多的年輕“粉絲”簡單地將微博上的“數據表現”等同一位藝人的商業價值時,一些諸如周杰倫一類的“老一輩”的歌手由於沒有“數據”,而直接受到了實力上的質疑。

同樣,經歷過當年華語金曲“神仙打架”年代的人,在唱片市場逐漸落寞之時,看著如今所謂的偶像唱跳歌手沒有幾張碟,卻能受到萬千擁簇的現象,也會發出質疑之聲。

在普遍的認知裡,無論是作為歌手還是演員,一個藝人創作出的作品銷量以及收視率,才是計算其商業價值的“硬通貨”。而流量,是附著在其上的,並不具有實體光環。即便是“靠臉吃飯”的偶像,首先也需要幾張碟片在銷量榜上奠定地位,之後粉絲對其的追捧,才顯得理所當然。

對“流量”的認知不同,對“紅”這一概念的理解也不同。一方面,這是出生於兩個年代的人天然具有的隔閡和差異;另一方面,引入了流量計算後,微博運營策略的改變,也增加了所謂“粉絲”與“路人”之間的屏障。

2011年,學者們對微博的認知還是一個能把“普通人、名人、媒體都集合在一起的大派對”。而如今,隨著微博入駐用戶的大幅增加,微博開始以興趣領域進行信息源劃分。

同時,由於信息過於龐雜,用戶在有意選擇關注自己感興趣的博主時,無意中就在自己身邊畫下了一個“圈”,圈外的資訊和現象,與圈內相比,都更難接觸到。

在粉絲群體裡,這種現象更為典型。各種飯圈的“黑話”、縮寫、特殊用語,讓這個圈子有了一定的準入門檻。久而久之,粉絲微博首頁上流動的信息,大多是關於某一個群體,甚至是某一位藝人的。

在這樣的信息包圍下,很容易讓人陷入一個“烏托邦”之中:他們會認為自己所在的圈子就是整個娛樂圈,自己所習慣的生態,就是大環境的生態。

這樣認知上的偏差,自然會帶來如同“周杰倫的門票為什麽難買”的疑問。但是,一概以嘲笑的態度去面對這樣的現象,卻是不夠慎重的。

早在1951年,傳播政治經濟學理論泰鬥達拉斯·斯麥茲在研究資本主義社會下商業媒介運作的形式時,便提出了"閱聽人商品論"。即由於大眾媒介的背後有廣告商進行經濟滲透,並掌握媒介話語權。因此,大眾媒介上呈現出的信息,會在不知不覺中左右閱聽人的消費決策。

因此,大眾媒介的實際商品,其實是閱聽人。

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媒介和經濟在朝數字化和大數據的方向轉變,用戶的購買行為越來越被數字資本化,用戶的所有行為,都可以被視作某種“非實體化”的勞動。

在這個基礎上,由於粉絲的購買行為會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情感,作為“商品”的他們,對廣告商和大眾媒介來說,都具有更高的價值。

不管是曾經排行榜上歌手的唱片銷量,還是如今微博“超話”裡明星的影響力和閱讀量。看似花樣百出,手段多樣的“粉絲經濟”,其本質並沒有不同。而唯一有變化的,可能只是實體的文化產品,與虛擬的粉絲福利之間的差別而已。

流量≠帶貨力,偶像明星難出圈

沒有作品,只有流量——這或許是如今的新晉偶像們最為人詬病的地方。

從2018年到2019年上半年出來的新晉偶像們,大多還處在以“流量”代替“銷量”的階段。以唱跳為主要業務的偶像們,在國內缺少大型打歌節目,以及唱片市場不景氣的環境中,雖有新作發行,卻始終要面對“無法出圈”的尷尬。

去年成團的“NINE PERCENT”,在成團後七個月終於發行了第一張專輯。而由於其“限定團”的形式,每一個團員各自的經紀公司也在為藝人爭取資源。隊長蔡徐坤去年八月來發行了五張單曲。尤長靖演唱了電影《昨日青空》的主題曲,以及最近的電視劇《親愛的,熱愛的》中的插曲,其他團員同樣也各自陸續發歌。但比起在商業市場上的較量,這更像是粉絲在圈內的“自嗨”。

同年成團的“火箭少女101”在觀眾熟悉度上,要比同期的男團高上一些。一首《卡路裡》,作為電影《西虹市首富》的插曲,得到了較高的知名度。同時,今年大熱電影《流浪地球》的推廣曲,也由“火箭少女101”的團員之一演唱。

應該說,與熱門電視劇和電影的合作,使得“火箭少女101”與其他偶像團體相比,更有“出圈”的可能。

而近期成團的“R1SE”則始終伴隨著不斷的爭議。《創造營2019》這檔節目從開始之初,就因參賽選手中有許多已經出道,甚至已經成團的“回鍋肉”而飽受詬病。在節目進行中,因為投票而產生的糾紛,甚至是類似詐騙的行為,也蓋過了節目本身的聲量,在微博上鬧得沸沸揚揚。

前幾年“流量”大規模爆發時,大批粗製濫造的影視作品因為有了“流量”加持,氣勢洶洶地闖進了主流觀眾的視線裡。如今,“流量”好不容易在影視行業中退潮,但普通觀眾對“流量”的偏見則讓偶像的出圈更為“雪上加霜”。

對於這批剛出道的偶像來說,在如今的偶像市場,“人設”會比“作品”更容易籠絡粉絲。在這一前提下,粉絲的數據也成為評判“愛豆”價值的唯一標準。

可以說,粉絲早已成為偶像的重要個人資產,與偶像本人的魅力和才華同樣重要,商家自然也是明白這一道理的。如今,眾多男偶像代言的,都是年輕女性所必需的護膚品或化妝品。這些偶像們,一個個巧笑倩兮,發揮著他們的“帶貨能力”,實現自身“流量變現”的價值。

這自然是一個不太正常的現象。雖然影響文化消費的因素多元而複雜。但是,借力於網絡媒介的消費性作為自身媒介的突破口,是一種最表面也是最短視的媒介融合方式。

當品牌從選擇“代言人”到選擇“大使”,再到選擇“品牌夥伴”,消費市場的浮躁可見一般。當數據成為最重要的指標,偶像自身和品牌產品的契合度便不重要。在一輪短暫的消費之後,品牌永遠需要把位置留給下一個出現在數據榜單上層的偶像。

十年前的周杰倫代言了愛瑪電動車,一句“愛,就馬上行動”的廣告詞,很多人至今都能脫口而出。直到今天,愛瑪電動車的車體和店裡,仍舊掛著周杰倫的海報。這種在普通人中的號召力,也成為了很多人這幾天用來反駁“周杰倫不需要做數據”的證據。

偶像的粉絲號召力,的確是其商業價值轉化中的重要一環。日本在每年4月,都會由權威媒體發布上一年的“圈地榜”。榜單以橫軸上普通觀眾對其的“認知度”與豎軸上的“關心度”兩個維度,對男女藝人的“紅”度進行綜合的評判。

在成熟的偶像行業裡,“流量”是不可或缺的一個指標。“偶像”不只要面對粉絲,其自身的影響力,意味著他們具有自身的文化任務,以及面向大眾的責任。因此,將“偶像”僅僅囿於一批年輕的狂熱粉絲之中,是不可取的。

當社會變得更為多元,出現各種各樣的小眾文化群體理所當然。但“偶像”不應該是小眾的愛好。讓“粉絲”與“路人”進一步隔離,僅依靠“打榜”流量變現的方法來追求“出圈”,即便每次都能成為粉絲的狂歡,卻始終是個難以維系的惡性循環。

【文/一樹】

The En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