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藥行業需要中醫思維嗎?

近年來,互聯網思維方式及其推動市場的運作形式,促進傳統產業的方法和策略逐漸成為人們熱衷討論、積極參與、願意實踐的主流創新創業模式。目前,這一趨勢正逐漸接近中醫藥產業甚至與中醫藥產業融合。


要用中醫治病,就必須運用中醫的思想

對於中醫來說,治療同一種疾病的方法有很多,針灸、按摩、中藥等,即使同樣使用中藥,也可以開不同的處方,也會收到同樣的效果。這就是中醫藥的多樣性和有效性。這是我們中醫的優點,但而今卻成了其他學科指責我們的詬病。中醫的醫學水準取決於個人的才能、素養和所掌握的知識的全面性。

如果你想用西醫看病,最好的方法是運用西醫的思想,西醫的檢查,作出診斷,並採取適當的治療方案。如果你想使用中醫治療的方法,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運用中醫的四診來收集數據,運用中醫辯證思維來證明,運用中醫的思維定葯,達到預期的效果。

為何中醫藥需中醫思維

縱觀中醫藥產業的現狀,時代的進步和學科的改革促進了不同領域的深入研究,併產生了大量的知識理論和臨床研究成果。事實上,許多行業的前輩和年輕學者對今天這個行業的發展有著並不樂觀的態度。百利諾認為,這一現象的出現與中醫藥教育教學、理論研究、科研創新領域存在的問題密切相關。


知識碎片化

中醫工作者應該有一個比較系統和完整的中醫知識體系,儘可能廣泛地涉獵中醫藥的相關知識。但現今的中醫藥行業,卻屢屢出現了研究、教育上的怪現象——能夠進行中醫診斷教學的一些老師居然不能擔綱中醫基礎理論教學;一些學者對中醫經典的教學及研究只能擔綱《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中的一門,卻沒有能力涉足多門;還有方劑教學者中藥功底差,或中藥研究者對方劑一竅不通、理論研究者不能以臨床舉證或臨床工作者不能以理論闡發等。這些都凸顯出中醫在學科分化的背景下知識的碎片化,這顯然是一種違背醫學要求、違背中醫理念的奇怪現象。

過度專業化

專長理應建立在理論知識的完整系統上而各有所長,而非是為了專業、專長而人為的局限縮窄個人的認知領域、知識獲取渠道、思維行為方式。這種人為的降低要求,可能會使個人專業領域的洞察力、理解性乃至研究性見長,但卻不利於個人學術乃至整個學科和專業的健康發展。

歷史上的中醫先賢已然以身體力行告訴我們,他們能以某一方面專長而聞名歷史,但不僅僅是因為專門研究診斷、外科、方劑、中藥而成為專家,均是在深厚系統知識理論背景下觸類旁通、由博返約的就某一領域專門闡發而成名成家。目前,中醫藥行業,未有理論知識基礎而先行人為地為個人圈定界限,湧現了大量的專家、學者,但在

這一領域出現的有代表性的專家和醫生越來越少。


過分的西化思維

在中醫研究領域,正確引用現代科學研究方法和思維模式,對中醫經典理論、思維模式、處方葯和藥物進行科學研究是可行的,這也是現代中醫研究的重要方法。

但無論是哪一種專業和類別的中醫,都熱衷於用西方過度的思維方式進行研究,然而,卻過猶不及甚至南轅北轍、邯鄲學步了。在整個中醫界,許多人,無論是從事醫學史文獻、各種學說或醫學經典的學者,都樂於用現代生物醫學研究方法、數據統計和公式定理來包裝他們的研究。幾乎西醫學所依託的自然科學研究方式方法均成為中醫中藥的主要甚至是全部研究手段。

何謂「中醫+」思維

中醫學本身就是一門以整體觀為基礎的學科。在許多情況下,為了有利於本學科的研究和學術發展,必須對本學科的研究進行全面的思考和把握。針對現階段中醫領域存在的上述三大弊端,作者提出了「中醫+」思維,以期使中醫回歸本色,夯實學科基礎。

簡單來說「中醫+」思維包括兩個方向:一是「中醫藥學科內部+」,意即整合中醫藥領域內部的學科,在原有分科的基礎上實現中醫藥二級學科之間的交叉及進行必要融合;二是「中醫藥學科+X」,意即實現中醫藥學與其他學科的多學科交叉,從真正意義上打破現有的學科壁壘,打破桎梏、轉換視角,多方位促進中醫藥學發展創新。


堅持中醫思維是中醫的底線

從電視劇《老中醫》,一群原本鄉下不起眼的中醫,憑著對中醫的一腔熱血,懷揣中醫經典秘籍,仰仗中醫至高道術,在上海灘闖蕩出了一片光明的天地,可謂風起雲湧,波瀾壯闊!與中醫藥的現狀相比可謂五味雜陳!隨著當今技術的發展,中醫臨床標準有所改善嗎?還是下降了?是超過古人了?還是連古人都不如了?

國家層面對中醫非常重視,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中西醫並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2016年12月6日,《中國的中醫藥》白皮書也把中醫藥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中醫藥事業進入新的歷史發展時期。中醫既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也是人類健康的獨特載體。

總書記在多個場合都對中醫藥給予了高度評價,在國內外推廣中醫藥。提出「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中醫藥學凝聚著深邃的哲學智慧和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