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已上報國家 汽車革命處啟動期

  智能汽車 何去何從

  [2025年,全球7500萬輛汽車銷量中,L4級的汽車大概是600萬輛,到2030年,全球汽車銷量大約是8200萬輛,L4級2800萬輛。]

  李溯婉

  汽車革命來了,在IT等技術的強力推動下,智能汽車正加速前進。

  事實上,早在1939年,美國通用汽車已首次展示無人駕駛概念車。直至2009年,谷歌推出無人駕駛汽車計劃,這讓智能汽車備受關注並真正加速發展。

  目前,5G通信、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加速向交通領域滲透,未來交通呈現出智能化、無人化、網聯化的發展特徵。以智能汽車為主的無人交通系統,已成為新一輪產業布局的制高點。相關政府部門和企業紛紛加入智能汽車的布局。

  智能汽車距離我們有多近,未來又將駛向何方?6月20日,“2018GIV全球智能汽車前沿峰會”(下稱“峰會”)在深圳舉行,分別從技術、應用、示範、通信等角度出發,對視覺感知、智能網聯、人工智能、智能駕駛測試與生態、5G與車路協同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深度探討,試圖勾勒出全球智能汽車發展進程與發展路線。

  前景光明

  為了清晰地規劃發展路線,業內普遍將自動駕駛汽車分為L0到L5級,L0級即是傳統的人工駕駛,L1到L5級則分別是輔助駕駛、部分自動駕駛、條件自動駕駛、高度自動駕駛和完全自動駕駛。L4和L5級可統稱為“無人駕駛”。

  按普華永道機構預測,從2020年基本上還沒有L4和L5級,但是到了2025年,全球7500萬輛汽車銷量中,L4級的汽車大概是600萬輛,到2030年,全球汽車銷量大約是8200萬輛,L4級2800萬輛,L5級1200萬輛,這兩個合起來大概是4000萬輛。按預測,到2030年,中國的L4+L5的車到2030年能達到3310萬輛。

  “這個預測,我覺得現在很難說它樂觀還是不樂觀,也許能達得到,也許達不到,但是我們認為中國發展智能汽車的潛力是比較巨大的。”國家資訊中心副主任徐長明如此認為。

  徐長明分析指出,在中國的推動下,全球電動汽車進入到快速發展的階段,去年總銷量達到129萬輛,中國佔全球的60.9%。大眾、奔馳、寶馬和豐田等車企巨頭都在加速發展電動車。電動車和智能汽車基本上是孿生兄弟,電動化助推汽車智能化發展。

  從需求側和政策的因素,中國比美國、日本、歐洲等國家或地區更加有利於智能汽車發展。“第一個因素就是中國汽車保有量比較大,預計中國保有量的峰值將達到或者超過6億輛,日本是7500萬輛汽車,美國最多為2.8億輛;第二個就是我們的人口密度是比較高的,主要在城市密集區才適合無人駕駛大車隊;第三個是共享經濟發展非常好,包括汽車共享,例如分時租賃汽車,到今年4月底,全國到了12.5萬輛。”徐長明說,這些因素將利用智能汽車的發展,還有消費者呈現年輕化,90後、00後將對智能汽車非常感興趣。

  徐長明還指出,智能汽車必須有通信、大數據、雲平台、高精地圖、智能交通等,這些是政府可以大有作為的地方。智能網聯汽車的規劃已經在討論,此外北京等多個城市陸續開發路測,這只是說發展潛力。不過,有一個挑戰,就是混合交通,包括自動駕駛汽車跟非自動駕駛混行,這個比較麻煩,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有潛力也不代表自動駕駛汽車會變為現實。

  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處長吳衛在本次峰會上也談到,汽車產業這幾年的變化確實是要比前幾十年大得多,集中向電動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這是科技因素的導致。還有,汽車產業是包容體,可以把很多技術的創新都搭載起來,是典型的創新的產業。

  智能汽車對中國汽車工業發展而言是一次難得的機遇。為了加快推進我國智能汽車創新發展,加強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國家發改委從去年6月份左右開始制定《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吳衛透露,這個戰略現在已經上報。

  路線曲折

  雖然發展前景被看好,但智能汽車革命現在處於啟動期,龐大又複雜的產業體系重建,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需要通過技術、政策、跨界融合等眾多關卡。

  同濟大學校長助理余卓平指出,現在,無人駕駛汽車都是測試的案例,總共在世界上才幾百輛,可能上千輛車不到,而且事故頻發,包括Uber、特斯拉都出現識別不準確的情況。現在技術是非常不成熟的,智能駕駛技術裡面現在還有很多不確定性。

  余卓平強調,車、路、雲三者來構築未來的智能網聯駕駛系統非常重要,他認為把這三者作為一個體系來研發,而不是汽車廠隻研發自己的汽車、交通部門隻去研究路,假如比亞迪、廣汽各自用自己的高精地圖,每輛車可能跑在不同的路上,這件事情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將來的路一定是一條路。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秘書長兼首席專家張永偉也談到,單車不能引領智能化的發展,智能化的發展一定是三個同步:車、路線和整個城市。

  張永偉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在智能汽車產業調研過程中,看到很多創新的團隊以及很多大的項目,這是值得鼓勵的,但要防止出現過去的新興產業在發展早期最容易出現的投資虛化和低水準固化問題。一個產業真正能成長起來,需要有突飛猛進的尖刀力量,更需要一個完善的產業生態體系。智能汽車和過去不一樣,這一定需要重構一個大的產業生態。

  張永偉還指出,智能汽車發展需要做頂層設計,目前最容易實現頂層設計的可能是在地方層面,例如深圳做一個提供智能駕駛出行、智能產業發展的城市級解決方案,國家需要一個大的頂層設計,也需要一些地方能夠做城市級的樣板。

  此外,張永偉還提到,如何引導智能汽車這個產業實現快速的突破,除了技術之外,更重要的也是最核心的之一就是標準和法規,在電動化上,中國標準落後了,導致現在充電等標準不統一,在智能化時代不應該再重蹈這些電動化的教訓。

  在創新過程中,從實驗室裡的科學技術到產品再到市場,這是有隔閡和壁壘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認為,汽車革命一定是汽車產業和IT產業一起合作。汽車產業有100多年的歷史,可惜進步太慢,所以IT產業進來,IT產業對市場很敏感、對互聯網很熟悉,但汽車有幾千個零組件,認證過程非常嚴格,門檻不是像手機那麽簡單,涉及技術門檻、資本門檻、生產產量,所以IT產業進來一定要跟汽車產業相互融合。

  目前,美國、日本、歐洲紛紛把智能汽車視為發展的重大方向,並且與環境系統緊密結合,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將成為重要的支撐。中國也把智能汽車作為重大的機遇,國家智能汽車創新發展的戰略就是集中優勢資源、聚焦核心技術、頒布法律法規、制定產業標準、建立配套設施。陳清泉強調,智能汽車需要建立智能安全體系標準,行駛安全、資訊安全、服務安全,這就是汽車要比手機難得多,因為牽扯到人的生命安全。

責任編輯:李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