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東方金典》古代印璽的年代判斷

知從何時起,印章悄悄地退出了我們的生活,失去了往日的輝煌。但在某些方面——尤其是古代、近現代書畫藝術品鑒賞、辨偽方面,印章仍然發揮著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古人所用的印璽,既是珍貴的歷史文物,更是集章料、篆刻藝術和其自身特有的文化內涵於一身的珍寶。

近年來,“乾隆玉璽”屢創天價的拍賣,引發了印璽收藏熱潮。對於新入門的收藏者來說,如何判斷古代印璽是必須掌握的一門基本功。

筆者認為,判斷印璽的年代,大致可從材質、形製、款識、印文內容和特殊標識等幾方面著手。

材質

戰國時期的古璽用玉作為材料不受限制。秦統一天下,規定天子才可以用玉,別人不能用玉。從秦到清代,據文獻記載,皇帝印用玉,玉是帝後印專用的材料,百官印是不能用玉作材料的。

百官印基本上是銅的,也有一些是金的或者是銀的。根據漢書等史籍記載,漢武帝規整印章制度時,用金作為印材的,僅限於王、侯、太子、貴人、丞相、太尉、大司馬、大司空、太師、太保等高官,還有賜給少數民族的王印,如鮮卑、匈奴的王印。東漢用金作印材的範圍基本上跟西漢相同,但個別的也有使用金印的。所以,從歷代來看,金印一般只限於高官。魏晉時期用金作印材的範圍逐漸擴大,傳世的許多將軍印是鎏金的。金印到了隋以後幾乎看不見了。西漢的制度,二千石以上的高官才能使用銀印。魏晉南北朝時,史載四品、五品以上的高官都能使用銀印,範圍擴大了,但目前所見的南北朝時期的將軍印中,沒有銀印,有人認為史籍記載有誤。現在我們所看見的歷代官印、私印基本上都是銅的,用銅的官印範圍最廣,從漢代開始一千石以下的官吏都用銅印。明中期石章使用普遍,私印基本不用銅了,但官印仍然是銅的。

形製

主要指印體形狀、大小、厚薄、鈕式等。

歷代印璽的印體以方形的居多。總體來看,先秦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官印,印面大多為2~3cm見方,很少有超過3cm的。到隋唐時印體變大,印面一般在5cm見方以上,個別大的超過10cm。還有一種方形印並不正方,而是一邊稍長一點,這種印主要見於秦代,唐以後也有這種現象,但印體變大了。長條形的印,漢以前也有,但主要是在唐以後,尤其是在宋元明時,關防、條記多用此形式。半通印即正方之半,主要是在魏晉南北朝以前跟通關印配合使用,由地位比較地下的地方官吏使用。隋唐以前的通關印基本上是2~3cm見方,隋唐以後達到5cm或更大。為什麽印璽的印體會增大呢?主要是有與歷代度量衡的部門值發生變化。歷史上的部門值,不管是長度、重量都在變化。同為“方寸大”,絕對值卻不一樣,漢在2cm之間,隋唐以後達到5cm或更大,越往後絕對值越大。古代的八尺相當於現在的五尺多一點。這種變化,乃官府增加賦稅所致。古代多以實物如絲帛麻布五穀等納稅,以長度、重量、容積作為計量部門。官府為了多征稅,在不改變計量部門的情況下,不斷增大絕對值。印台的厚薄也類似這個情況,總的趨勢是從薄到厚,秦代的官印印台厚度0.3~0.6cm,漢代0.6~0.9cm,魏晉南北朝時1cm,北朝時多於1cm,後超過2cm,最後達3.4cm。

與印的大小、厚薄比起來,印鈕的形式對於判斷印璽的年代更為重要,因為印鈕是最富於變化的。

鼻鈕,是最早出現、最為常見、沿用時間最長的鈕式,從戰國到明清都有。戰國時期的鼻鈕是弧形的小環,可以穿帶。秦規定皇帝的印用螭虎鈕,除皇帝之外,百官印都用鼻鈕。秦印鼻鈕一般呈窄面的環狀,一種是鈕邊比較薄,印背有台,成壇狀的,流行於秦;一種是鈕邊比較後,鈕呈條狀,印背平,印邊直的,流星於秦到西漢文景時期。西漢鼻鈕主要用在半通印上,仍然成窄面的環狀。東漢時期,鼻鈕變厚,呈厚邊環狀,鈕邊厚度在0.3cm以上,穿孔較小,印體較厚。東漢中晚期到晉,鈕面變窄,十六國南北朝時期,鈕面更窄,印台高達,鈕與印台不成比例。鼻鈕從戰國弧形小環,到秦代呈窄面的環狀,一直到西漢早期仍如此,東漢中後期鈕邊增厚,穿孔變小,南北朝後期發展呈碑狀。

瓦鈕主要流行與西漢景帝到東漢早期,其特徵是鈕面寬,邊薄,就像一塊瓦蓋在上面,這是漢印最常見的鈕式。以後歷代鈕也有作這種形狀的,後期鈕邊增厚。

現存最早的鬼鈕官印是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長沙丞相”印,“軑侯之印”。在漢代,龜鈕只能是二千石以上的官員用,部分秩比二千石的銅印也用龜鈕。龜鈕根據其時代早晚,龜的形狀也不一樣。西漢文景時期是龜鈕最早出現計程車氣,那時龜首短,龜身俯伏,四腿刻鑄不清晰。漢武帝以後至東漢早期,龜首微伸,四腿刻鑄清晰,爪向外呈半立狀,背或圓、或後部隆起,龜甲形狀清晰,上多飾六角紋。這時期為龜鈕官印中鑄造最精良的。東漢時期龜鈕與早期相近,但龜身背平而略長,不像西漢早期背是圓的,簽退的兩個爪外向,後退屈曲但爪不外向。東漢晚期、魏晉十六國、南朝,龜首長且向斜上方伸出,龜身俯伏而長,背紋簡單,或直紋,或圓圈紋,光素者也不少。北朝,龜身巨大,四腿呈立狀,龜首粗壯,大多平伸,龜甲形式多樣,有的呈板塊狀,棱角分明,隋唐以後龜鈕消失了。龜鈕有這麽幾個階段,一開始,龜首縮在裡面,看不清楚,龜身爬在印台上面,四條腿分不清,到後來逐漸發展到分清腿爪,腦袋由小變大,逐漸前伸,到了最後,龜站立起來。

蛇鈕主要見於漢初很短一段時間,大多出現在田字格印上。漢王朝賜給少數民族首領的官印上用的用蛇印。

魚鈕多見於高祖、文景時期。

駝鈕,多用在東漢至兩晉十六國時期中央王朝頒發給少數民族的官印上。東漢時比較實,駱駝體型粗壯,駝峰、嘴、眼、鬢毛乃至遍體駝毛的刻鑄都比較清晰。魏晉時期造型單薄,有的駝峰基本沒有了。

印鈕在隋唐以前式樣較多,較複雜,具有等級官秩的意義。隋唐以後,樣式簡單,作為等級的標誌已經淡薄了。從藝術角度看,隋唐以前更富於藝術性,隋唐以後更注重實用性。

款識

印面的構圖,文字的布局,字體的形態、筆畫等幾個方面,是外在的、直觀的現象,這種現象因時代不同有所變化,所以款識對印章時代的判斷是一個主要的內容。

田字格和日字格——田字格主要用於方印,日字格主要用於半通印。田字格在戰國時期出現,秦和漢武帝以前多有使用,以後就基本不用了。邊欄也是戰國時期就有的,秦、漢初凡是有界格的印都有邊欄。漢武帝初年以後,印章基本沒有界格,也沒有邊欄。隋唐以前,沒有界格但又邊欄的印章不多,主要出現在三國、吳、魏、十六國的北燕。隋唐時期為配合朱文的使用,使印章更加鮮明,更加醒目,都加上邊欄了,直到明清基本上是這樣,邊欄呈逐漸加寬趨勢。

印文

印文首先要注意字數和排列方式。古璽印文最少有一二個字,多的達三十個字。最常見的是四五個字,多在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斷代也最難。隋唐以後,印章多有刻款,有的還有年號,所以這時期的印章最好斷代識別。四字印從戰國到隋唐以前,除新莽時期意外,歷代都有。五字印在西漢前期及以前已出現,但是作為一種官印的制度時在漢武帝太初年間才實行的,而且隻用於二千石或二千石以上的高官印章,一千石以下的官印仍用四個字,王、侯印業用四個字。

字體和篆刻的風格亦需注意。總的來說,戰國時期用六國古文。秦漢以後,印璽文字均屬於小篆系統,但是也有一些不同。秦印文字一般是刻或鑿出來的,筆勢轉折自然,富於變化。漢初的印文字體可看出明顯繼承了秦代風格,但印文多系鑄出,與秦印至刻鑿不同。漢武帝以後,印文字形方正寬博,筆畫的轉折基本是方形的。東漢的風格接近西漢,但是更顯得方正些。到了魏晉,印文就沒有漢印這麽規整,顯得比較松散。隋唐以後白文變成朱文,九疊篆在宋元以後常用。從印文文字來看,最有特徵的是歷代少數民族建立的證券,例如遼、金、元、西夏等,使用的都是本民族的文字,這跟漢朝的篆文、楷體有很大區別。

特殊標識

印文的內容,主要包括一些官名、地名,還有一些特殊的名稱。這些官名和地名等在歷史上只是用於某一朝代或某一段歷史時期,而在其他朝代或歷史時期上是沒有的。“少內”“私府”,秦漢有,魏晉後無。“郎中戶將”,西漢置,東漢廢。“宰”,漢及魏晉南北朝諸國、縣的長官均稱令或長,獨新莽改成宰,印文凡稱宰者均莽印。“殿中監”,三國時期魏置,晉、宋、齊、梁、陳沿用,此官名年代不早於曹魏。“典書”“典府”,晉始置,因此出現這種官名的印章,最早為晉。歷代官製,除了正史裡的《職官志》外,《通典》中的《職官》部分集中收錄了古代官職沿革,掌握這些對印章的斷代有幫助。地名亦是如此。如育黎,西漢東萊郡有育黎,到東漢就沒有了,“育黎右尉”印必為西漢印。五原,秦有九原郡,漢武帝元朔二年更名為五原郡,“五原車令”印不會早於漢武帝時期等,這是地名在斷代上的意義。還有一類是特殊符號,最典型的是新莽時期,在印章裡出現了五等爵號的公侯伯子男,“男”的用“睦”,女的用“隆”為號。上述在印文中出現的官名、地名、軍隊編制名稱、特殊符號等,是經過很多專家學者的研究考證出來的,已經具有了斷代的意義,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最典型、最直接的特殊標識是刻款,主要有背款和邊款。目前最早見到的背款是宋代才開始有的,傳世兩方隋印都是根據其印背刻款“開皇”年號推斷的,也有人認為兩方印背款是後刻的。自宋以後,印背刻有年號和頒造機構等楷書文字,為印章年代提供了最直接的依據。金代的官印印文中有的用五行、千字文編號,這是識別金代印章的特殊標誌。自元末義軍領袖韓林兒頒造的官印印側刻某字若乾號開始,明清官印沿用此法,清官印更發展演變成用年號的第一個字作為某字的編號,如乾隆年即為“乾字號”等。

綜上所述,鑒別印章的年代,首先得看它的外部形態,比如它的印材、鈕式、字體的風格。然後在看印文的內容,有沒有官名、地名還有什麽別的特殊的地方,把這些內容和特徵一個個總結起來,多掌握一些印璽的知識,就能夠很快辨別真偽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