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雙面”永輝:擴張跑過殘酷競爭,被迫脫下“新零售”新衣

每經記者:張韻 每經編輯:陳俊傑

在外資退化、內資分化、雙線融合發展的大趨勢下,永輝超市(601933,SH)持續保持逆流而上的門市擴張成為實體商超行業中津津樂道的話題。手握生鮮和供應鏈兩大優勢,公司20年時間躋身國內市場四強。

時至2018年12月4日,永輝集團發展歷程中又出現了一個大的轉折點。這一天,一紙“解除一致行動人”的公告引發公司高層職位變動的“強烈地震”,分歧導致雲創板塊正式單飛,永輝超市脫下了“新零售”的新衣,也讓專注永輝創新業態的哥哥張軒寧從弟弟張軒松的背後走到台前。

半年以來,雙面永輝的博弈仍在繼續,新零售困局的破解之法尚未明朗,核心超市主業在競爭的洪流中又該如何扎根市場?持續同業投資,站隊騰訊京東,野心勃勃的永輝超市能否頂住淨資產收益率整體下滑的壓力重振信心,還需拭目以待。

永輝超市 每經記者 張韻 攝

擴張:開店投資布點畫圈兩不誤

從啤酒代理到超市起家,30年的創業經歷不斷刷新著張氏兄弟對實體零售的理解與變革。2001年“農改超”政策推動了永輝誕生的雛形,從培育自身農產品採購團隊開始的一系列供應鏈優化戰略成為了後期門市得以快速拓展的重要資源。

2004年,選擇重慶市場是永輝超市走出區域巨頭打響全國連鎖的重要一戰。2010年進入資本市場時永輝超市的門市數量在全國還只有156家,兩年間其擴張節奏不斷加快,空間布局一下從5個省市裂變為16個省市,用張軒松的話來說仿佛“有點失控”。

2015年永輝超市首次出現業績承壓,三年後受累於股權激勵費用及雲創虧損等因素,再次出現淨利潤同比負增長的情況。截至2018年底,永輝超市已經進入24個省市,超市業態門市達到708家,實現一至六線城市全覆蓋。

隨著門市的大肆擴張,永輝超市用於為門市裝修與改良支出的長期待攤費用也持續走高,儘管新門市採用10年期限的攤銷政策一定程度上美化了上市公司利潤表,但淨資產收益率從2010年24.48%下降至2018年的7.89%,真實地反映了永輝超市的盈利能力。有會計分析師認為導致淨資產收益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是資產利用效率的降低和負債比率下調財務杠杆弱化所致。

在經營性現金流方面,永輝超市2015-2017年呈現出15億元、19億元、26億元逐年遞增的態勢,但在2018年有所回落至17億元。永輝超市的解釋是因為2019年春節較早需要提前備貨佔用了部分資金。但值得注意的是,自2012年起永輝超市的經營性現金流始終維持在20億元上下,一定程度上透露出前幾年的快速擴張讓永輝超市在現階段面臨發展瓶頸。

於是在瘋狂開店的同時,永輝超市開始悄然建立起自己的商業版圖。2013年永輝超市首次進入“湖北霸主”中百集團股東名單後,耗時7年意圖晉升為最大股東,完善中南地區城市布局。經5輪舉牌,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永輝超市已直接和間接合計持有中百集團29.86%的股份,位居第二大股東席位。據2019年5月27日的最新要約收購進展公告顯示,尚需有關部門審核通過,具有不確定性。

與中百集團相比,拿下“西南王”紅旗連鎖第二大股東似乎容易得多。2017年12月起通過兩次協議轉讓持有紅旗連鎖21%的股份,耗資16.57億元,加碼四川地區的布局。至此,永輝超市已經集齊了永輝、中百、紅旗三張王牌。

但永輝超市並未停止尋找下一個獵物,目光投向外資商超巨頭。2018年1月與騰訊聯手投資家樂福並宣布將在智慧零售方面展開合作。而在廣東及周邊區域,以永輝超市、百佳中國、騰訊合資成立的“百佳永輝”將於今年6月推出首批門市,採用雙品牌運作重點拓展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圈。

除了通過同業投資加速全國擴張外,2018年底,永輝超市還斥資35億元入股萬達商管,與大型房地產企業合作被業內解讀是為日後在核心商圈開設門市做準備。

而從永輝超市的股權架構來看,有兩次重要的引資不可不提。京東與騰訊的先後入股為永輝超市發展新零售帶來了更多可能。於是在中國,大型連鎖超市自然被劃分為3大陣營:以沃爾瑪、永輝、家樂福為代表的騰訊系;以高鑫零售、三江購物、新華都、聯華超市為代表的阿里系;以及其他獨立於AT之外的商超企業。

另外,資本市場四處出擊的永輝也不忘通過股權綁定夯實自己的供應夥伴。作為我國生鮮超市龍頭,從引入牛奶國際作為戰略投資者,到參股達曼國際、星源農牧、湘村高科與國聯水產等上下遊企業,上述動作有利於提升重點單品差異化競爭力、降低採購成本、增強供應鏈管控能力,在競爭激烈的傳統零售行業築起一條護城河。

就在2018年,永輝超市動作頻頻。新開135家門市,合並雲超一、二集群劃分十大戰區,整合彩食鮮剝離雲創板塊,組建董事會,解除一致行為人,推進數字化轉型,探索到家模式和mini店鋪,進軍社區團購……話題熱度居高不下。

業務:甩了包袱讓創新單飛找模式

圖片來源:攝圖網

在公開報導中,2017年11月28日張軒松首次為新物種概念月台,他認為永輝得以發展的因素有兩個,一方面不斷尋找競合發展的對標企業,從對標新華都到沃爾瑪、家樂福再到全球化科技型企業,使得永輝的市場規模不斷壯大;另一方面得益於合夥人制度的共享理念,集團內部孵化出了超級物種這樣以“餐飲+超市+O2O”為特徵的創新商業模式。

事實上,自盒馬生鮮打響新物種第一槍開始,2017年進入新零售發展元年,互聯網巨頭、資本爭相入局。2017年1月永輝超市推出超級物種;4月蘇寧首家蘇鮮生在江蘇徐州開業;5月新華都的海物會問世;6月步步高推出鮮食演義,上海百聯RISO開業;7月美團掌魚生鮮對外營業;8月世紀聯華超市推出鯨選;12月天虹sp@ce問世,京東7Fresh進入試運營。

隨著京東、騰訊、阿里等公司的紛紛布局,如今競爭格局也逐漸明朗,盒馬鮮生、超級物種、京東7Fresh等頭部效應明顯。

張軒松表示,要用動態的眼光看待新物種的發展,超級物種要在供應鏈上對標Costco,在組織體制上對標華為。至此永輝超市的業務架構劃分為四大板塊:雲超、雲創、雲商、雲金。

四年來,雲創板塊在張軒寧的帶領下探索、打磨、複製、複盤、填坑、修正,到現在,已經基本形成超級物種、永輝生活、永輝生活·到家三大核心業態。

然而好景不長,2018年,張軒松在股東交流大會中表示,“對於超級物種,我和CEO張軒寧有分歧。他看好偏重餐飲,我認為重心應該做到家”。

12月4日,永輝超市發布公告稱,擬將旗下永輝雲創20%股權轉讓給張軒寧,交易價格為3.94億元。轉讓完成後,永輝雲創第一大股東變更為張軒寧,持有29.6%股權。有媒體評價稱“永輝雲創開啟了張軒寧時代”。

12月13日晚間,永輝超市發布公告稱,張軒松和張軒寧長達8年的一致行動關係正式解除。永輝方面表示,由於雙方對公司發展方向、發展戰略、組織架構、治理機制等方面存在較大分歧,雙方正式解除一致行動關係,有利於消除公司各方困擾,避免對公司日常經營造成影響。

兄弟“分手”後,永輝超市無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2018年年報中不再將永輝雲創及其控股子公司納入上市公司並表範圍。業內人士認為是雲創公司的虧損加劇了張氏兄弟的分歧,是希望永輝雲創“單飛”的原因之一。

永輝超市2018年業績表現增收不增利的因素之一是新零售業態的持續虧損,2016年、2017年,永輝雲創分別虧損1.16億元、2.67億元。2018年前三季度雲創業務虧損達6.17億元,公司曾解釋為“新業務需要培育”。

自2018年12月減持永輝雲創後,上市公司的淨利潤開始向好,財報顯示,2019年一季度永輝超市實現營收222.36億元,同比增長18.48%;淨利潤達到11.23億元,同比上漲50.28%。

找到可持續的盈利模式是擺在雲創板塊面前的燃眉之急。永輝雲創相關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截至目前,超級物種在全國布局80余家,已在廈門實現單城市穩定盈利;永輝生活460余家,盈利門市數穩步提升;永輝生活·到家衛星倉已在福州、廈門、上海等地開倉30余家,僅福州地區就有20余家,雲創正逐漸取得規模化先發優勢。

然而,新零售從誕生到急速擴張來勢洶湧,如今關店收縮的消息頻出,也意味著行業調整期正在悄然而至。今年5月31日盒馬鮮生昆山新城吾悅廣場店停止營業;4月15日,美團小象生鮮突然宣布關閉江蘇常州的全部3家店面。4月9日,京東7Fresh創始人王笑松突然調崗,2000家門市的計劃被叫停。

不同的是,2019年5月22日,張軒寧在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公開表示:“雲創從誕生第一天起,就希望做成一家TOB服務零售的公司,讓永輝更多的合夥人成為創始人。”他把公司的核心理念歸納為“單聚焦、多品牌,全渠道”,聚焦生鮮,夯實已有優勢,多品牌業務線上線下融合,到家到店協同發展。

“逐步培育和形成一個強大的零售服務中台”是永輝雲創的長期目標,這其中的資金投入也十分巨大,永輝雲創最新增資10億元以布局業務。上述永輝雲創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雲超與雲創共享供應鏈體系,依托於永輝超市十八年供應鏈積累,雲創得以快速擁有新零售供應鏈優勢,另外經過持續打磨,雲創已經建立起專屬小業態的供應鏈體系。

而在渠道方面,2019年永輝雲創除了線下進一步優化“超級物種”業態模型,打造“千店千面”的社區生鮮便利店“永輝生活”,在線上,運營近一年的永輝生活·到家憑借與騰訊智慧零售團隊深度融合將借助數字化工具繼續探索前置倉模式。

行業:高費用強競爭存發展隱患

圖片來源:攝圖網

從集團層面來看,儘管雲創板塊正式進入獨立運營,但事實上外界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張氏兄弟的分歧,不可否認的是,“求變”是永輝發展至今的企業基因。

在永輝看來,無論“新舊零售”都需要回歸零售本身,關注用戶體驗和商品力的打造,無論是雲超還是雲創業務,要對旗下業態持續進行精細化打磨依然存在共識。

永輝超市在2018年年報中提到:“公司根據目前殘酷的市場競爭及自身發展遇到的困境,積極調整公司戰略,回歸本源,以超市業務為核心,節能增效,打造食品供應鏈的平台型企業。”

從公司自身發展來看,山西證券研究所在最新發布的研報中指出,2018年公司期間費用率達20.87%,其中銷售費用提升36.78%,職工薪酬、房租物業水電及折舊攤銷均提升明顯;管理費用提升68.84%,主要受到股權激勵的當期費用增加影響,這兩項費用大幅提升是造成2018年淨利潤同比下滑的主要原因。基於此2019年公司主要戰略目標轉向節能增效,2019年一季度有所好轉。

一方面,快速展店帶來的高費用導致公司淨利潤短期承壓;另一方面,快速擴張下的門市管理粗放問題也暴漏無疑,多次因食品抽檢不合格上黑榜。4月30日,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通報稱,自4月25日到4月30日,僅僅6天內永輝超市共8批次食品因抽檢不合格被通報,其中包括江鯽魚中抗菌藥“恩諾沙星”超標、花菇二氧化硫殘留量不合格等。

而股權激勵是永輝超市在內部人才管理上強化關係的具體表現,2018年12月12日,永輝超市披露了2018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向21名激勵對象授予限制性股票765.09萬股,授予價格為4.15元/股。然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今年4月發布的2018年年報中公司披露,2019年初至今有10位股權激勵對象正在辦理離職手續。

核心業務骨乾人才的大量流失值得關注,不僅如此,永輝超市的外部競爭環境也同樣不容忽視,從行業內陸續公布的年報來看,各地方商超龍頭開始強勢復甦的趨勢正在凸顯,對本地市場的搶奪力度也將加大,此外經歷了發展陣痛的外資商超同樣在負重前行。

而中國連鎖經營協會5月9日發布的 “2018年中國連鎖百強”名單顯示,2018年華潤萬家實現含稅銷售額1012.54億元,同比下降2.3%,擁有門市3192個,同比增長0.9%;沃爾瑪實現含稅銷售額為804.90億元,同比增長0.3%,擁有門市441個持平。

值得一提的是,國際零售品牌在資本合作方面表現出積極姿態。近兩年是外資零售企業與本土企業資本合作十分活躍。

對於消費升級浪潮下的生鮮零售賽道,永輝雲創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社區零售正在迎來爆發期,到家業務成為趨勢,未來一定是線上線下業態融合,零售業態開始去中心化、小型化、多元化。零售業必須擁有數字化的能力,擁抱數字化技術,才能來服務好用戶。

技術:能否破解人貨場匹配難題?

圖片來源:攝圖網

在此趨勢下,永輝超市還將面臨哪些挑戰?聚焦超市業務能否成為提振業績的明智之舉?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6-2018年社會消費品總額的增長速度為10.4%,10.2%,9%,增幅逐年遞減。隨著前置倉、門市到家、社區拚團、無人貨櫃等新業態層出不窮,永輝能否應對新形勢擁抱新變化,在2019年的經營計劃中可以看出些許端倪。

2019年永輝超市在渠道上,計劃新開門店150家,重點對新業態“Mini店”進行探索;在供應鏈上,擴大海外直采,區域自采權限下放,建立供應商分級管理體系,重點關注新省新區人才儲備培養情況;在技術上,組建大科技部,重構到店體系、新建到家體系。

對此,永輝超市同時表示,要注意新業態業務提速對業績的可能面臨的風險。

參考永輝超市近幾年的資產周轉能力指標,總資產周轉率從2008年的4.11下降至2018年的1.95,相比沃爾瑪、COSTCO而言有所落後,主要是由於永輝處在快速擴張期,隨著門市擴張,分母總資產逐年增大所致。與此同時自2016年起,永輝超市應收账款周轉率下降較快,說明應收保理款並表後收账能力大幅減弱,存貨周期率穩定在8次,相比對標企業COSTCO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但已基本與沃爾瑪持平。

2018年也是永輝的科技轉型的一年,目前,小程序、掃碼購、微信公眾號等騰訊觸點產品已經全面銜接到永輝業態中,而在4月8日永輝與京東在生鮮供應鏈領域也首次展開深度合作,意味著永輝在互聯網技術上的短板問題越來越受到決策重視。永輝超市表示,未來要繼續在食品溯源、智慧選址、商品與消費者洞察領域探索應用。

東興證券研究所在針對生鮮產業的研報中表示,生鮮產業經歷國營菜場、農貿市場、超市、電商四次變革,由於行業進入門檻低,行業進入者眾多,目前行業格局分散。消費需求倒逼終生鮮端零售轉型,針對經營效率、盈利能力低的現狀,新零售將打通“人貨場”匹配模式。

而對於目前將雲創劃撥為兄弟業態的永輝超市而言,業內人士表示,還需要長期關注新零售對實體商超的持續影響,如果雲超業務同店增速表現和費用率優化不及預測將有可能造成短期效益的不良影響。

每日經濟新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