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本是複旦高材生,卻成海洋“清潔工”,44歲已熬白了頭髮

你的體內其實有塑料存在

你相信嗎?

這並不是什麽危言聳聽

不久前

一個令人發寒的事情被各大媒體瘋狂報導

“奧地利科學家宣布

首次在人類的大便樣本中發現有塑料微粒

來自奧地利環境局

和維也納醫科大學的科學家

對8名志願者進行了一周的飲食追蹤

發現不僅這8人的糞便中都含有塑料微粒

並且塑料類型多達9種

平均每10克糞便中就含有約20個微塑料顆粒

這是歷史上的首次確認

人類已被微塑料汙染

在我們覺得海洋汙染離自己很遠的時候

被我們隨手丟棄的垃圾

他們又回到了我們的體內……

我們只能坐以待斃嗎?

NO!

有這麽一群人

一直保護著這片藍色的海洋

他們清理海灘垃圾

建立海岸垃圾數據庫

監測海洋垃圾的種類、數量和來源

在全國甚至在全球範圍內

形成聯動清理海洋垃圾

他們有個願望——

還大海以潔淨,

恢復人類與海洋的友善關係

也許你該聆聽下他們的故事

01

44歲的他已經熬白了頭髮

這個緊皺著眉頭的男人叫劉永龍

今年已是他從事海洋公益事業的第11年

連續奔波在我國的海岸線上

剛剛44歲,卻已熬白了頭髮

1997年畢業於複旦大學的劉永龍

在志願者八年之後辭去國企中層之職

於2007年創立了上海仁渡海洋公益發展中心

2013年開始全職擔任理事長

傾力打造中國海洋環保公益領域的領軍機構

11年前的一封郵件促成了

這個海洋環保公益組織的誕生

當時,專注於社區環保活動的劉永龍

收到一封來自國家環保總局的郵件

詢問他是否能夠承接海灘清潔活動的組織職責

淨灘活動這個形式觸動了他

促使他有了啟動仁渡海洋公益項目的念頭

經過努力,淨灘活動得以落地

首次活動選擇了地處

長江口和錢塘江口的南匯嘴

75名志願者撿拾垃圾715件,共計129.5公斤

此後,仁渡海洋從一個志願者機構

轉變為專業的海洋環保機構

淨灘活動場次逐年增加

從2007年開始,截至2017年底

仁渡海洋共組織156場淨灘

組織7975位志願者

累計清理垃圾多達18.45噸

02

沒有數據就沒有真相

除了組織淨灘活動,劉永龍也在思考

海洋中的這些垃圾從哪裡來?

哪些企業或個人是造成這些垃圾的罪魁禍首?

這些垃圾的年度變化規律是怎樣的?

是否可以就某種危害嚴重的垃圾

提出特定的保護措施?

而這些問題的答案

都需要在清理垃圾的同時

收集、匯總、分析岸灘海洋垃圾的統計數據

找出其中規律

以幫助公眾了解人類生產和生活

對海洋環境的破壞

為海洋管理機構提供決策依據

為海岸清理行動提供支撐

沒有數據就沒有真相

海洋垃圾的數據監測就成為必須

但是,當時國內還缺乏

海洋垃圾的基本數據收集

也沒有形成固定的海洋垃圾科研監測網絡

難以客觀的掌握我國海洋垃圾的現狀

這對求本溯源

了解並解決海洋垃圾問題極為不利

2014年

上海仁渡海洋公益發展中心

和深圳市紅樹林濕地保護基金會

聯合發起了

“守護海岸線”

海漂垃圾清理和監測網絡項目

這是國內目前唯一的全國範圍內

定期定點監測海洋垃圾的項目

“守護海岸線”項目

不僅是進行海岸垃圾的清理

更是通過與全國沿海各地公益夥伴合作

在沿海城市設立海洋垃圾監測點

採用定點、定期科學抽樣的方法

收集、匯總、分析

岸灘海漂垃圾的統計數據

依據這些資訊

聯合全社會的力量有針對性的

進行海岸垃圾減量和社會倡導

從最初只有12個監測點

到2018年

仁渡海洋已經在全國沿海

20個城市設立了27個監測點

預計2019年增加到40個

2020年會超過50個

隨著監測點的增多

海洋垃圾的清理也從上海

變成了全國幾十個城市的共同參與

根據各監測點的數據

仁渡海洋發布了多份

《中國若乾典型海灘垃圾監測研究報告》

逐漸形成清晰的中國海洋垃圾汙染地圖

為國家和各級政府的

海岸線垃圾治理政策提供支持

依托規範的項目管理制度

以及標準化的操作流程

仁渡海洋已經對三十多個海洋環保組織

進行了培訓和指導

建立了國內海洋公益組織的協作網絡

帶動了更多環保組織的能力成長

2016年,“守護海岸線”獲得了

中國光彩基金會水環保人物獎

並在2017年評為

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的年度環保先鋒

阿拉善SEE基金會多年來

也在持續支持該項目的成長

2018年4月,“守護海岸線”入選了

中國好公益平台“優質公益產品

在好公益平台提供的傳播、籌款、培訓助力下

守護海岸線正在加速

建立全國範圍內的監測網絡

通過項目的規模化擴張

聯合更多合作夥伴減少海洋垃圾的數量

更加高效地促進海洋汙染問題的解決

03

海灘垃圾裡什麽垃圾最多

根據對8萬多件海灘垃圾進行的分析

今年4月17日,仁渡海洋發布

《海灘垃圾品牌監測報告》

發現這些垃圾中

最多的就是塑料類和泡沫塑料類垃圾!

仁渡海洋還發現這些垃圾

很多都是“有名有姓”的——

它們都可以被辨識出所屬的品牌

而這些品牌我們就非常熟悉了

康司機、農夫山泉、娃哈哈、

怡寶、可口可樂等都“榜上有名”!

這些“有名有姓”的垃圾中

最多的就是人們日常喝的酒水飲料包裝!

其次是食品類以及生活用品類垃圾

在今年5月份仁渡海洋發布

的一份全國海洋監測報告中

記錄了全國24個監測點資訊

看看你所在的城市

正在經歷什麽樣的海洋汙染

11年

4.9萬名志願者參與

清理267噸海灘垃圾

培訓 檢測 海岸清潔

每多清理1米,都是一片藍色的憧憬

海洋探險家Robert Swan說:

“對於我們的地球來說,

最大的威脅

就是相信會有別人來拯救它。”

保護海洋非一人之力

亦非一個團隊之力

從鴨綠江口到北侖河口

1.8萬公里的大陸海岸線

每一寸海灘都需要我們共同守護

04

對於“守護海岸線”項目

阿拉善SEE基金會秘書長張立

給予了這樣的評價

海洋裡的垃圾越來越多,專家推測,2025年,打撈到三噸魚的同時,會打撈到一噸海洋垃圾。這麽多的垃圾,哪裡來的?研究發現: 每年800萬噸垃圾進入海洋。

加強對海洋垃圾組成的研究,守護海岸線項目的實地抽樣調查對於我們了解中國的海洋垃圾現狀十分重要。有了這些實證的數據,學者們可以展開更加深入的研究,政府可以制定有操作性的政策,企業可以發現自己優化的方向,其他環保機構可以得到必要的彈藥並調整工作方向。

守護海岸線項目是沿海二十多家初創期或成長期的環保機構的聯合行動,項目為這些機構的成長提供了有力的支撐。隨著項目的繼續發展,會有更多的初創期和成長期機構參與其中並獲得成長,這正是以支持中國環保公益行業發展為工作基石的阿拉善SEE所樂見的。所以,項目從發起到成長,阿拉善SEE都給與了堅決的支持。

問答

Q&A

專訪仁渡海洋執行總監 余東

Q:檢測點數量從12到27,短短幾年間守護海岸線項目快速擴展的秘訣是什麽?

余東:第一,近幾年海洋保護越來越受重視,公眾對海洋保護的認知,以及政府在政策層面的支持都在加強;

第二,“守護海岸線”有著規範的項目管理制度,以及標準化的操作流程,能夠給予合作夥伴詳細、標準化的指導;

第三,我們各地的合作夥伴對守護海岸線項目都非常的認可,會主動邀請新的機構加入。

Q:項目發展過程中遇到過哪些困難?

余東最大的困難來自執行經費的短缺。16年的時候曾有部分合作夥伴退出,現在我們有基金會資助、公眾捐款、政府購買等多個籌款管道,執行經費已經比較穩定。

Q:提到海洋保護,還有很多人會覺得離自己很遠,對普通人參與海洋環境保護有什麽建議?

余東海洋垃圾的源頭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其實保護海洋不僅僅是生活中海邊的人的責任,80%的海洋垃圾是來自陸地的失控垃圾,來自我們的不環保行為。

不隨手扔垃圾、減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少點外賣、塑膠袋重複使用......生活中的這些小事,都可以為保護海洋做出貢獻。

Q:對守護海岸線項目的未來有什麽設想?

余東:我們正在對監測工具進行更新,未來會更加電子化、智能化。也希望我國每個沿海地級市都能有監測點,同時利用愈加完善的監測網絡,帶動更多海洋保護公益組織的成長。通過項目的規模化,擴大社會影響,減少入海垃圾,還大海以潔淨。

Q:為何要加入中國好公益平台,從好公益平台得到了哪些支持?

余東:守護海岸線跟好公益平台在理念,以及發展規劃上都是十分契合的。好公益平台有一個執行能力很強的團隊,希望能在好公益平台的助力下,把守護海岸線打造成一個品牌項目。

好公益平台給予的支持有很多。在今年99公益日期間,好公益平台推薦了守護海岸線項目,獲得了不錯的籌款成果,並得到了好公益平台頒發的進步獎獎金。

好公益平台幫我們對接了騰訊公益創益大賽的資源,有專門的廣告公司提供創意和傳播支持,此外還幫助守護海岸線項目在螞蟻金服成功上線籌款。

好公益平台還提供了如籌款、傳播、能力建議等諸多培訓,以及“服務援”專業服務配比計劃,對我們的幫助挺大的。

Q:在公益項目的產品化和規模化方面,可否分享一些經驗?

余東:首先,我覺得不是所有的項目都適合規模化,要根據項目自身的特性來。

就守護海岸線項目來說,有以下幾個經驗:

第一,要有專職的團隊,較強的執行力;

第二,尋求政府的認可和支持;

第三,與學術界、專業人士更多的交流合作,為項目提供支持和背書;

第四,與媒體、環保機構、KOL建立合作,強強聯合,擴展自己的朋友圈。

中國好公益平台

中國好公益平台是一個開放共享的公益產品規模化平台。通過資金支持、資源鏈接、能力建設、品牌推廣、經驗分享等支持,促進優質公益產品的規模化發展,高效、精準、大規模地解決社會問題。

平台現有17家共建機構,各省市樞紐合作基地40家。截至2018年10月,平台共簽約優質公益產品53個,涵蓋教育、環保、養老、助殘、社區發展等多個領域。

平台優質公益產品已經在全國22個省市開展了41次線下路演,累計有4600余家/次各地公益組織現場參與了路演活動,達成初步意向2600余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