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後疫情時代 特殊食品該往哪裡走?

今年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徹底刷新了人們的傳統認知。大家開始意識到,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最重要的還是提高免疫力。消費者認知的變化,也直接在市場上得到體現:在剛剛過去的“雙11”,天貓、京東兩大電商平台進口保健食品的銷量分別增長超1600%、270%;自帶提高免疫力“基因”的益生菌類產品層出不窮;配方乳粉的研發聚焦在母乳對提升嬰幼兒免疫力的作用……

與龐大的市場需求和企業的積極參與相對應的,卻是這樣一組數據: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包括保健食品、嬰幼兒配方乳粉以及嬰幼兒輔食、益生菌等在內的特殊食品總產值超6000億元,其中特醫食品產值近60億元,1歲以上適用的特醫食品佔比約為20%左右,實際應用與需求人群規模差距較大。

對於特殊食品行業來說,後疫情時代,消費者究竟需要什麽樣的產品?特殊食品行業又該如何應對這種轉變?面對這些迫切需要尋求答案的問題,11月30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後疫情時代,特殊食品產業的新機遇”專題會在北京召開,來自政企研的專家共同探討行業發展方向。

具有優良營養特性

乳製品迎來發展機遇期

疫情期間,國家發改委把牛奶列入物資保障類別,國家衛健委號召全員每天攝入300克奶及奶製品。後期抗疫指南中,腸道微生態管理,包括益生菌的應用,都納入抗疫過程中。

伊利集團奶粉事業部研發總監劉彪表示,隨著消費者對提升免疫力的需求不斷增加,相關的食品、飲料和補充劑銷量飆升。而這種需求也擴大到嬰兒食品市場,2020年,23%的美國父母理想的嬰幼兒食品能夠提供免疫健康,這個數字在中國則達到了66%。此外,34%的中國父母同意延長母乳餵養時間。

劉彪表示,我國使用益生菌有著近20年的歷史,益生菌可以通過拮抗作用限制有害菌在腸道內的繁殖,從數量上佔據優勢降低感染風險;可以直接作用於小腸粘膜,提升其屏障功能,益生菌在腸道內的代謝產物可以促進免疫細胞活化或細胞因子分泌,從而提升免疫功能。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營養與健康研究院院長任發政看來,乳製品具有優良的營養特性,在特殊食品製造中佔有重要地位,其中嬰幼兒配方乳粉是特殊食品重要品類。伴隨我國特殊食品產業的快速發展,乳製品也迎來了發展的機遇期。

在此次論壇上,他表示,“全面二胎”政策的實施、母乳餵養率持續下降、嬰幼兒配方乳粉需求增加,同時我國國產奶粉品質和消費者信心提升等諸多因素,為我國嬰幼兒乳粉企業發展迎來新機遇。乳製品成為帶動內需的重點行業之一,是乳製品行業新的春天。目前,外資企業特配粉注冊佔據絕大多數,但近幾年各大奶粉企業也開始聚焦特配粉,隨著特醫行業的需求日益增加,特配粉也將進入快速發展期。

但是,任發政坦言,在看到機遇的同時,我們應當清醒地看到面臨的挑戰,乳製品尤其是配方乳粉產業基礎比較薄弱、消費者信心不足;特配粉對研發投入和生產的高要求,讓企業面臨的壁壘愈發明顯;保健食品的輿論環境惡劣;整個行業大而不強,品牌建設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認知仍然不足

特醫食品需規範經營與合理應用

一老一小是特殊食品的重要消費人群,特別是隨著我國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阿爾茨海默症以及各種慢病患者也在不斷增加。

在論壇上,德國國際運動與營養學會主席Klaus W.Lange表示,全世界約有5000萬人受到阿爾茨海默症的影響,每年增加1000萬例,2030年將有超過8000萬以上患者。阿爾茨海默症在全世界越來越常見,對社會、醫療衛生系統造成巨大挑戰。而研究顯示,膳食可以減緩老齡人群的認知衰退。目前,阿爾茨海默症主要有三種醫用食品有較好的效果,比如Axona是一種替代性神經能量的來源、Souvenaid可以提升突觸功能、CerefolinNAC可以解決代謝不平衡問題。

也正因此,Klaus W.Lange建議,健康食品產業應該更多地加入到預防阿爾茨海默症過程當中。公共衛生應該重視膳食和運動的有效性,並對阿爾茨海默症患者進行治療評估。隨著《“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實施,中國將會成為全球預防醫學的引領者。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胃腸外科主任、首都醫科大學腫瘤學系主任石漢平也呼籲,應該充分認識到營養不是支持,不是補充,更不是輔助,而是治療,而且是一線治療。應該把臨床營養學納入醫學必修課,加強營養科學研究,如營養與代謝的基礎研究、營養素的作用研究、營養治療臨床效果研究、產品開發、營養治療衛生經濟學研究、建國際上最大腫瘤患者營養狀況數據庫。

持相似看法的,還有菲仕蘭食品配料成人營養市場總監田風華。他介紹,營養不良的情況在醫院非常普遍,特別是蛋白質攝入不足的情況非常嚴重。

田風華表示,中國消費者尤其超過65歲的消費者對肌肉的質量和力量非常關注。肌肉可以保證身體機能,加速新陳代謝、幫助傷口愈合。但是保持肌肉的必要條件,就是蛋白質和運動。菲仕蘭試驗顯示,強化蛋白質攝入之後,對於運動的老年人做了12周評估,肌肉量的提升達到0.5公斤,同時減少脂肪組織量。

除了一老一小,對於格外需要關注的孕婦,特醫食品也能發揮積極作用。樂斯福集團樂斯福諾斯事業部商務拓展經理李雲川介紹,葉酸作為一種水溶性維生素,為人體細胞生長和繁殖所必需,可用於治療由葉酸缺乏引起的貧血,也是孕婦的營養素補充劑。超過50%的新生兒神經管缺陷病例與妊娠初期葉酸不足有關,補充葉酸可顯著降低NTDs的發生率。長期補充葉酸也有助於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

正如石漢平所言,國際上特醫食品在改善病人營養狀況、促進病人康復、縮短病人住院時間、節省醫療費用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但它在我國仍然屬於新興事物,不論是臨床醫師還是病人自身對特醫食品的認識都存在不足。因此,推動特醫食品的規範經營與合理應用十分必要。

監管制度不斷完善

產業釋放新活力

後疫情時代,監管如何助力特殊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隨著健康管理逐漸成為全民剛需,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保健食品消費市場,規模僅次於美國。我國保健食品產業總體水準顯著提高,早在2016年,產業規模就已經達到4500億元。我國也是保健食品原料生產大國,據統計,美國、歐洲、澳大利亞一些國家的保健食品原料80%都是從中國進口的。

在論壇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特殊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司副司長樊紅平坦言,當前保健食品行業面臨的突出問題是發展不平衡和不充分、低水準重複建設。現行批準的保健食品27大功能當中,排前幾位的增加免疫力、緩解體力疲勞、輔助降血脂功能產品已經超過了所批產品的50%以上,其中增強免疫力佔34%,緩解體力疲勞佔30%,輔助降血脂10%左右,產品創新進展緩慢。“這也成為保健食品行業難以滿足消費需求的重要原因,這也對監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把推動技術創新、解決市場供需不平衡放在重要位置” 樊紅平說。

不只是保健食品,嬰幼兒配方食品的監管也在不斷完善當中。東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院長、乳品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執行主任薑毓君認為,我國的特殊食品,尤其是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監管和保健食品有所不同,經歷的時間短、要求比國外更嚴格,因此沒有其他國家經驗和做法可以借鑒,需要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方法,也要通過借鑒國外一些更先進的做法不斷完善。

相對於保健食品和嬰幼兒配方乳,特醫食品在我國發展較晚,基礎相對薄弱。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應用營養一室主任劉愛東介紹,根據對我國特定醫學狀態下的人群疾病情況、患病率做的統計,糖尿病、腫瘤、肝病和特殊疾病狀態下人群的患病率不斷增加,這也給我們特醫食品需求提出更高的要求。而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消化吸收障礙以及慢性病人群對於特醫食品的需求也有待滿足。國內外特醫食品相比,我國因起步較晚,產品比較單一,主要產品均為全營養配方食品,而特定全營養配方食品至今沒有。另外,國外常用的非全營養配方食品、普通非全營養配方食品、臨床用的非全營養配方食品在我國非常少。

文|本報記者 趙 曦

微信號 : xiaofeiribao_2015

新浪微博:@消費日報官方微博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